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郑二中分校2017 届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卷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 3题。中医文化的海外交流与影响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就产生了古代的医学,有黄河流域的中国医学,它不仅是古代的东方医学之源,也是世界医学的发祥地。中朝两国医学的交往影响很深,公元 541 年中国曾派医师赴朝,唐代大量的医学书籍陆续输入朝鲜,其中有素问伤寒论千金要方等;朝鲜医学制度也仿唐制,设置医学博士,以中国医书为教本。另一方面,朝鲜的药物和医学知识也传到我国,如朝鲜出产的五味子、昆布、芜荑等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均有记载,还有治脚气病的药方也来自朝鲜。中朝两国的医药文化交流到宋代则达到了高峰,不仅有学术、书籍方面的交往,而且中国的医生甚至有入朝被挽留,以及因精于医术而在朝登第入仕者。中越的医药交流更早,据历代名医蒙求记载,三国时中国名医董奉曾到越南,治愈了交州刺史杜燮的重症,曹州观察判官申光逊通医术,用辛辣药物治愈过越南人的脑痛症。元代针灸医生邹庚曾在越南为上皇子皞治病,被称为邹神医,官至宣徽院大使兼太医使。约自汉代起中国与印度就有医药之交往。唐僧义净,于公元671 年去印度,居住20多年,向印度介绍过中国的本草学、针灸学、脉学等知识;隋唐之时,随佛教的传入,印度医学内容,如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如千金要方云:“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其中就含有印度医学的“四大”说;印度治疗眼科疾患的龙树论也在中国流传很广。隋唐时期,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脉学、本草也相继传入。被誉为医学之父的伊本西拿,著有医典,可以说是对隋唐时的中国医学与阿拉伯医学相交流的一次总结,科学史界认为他是中阿医学、文化交流的一位关键人物。中国汉代就有麻醉法,美国的拉瓦尔著药学四千年书认为阿拉伯的吸入麻醉法可能是由中国传入的。15 世纪以前, 中国医学与欧洲医学交流很少,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 作为帝国列强文化入侵的需要开始传播于中国,作为传统民族医学的中国医学与涌入的西方现代医学,两者已不属于医学学术的交流,而实际是一场交锋,结果是西方现代医学作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中医学则无可辩驳地处于劣势,阵地日益缩小。近百年交锋,今天的正规中医师不仅要学习西医、懂西医,而且临证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都要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实行中医的辩证治疗,在根本不知其病于西医属何病、何症的情况下,盲目或随便地辩证施治,现临床已极为少见。然而,近来中医有所发展,而且重新走出国门。进入80 年代后,不仅世界卫生组织(WHO )已肯定中医和针灸的科学价值及其在实现“人人享受保健”目标的意义,而且越来越多的医学界、科学界人士投身于中医中药的研究与应用的热潮中。美国几十年前各州政府无一承认中医针灸师的合法地位,但近年资料显示,除个别州外,都认可了合法性。“中医热”的兴起,其原因在于疾病发生变化,代谢及免疫异常、慢性疾病增加,现代医学无能为力, 而中医则往往取效;对医疗要求多样化,希望有安全可靠的方法改善体质;公害增多, 西药副作用引起的疾病成为社会问题等,都成为重新评价中医的动力。中医治病方法的综合性,能治疗一些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多种疾病使世界各国对中医有了兴趣。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中医与外国的交流与影响的一项是()A唐代大量的医学书籍如伤寒论千金要方等陆续输入朝鲜,朝鲜医学制度也仿唐制,设置医学博士,以中国医书为教本。B三国时中国名医董奉曾到越南,治愈交州刺史杜燮的重症,元代针灸医生邹庚曾在越南为上皇子皞治病,被称为邹神医。C伊本西拿著有医典,可以说是对隋唐时的中国医学与阿拉伯医学相交流的一次总结,科学史界认为他是中阿医学交流的一位关键人物。D现代社会中,疾病发生变化,代谢及免疫异常、慢性疾病增加,公害增多,西药副作用引起的疾病成为社会问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朝鲜出产的五味子、昆布、芜荑等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均有记载,说明朝鲜的药物和医学知识曾经也传到我国,对我国有影响。B唐僧义净去印度,向印度介绍过中国的医学知识,另一方面,随佛教的传入,印度医学内容,也随之传入中国,如著名的千金要方。C美国的拉瓦尔著书药学四千年 ,作者认为阿拉伯的吸入麻醉法可能是由中国传入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早在汉代就有了麻醉法。D进入 80 年代后,世界卫生组织(WHO )已肯定中医和针灸的科学价值,越来越多的医学界、科学界人士投身在中医药的研究与应用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流域的中国医学,只是世界古代医学中的一种,中国医学不仅是古代的东方医学之源,也是世界医学的发祥地。B现代临床上, 已经极少见到中医的辩证治疗,因为正规中医师不仅要学习西医、懂西医,还要通过西医明确诊断。C几十年前,美国各州政府无一承认中医针灸师的合法地位,但近年除个别州外,都认可了合法性,说明美国也承认中医学了。D中医治病方法的综合性,能治疗一些西洋医学束手无策的多种疾病使世界各国对中医有了兴趣,可能也是“中医热”兴起原因之一。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19 分)王玺,太原左卫指挥同知也。成化初,擢署都指挥佥事,守御黄河七墅。巡抚李侃荐于朝。阿鲁出寇延绥,命充游击将军赴援,战孤山堡,败之。寇再入,战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水磨川,皆有功。进都指挥同知,充副总兵,镇守宁夏。九年以将才与周玉同荐。十二年擢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甘肃。黄河以西,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玺请“复画疆域,召集诸番, 谕以界石废, 恐官军欺凌诸部,今复立之, 听界外驻牧, 互市则入关。 如此,番人必听命,可潜消他日忧”。帝称善,从之。十七年进署都督同知时玺以都督佥事为总兵官而鲁鉴以署都督同知为参将玺恐难于节制乞解兵柄故有是命。初,哈密为土鲁番所扰,使其将牙兰守之。都督罕慎寄居苦峪口,近赤斤、罕东,数相攻,罕慎势穷无援。朝议敕玺筑城苦峪,别立哈密卫以居之。玺遣谍者间牙兰。牙兰不听,得其所羁掠九十余人以归,具悉虚实。十七年召集赤斤、罕东将士,犒以牛酒,令助罕慎。罕慎合二卫兵,夜袭哈密及刺木等八城,遂复其地,仍令罕慎居之。事闻,奖劳,赉金币。已,罕东入寇, 玺御却之,请兴师以讨。 帝念其常助罕慎,第遣使责谕。 明年, 北寇杀哨卒,玺率参将李俊及赤斤兵击之于狼心山、黑河西,多所斩获。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玺习韬略, 谙文事, 勇而有谋。 廷臣多称之。 在边二十余年, 为番人所惮。 弘治元年卒。赐祭葬,赠恤有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阿鲁出寇延绥寇:侵犯B听界外驻牧听:任凭C帝称善,从之从:听从D玺御却之却:后退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十七年进署都督同知/时玺以都督佥事为总兵官/而鲁鉴以署都督同知为参/将玺恐难于节制乞 /解兵柄 /故有是命。B十七年进署都督同知/时玺以都督佥事为总兵官/而鲁鉴以署都督同知为参将/玺恐难于节制/乞解兵柄 /故有是命。C十七年进署 /都督同知时玺以都督佥事为总兵官/而鲁鉴以署都督同知为参将/玺恐难于节制乞 /解兵柄 /故有是命。D十七年进署 /都督同知时玺以都督佥事为总兵官/而鲁鉴以署都督同知为参/将玺恐难于节制/乞解兵柄 /故有是命。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王玺是明朝军事将领,他熟悉韬略,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被不断推荐、提拔,先后镇守山西、宁夏、甘肃等地区二十多年,番人十分畏惧他。B为消除可能产生的边患,王玺向朝廷建议在疆界重新立界石,然后召集诸番,告诉他们驻留放牧必须在界石外,互通贸易时则可入关。C成化十七年,王玺升为代理都督同知。当时,他以都督佥事的身份任总兵官,而另一将领鲁鉴以代理都督同知的身份为参将,他担心难以调度管束,便请求解除鲁鉴的兵权。D王玺召集、犒劳赤斤、罕东的将士,他们协助罕慎收复了哈密,捷报传到朝廷,朝廷给予王玺褒奖、赏赐,却没有提升他的官职,后经过他的申诉,朝廷任命他为都督同知。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5 分 ) (2) 玺遣谍者间牙兰,牙兰不听,得其所羁掠九十余人以归,具悉虚实。(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1 分)吟 笼 莺清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 纳兰性德, 清王室贵族。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栖栖(x x): 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8、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5 分)9、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善于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 _ ,_ ” 。(2)赤壁赋中举起酒杯,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是“ _ , _ ” 。(3)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的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_ ,_ ” 。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 预 感W 君早晨下床时,忽然一个可怕的意念像闪电一般划过他意识的上空今天可能被汽车撞死!这个意念来得很突兀。W 君觉得这种意念的出现不是无缘无由的。是一种预感。关于人死亡之前是否有预感,W 君原先是将信将疑的。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使W 君对此深信不疑。前天上午, W 君家门前的马路上接连出了两起车祸,死了两个人,一位是花匠,一位是教师。两人都被车轮辗成肉酱。后来人们的考证证明,他们死之前都有预感。据说花匠在遇难的那天早晨,睁开眼睛便沉默不语,面呈死相。更怪的是他下了床便洗澡,剪指甲,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一个人居然会在早晨洗澡,这在当地是前所未闻不可思议的事。花匠死亡之前的怪异表现说明他对自己的死是有预感的。至于那位教师就更奇了。据说他在遇难之前一个月就开始焚烧他的日记、信件和其它手稿了。他甚至写信给他的朋友们,要回他以往写给朋友们的信。总之,他几乎把这世上所有留有他文字的东西都化为灰烬。那天上午,他踏上柏油马路不久,就有一辆刹车失灵的卡车盯着他追。他一边呼喊一边狂奔,结果还是被压死在轮胎底下。W 君认为他们之所以死,是因为他们没有重视预感。既然有了预感,就该不惜一切去避免预感实现,决不能听之任之。所以,W 君决定今天坚决不出门。汽车总不会冲进屋里来撞他。他漱洗完毕,就对妻子说:“今天一天我不上班也不出门,我在后院看书。天塌下来你都不要叫我,有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家。我今天有重要的事。什么重要的事你不要问,问我我也不知道。就这样。”他说完就拿了一本小说书和几块面包,钻进后院放杂物的土坯屋里去了。W 君没头没脑的话把妻子搞得晕头转向如入五里雾中。W 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迟到早退, 即使有病也坚持上班,今天怎么突然不上班了?为什么要到土坯屋里读书?他以前可是从未去过土坯屋的。妻子几次想去问他都没敢。W 君从来是说一不二的。妻子只好去自己单位请了假,便匆匆回到家里,不论怎么说她不能让W 君一人呆在家里,她想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从早晨八点到下午四点,先后有十四个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