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后序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海丰县方饭亭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填空:文天祥是(朝)杰出的民族 英雄和爱国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右 丞相,代表(朝)与元人谈判时被 扣,脱逃后一再起兵抗敌,兵败被俘,监 禁三年,不屈就义。其诗文沉郁悲壮, 过零丁洋中的“,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 著名诗篇还有, 。南宋文山 南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扬子江 正气歌 第一段字词学习1、除:拜官授职。 2、都督:统率(名动) 3、北兵迫修门外:逼近,走进)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逼迫 4、施:行 5、战、守、迁皆不及施行:迁移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6、缙jn绅shn:官宦的装束官宦(借代)以事物的特征代本体 7、萃cu :聚集。荟第一段字词学习8、莫知计所出:莫,没有谁 9、会使辙交驰:辙:车碾过的印车辆 (借代) 10、当国者:主持(动词) 11、纾sh:缓解毁家纾难:捐弃家产,以解救国难。 12、意北亦可以口舌动也口舌言辞(借代具体代抽象)可:可以;以:凭借 13、无留北者:没有被拘留而回不来的。(被动句)第一段字词学习14、觇chn:窥视,察看。 15、于是辞相印不拜:相印丞相的权位(借代以事物的特征代本体)不拜:不接受任命。探 讨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 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文天祥是在“时北兵 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 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 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 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 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探 讨提问:文天祥当时的 心情和意图怎样?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 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 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 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 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 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 ,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 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 的策略)。探 讨提问: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 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 明确:不计个人利害,图 救国之策。 小结第1节段意: 叙写出使北营的 背景、心情与意图, 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 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 想感情。第二段字词学习1、抗辞:坚强不屈地陈辞。慷慨:意气激昂 2、遽轻吾国:遽,马上;轻,轻视(形动) 3、构恶:构,结成;构恶:结仇 4、献谄:献媚讨好。 5、予羁縻不得还:羁縻,(被)拘留。(被动句) 6、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名动)诟gu:骂 7、数吕叔孟叔侄为逆数:列举罪状; 逆:叛徒 8、但欲求死 但:只,只是(副词)第二、三段字词学习9、不复顾利害: 顾顾念,顾惜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顾:但是 10、北虽貌敬 貌:在外表上(名状) 11、名曰馆伴 名:名义上(名状) 12、以祈请使诣北祈请使:奉表请降的使节。 诣:到,往 13、分当引决分fn:按理(名状); 当:应当 14、将以(之)有为也。 省略句探 讨提问: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 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明确: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 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 而不在使者之目。”探 讨提问:文天祥既然“分当引 决”(按理应当自杀),为 什么却又“隐忍以行”(含 垢忍辱地前往)?明确:将以有为也探 讨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 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 ,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 ,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 明确:不矛盾。“求死”是因 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 ;“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 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 救国之策。 探 讨提问:“昔人云:将以 有为也。”这句话是否 可以删去? 明确: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 文的连贯性,但此句是下文 的纲,作者历尽限险而不死 ,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 的信念。 小结第2、3节段意:出使北营,震 慑敌方,身受羁縻 和被驱北上,表达 了他忍辱负重,图 谋再举的思想。第四段字词学习1、得间jin奔真州:机会 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具:通“俱”阃kn:国都大门镇守国门的将士借代以物代人 3、约以连兵大举:举,发动,起事 4、庶几:大概 5、诡踪迹:诡,使隐藏 (使动用法) 6、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草,在草里;露,在露水中;日,每天 (名状) 7、穷饿无聊穷:困窘,处境困难; 无聊:没有依靠 第四段字词学习8、追购又急:购,悬赏捕捉 9、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迥:远; 号:大呼; 靡:无; 及:至 10、已而:后来 11、避(之于)渚州 12、以至于永嘉至于:到达(古)(连词),表另提一事。以:表结果,相当于“才”:因此探 讨提问:第4段写了哪几 层意思? 明确: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 心情。 探 讨提问:能表达作者急切、紧 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 的坎坷的动词有哪些?这些 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 效果? “避”“出”“渡”“入”“展转”等一连串的动词 ,反映了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 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 国家的急切心情。“奔”:急不择路的速度 “变 ”“诡”:形势的突变后自己采取的果敢 行动 “草行露宿”“相出没”“穷饿无聊”:悲惨遭 遇,千难万险,表达了他百折不回的忠贞 爱国精神。小结第4节段意: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 难历程,表现了作者 经历艰险,仍力图中 兴的心愿。第五段字词学习1、及于死者:达到死的边缘。 2、诋:斥责。 3、争曲直:是非。 4、为巡船所物色被动句 5、从鱼腹死:葬身鱼腹,指投水死。 6、真州逐之城门外。之:到,往(动词)被动 7、如扬州:如往,去(动词)痛何如哉:如像第五段字词学习8、竟使遇哨:假使 9、殆例送死:殆几乎,接近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殆:危险 10、骑数千过其门。数千骑过其门定语后置 11、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巡徼:巡查的军官(动名)陵:通“凌”,凌辱第五段字词学习12、夜趋高邮:奔赴 13、檄x:声讨或命令的文告。 14、邂逅:不期而遇。 15、道海安、如皋:取道,经过(动词) 16、纳:收留; 以:因为几以不纳死被动句 17、死固付之度外:度:考虑;之:它(指代死) 18、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境界:处境。 见:通“现”。 19、痛定思痛:事后追想当时遭受的痛苦。探 讨提问:这段文字中连用了 多少个“死”字?这样写 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关于文天祥的22个“死”n文章气宇轩昂,慷慨悲歌,尤其是一连串 地集中运用“死”字句,气断声吞,扣人 弦心,爱国之志,充满字里行间,舍生取 义的崇高品格跃然纸上。 n“死”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 具有提领下文“死”至“死”(19)共十 八个“死”字的作用。十八个死字组成排比句,结构错落有致 ,变化多变,语句短促,节奏急迫,增强了 死亡威胁的情势,充分抒发了由此产生的起 伏曲折的痛苦、惊恐、悲愤交织的感情,表 现了文天祥坚强不屈的斗志,视死如归的精 神和炽热的爱国思想感情。“死”(20)至(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 十八种“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对“死 ”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有 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报国 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n从“死”的危险划分,有的来自敌方(元 营),用以揭露元军的凶狠和残暴;有的 来自内部(南宋),用以披露南宋的混乱和 腐败;有的来自环境的险恶等,用以透 露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n从“死”的方式划分,主动(自杀)的“死 ”仅三个,表明作者的赤胆忠心;被动( 他杀)的“死”有十四个( 即所有来自敌 方和南宋的“死”的威胁),显示出文天 祥的坚贞不屈。 4、 两个“呜呼”,在体现文章层次和表 达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 开头“呜呼”一词,单独成句,引出种种 “及于死”的危难,强烈慨叹自己的悲惨 遭遇,意味着从记叙到抒情的过渡。18个 死后,再用第二个呜呼,呼应开头,又是 回顾整个悲苦历程后的强烈慨叹,饱含着 极度的愤慨和沉痛之情。山河破碎、国事 难为的悲痛小结第5节段意:以抒情为主,兼用叙述 、说明和议论,抒发饱经 痛苦以后的无限感慨和为 国赴难的大无畏精神。探 讨提问:这段文字和全文 有什么关系?明确:这段文字是全文抒 发感慨、表达心态的高潮 ,是前一部分的深化与后 一部分的提引。第六段字词学习1、间jin 以诗记所遭:间或,偶尔时时而间进。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也。间jin :从小路,抄小路。 2、道中手自钞录。 道:在途中; 手:用手;自:亲自 (名状)钞:通“抄”。 3、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序:作序;名:取名 (名动)探 讨提问: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 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 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 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探 讨提问:结集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目的是“将藏之于家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 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 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 什么?中兴复国。)小结第6节段意:说明诗集中卷 次的划分情况和结 集的目的。探 讨提问:第7段主要写什 么内容?明确:这一段作者感慨自 身尽忠尽孝,“誓不与贼 俱生”的决心以及“鞠躬 尽力,死而后已”的顽强 意志。小结第7节段意:写出作者忠诚 报国、死而无憾的 感慨。文中连用22个“死”,与后文“予之生也幸, 而幸生也何所为”一段的议论有什么关系?第5段抓住“死”字,概括九死一生的经历,用以表 现“生”之不易。作者万死不辞,是为了“将以有为也” 。第7段“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从当时社 会的君臣父子伦理角度阐述报国之志,论述为臣者为 子者的人生选择。前面说“死”,这里说“生”,形成对 比,表明自己没有自杀而忍辱负重地活下来的意义, 理性地述说生的目的,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正是要为国 家作出新的牺牲。这一段表白性的议论在前面叙述的 基础上展开,对自己克服万难坚定南归的目的作了进 一步的说明,阐述了自己为国牺牲的决心,文章的主 旨在此得以提升。探 讨提问:为什么要以指 南录命名?明确:取诗集中扬子江 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 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 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 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小结第8节段意:说明作序的 时间和诗集的题 名。写 作 特 点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 表现在: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3段,写被驱北 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 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 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 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 接抒情。例如第5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 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4段,既写出了当 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 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写 作 特 点2.语言生动而准确,特别是动词的 使用。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表示离开某地用“ 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杨州) ”“趋(高邮)”;表示到达某地用“至(海 陵)”,“来(三山)”;表示经由某处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