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页 (共 31 页)31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材料必修 考点再现考 点 再 现单元课 题考 纲课 标第 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了解明朝内阁、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第 1 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840 年至 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的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 2 课 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第 1 课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 2 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第 页 (共 31 页)32第 3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 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第 1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第 2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 3 课 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 重大历史意义第 1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第 2 课 打开外交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 3 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第 页 (共 31 页)33第 1 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2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第 1 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第 2 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说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 3 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第 1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第 2 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3 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第 1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第 页 (共 31 页)34第 2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极化趋势第 3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模拟训练我国古代实行的重要制度影响深远。回答 13 题。 1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分子所说的“台湾人”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秦 ( )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设立宰相制 3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 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 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 A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郡县制确立近代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在强敌面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顽 强抗争。回答 45 题。 4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山东、东北、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 是列强重点争夺的地区。下列关于山东地区被列强争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烟台开 放 日军占领威海卫 德国攫取山东 英国强租威海卫 日本独占 华盛顿 会议上中国收回( )A B C D 5青岛,是伟大的五四运动的源起地,是载有中国革命运动、中国青年运动业绩的光 荣城市。青岛的热血儿女、有志青年用血肉之躯、用青春之魂唱响的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是( ) A爱国主义精神B民主与科学精神 C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D实事求是的精神权力的制约是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内容的体现。回答 67 题。 6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 第 页 (共 31 页)35A权力相互制衡 B相权威胁皇权 C专制统治需要 D国家统一需要 7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唐三省六部中的三省 职权牵制与监督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 ) A三权内容不同 B制约方式不同 C本质目的不同 D对社会影响不同 中西方民主政治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回答 812 题。8近代中国人与民主政治擦肩而过的根本原因是 ( ) A民主政治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B国共合作的关系不稳定 C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化的基础 9下图是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政会选举用碗,试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年代 ( )A1941 年 B1942 年 C1943 年 D1944 年 10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 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 的历史事件是 (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1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 12与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相比,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表现为( ) A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发展 B确立了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民主革命完成的时间长 D跳跃式的政治发展走势 雅典是古代民主政体的发源地,也孕育了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回答 1314 题。13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禁欲主义 B神权主义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14公元前 432 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进入会场。这说明 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 ,妇女无表决权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规定女人不得干预男人事务 会议内容与女人无关 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第 页 (共 31 页)36A B C D 2007 年是邓小平逝世和香港回归十周年。十年来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稳定。回答 1516 题。 15中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邓小平“一国两制”的英明决策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C英国逐渐放弃了殖民主义政策D英国以主权换治权主张得到双方的赞同 16下列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实现的理论依据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一国两制”的构想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外交成果丰硕。回答 17 题。 17 “和谐世界”的理念,贯穿于年中国外交的每一页日志上:从中俄互办 “国家年”到和 4个非洲国家共办中非合作论坛,从与美国举行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到 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从紧急救援印尼地震到向黎巴嫩增派联合国维和人员。它 所阐释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引起共鸣,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内政与外 交方针的完美结合。这一外交新理念 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 结合国际形势 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 更加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拉近了世界与中国的距离,推进了和平与繁荣( )A B C D2007 年是遏止“”的关键年。反对国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