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北京卷)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北京卷)1、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1、答案:、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吲哚乙酸(植物生长素)的相关知识。吲哚乙酸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 育着的种子中合成,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吲哚乙酸是一种化学物 质,不是蛋白质;色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氨基酸都有一个相同的结构式:一个 C 上通过化学 键连着一个羧基、一个氨基、一个氢和一个 R 基团,R 基团中也有可能有羧基或氨基,所以 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 选项正确。2.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2、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功能;细胞膜具有选 择透过性,对进出细胞膜的物质具有选择性;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而不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 面。3.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 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3、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 组,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的交叉互换或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发生基 因重组,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4. 小麦和玉米的 CO2固定量随外界 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 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麦的 CO2固定量与外界 CO2浓度呈正相关 BCO2浓度在 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 CO2 CCO2浓度大于 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 CO2 DC4植物比 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 CO2 4、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提供了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得出相 关的结论。A 和 B 选项可以从图中分析直接得出;从图上看,当外界 CO2浓度很低时,玉米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C4植物)可以固定 CO2,而小麦(C3植物)几乎不能固定 CO2,即 C4植物比 C3植物更能有 效地利用低浓度 CO2;当 CO2浓度大于 360 mgL-1后,玉米仍然在固定 CO2,只是 CO2固定 量不再随外界 CO2浓度上升而变化,所以 C 选项错误。 5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用食醋去处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事水解放应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常识。选项 A,苯酚虽有毒性,但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 液用于杀菌消毒或防腐。选项 B,白磷着火低,易自燃且有毒。选项 C,油脂在 NaOH 溶液中 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硬脂酸钠,硬脂酸钠用于制造肥皂。选项 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 CaCO3、Mg(OH)2,食醋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而除去。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22O +2H O+4e4OHD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 22Cl -2e =Cl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的应用。 选项 A,铁作阳极,铁要溶解,铁应该作阴极。选项 B,Zn 的活泼性比 Fe 强,Zn 失去电子而保护了船体。选项 C,钢铁吸氧腐蚀时,O2在正极获 得电子。选项 D,Cl在失电子能力大于 OH,电解饱和食盐水时,Cl在阴极失去电子变为 Cl2。 7W、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 7:17;X 与 W 同主族;Y 的原子序数是 W 和 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 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映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YZ B 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 D 原子及离子半径:XWZYX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根据题设条件推知 W 为 Cl、X 为 F、Y 为 Al、Z 为 Na。选项 A,Al、Na 同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Na 的金属性大于 Al。选项 B,HF 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 HCl。选项 C,Cl的还原性大于 F。选项 D,Cl的半径 大于 Na、Al3。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2CO2BaCl2SO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3 2Cu(NO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消失3AlCl4NaHSO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氨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4CuSO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选项 A,CO2、SO2均不能与 BaCl2溶液反应,所以 再通入 SO2时也无沉淀产生。选项 B,Cu 不能与稀 H2SO4反应,但加入 Cu(NO3)2后,溶液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中存在 HNO3,Cu 溶解在 HNO3中。选项 C,Al3与 NH3 H2O 反应生成 Al(OH)3沉淀,加入 NaHSO4溶液时,NaHSO4电离出的 H使 Al(OH)3溶解。选项 D,加入 CuSO4溶液后形成 原电池而加快了产生 H2的速度。9已知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22H (g)+I (g)2HI(g);H B :- 3c(CH COO )C.溶液中: D :3c(CH COOH)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CH3COONa 与 HCl 反应后生成 CH3COOH 和 NaCl,其溶液呈酸性。:CH3COONa 与 NaOH 溶液,OH阻止 CH3COO水解,溶液呈强碱 性。:CH3COONNa 与 NaCl,CH3COONa 水解溶液呈碱性。:CH3COONa 与 NaHCO3溶液,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NaHCO3水解呈碱性,HCO3水解能力大于 CH3COO的水解能力,HCO3水解对 CH3COONa 水 解有一定抑制作用。选项 A,中的 pH中 pH,错误。选项 B,中由于 OH对 CH3COO 水解抑制作用强,其 c(CH3COO)最大,中 HCO3水解对 CH3COONa 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 c(CH3COO)较大,中生成了 CH3COOH,c(CH3COO)最小,故正确。选项 C,中 c(H)最 小,错误。选项 D,中 c(CH3COOH)中 c(CH3COOH),错误。 12.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 A、B、C、D、E、X存在如在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 X 是,C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 A 一定是氯气,且 D 和 E 不反应23Na COB若 A 是单质,B 和 D 的反应是,则 E 一定能还原-2 323OH +HCO =H O+CO23Fe OC若 D 为 CO,C 能和 E 反应,则 A 一定为,其电子式22Na O是D若 D 为白色沉淀,与 A 摩尔质量相等,则 X 一定是铝盐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选项 A,X 是 Na2CO3,C 为 CO2,当 A 为 NO2,B 为 HNO3,D 为 NaHCO3也不合转化关系。选项 B,根据 B、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H + HCO3H2O + CO32,A 为活泼金属 Na(或 K 等) ,B 为 NaOH、E 为 H2,X 为 CO2,C 为 Na2CO3,D 为 NaHCO3,H2在加热时能还原 Fe2O3。选项 C,A 为 Na2O2,B 为 O2,E 为 NaOH,X 为 C,C 为 CO2,D 为 CO,符合转化关系,正确。选项 D,D 为摩尔质量为 78g/mol 的 Al(OH)3,A 为摩尔质量为 78g/mol 的 Na2O2,X 为铝盐,C 为偏铝酸盐,铝盐和偏铝酸 盐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 Al(OH)3,符合转化关系,正确。13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 A 项错 误;既然无规则所以微粒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故 B 项错误,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故也就无法描绘其 速度-时间图线,故 C 项错误;故只有 D 项正确。【答案】D14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解析】 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中学生物教学资源网 www.yz8.orgA 项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的放射出 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 衰变或 衰变,故 B 项正确;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 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 C 项错误;原子发光是原子跃迁形成的也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 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5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 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 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解析】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对任何波都是成立的,对电磁波当然成立,故 A 选项正确; 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性,机械波、电磁波都是波,这些特性都具有,故 B 项正确;机械波是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所以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是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 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的,所以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故 C 项正确;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 纵波,但是电磁波只能是横波,其证据就是电磁波能够发生偏振现象,而偏振现象是横波才 有的, D 项错误。故正确答案应为 D。 【答案】D 16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P、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EP和 EQ,电 势分别为 UP和 UQ,则AEPEQ,UPUQ BEPEQ,UPUQ 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