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老年营养咨询的框架和内容中老年营养咨询的框架和内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葛声葛声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营养咨询的流程营养咨询的流程? ?身体测量身体测量? ?营养评价营养评价? ?膳食调查膳食调查? ?膳食评价膳食评价? ?食谱计算食谱计算? ?营养指导营养指导身体测量身体测量? ?身高身高? ?体重体重? ?腰围腰围? ?臀围臀围? ?体脂含量测定体脂含量测定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实测体重(实测体重- -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100%计算结果:小于计算结果:小于- -20%20%为严重瘦弱;为严重瘦弱; - -1010- -20%20%为瘦弱;为瘦弱; 10%10%之间为正常体重;之间为正常体重; 101020%20%为过重;为过重; 大于大于20%20%为肥胖为肥胖1 1)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kg)= =身高(身高(cmcm)- -105105 2 2)体重评价)体重评价 ( (实际体重实际体重-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100%体质指数(体质指数(kg/mkg/m ) = =实际体重(实际体重(kgkg)/ /身高的平方(身高的平方(mm) 正常值范围:正常值范围:18.518.5-2424 24 24 超重超重 28 28 肥胖肥胖东方成年人体质指数标准东方成年人体质指数标准小于小于1616为重度消瘦为重度消瘦 1616- -16.916.9为中度消瘦为中度消瘦 1717- -18.418.4为轻度消瘦为轻度消瘦 18.518.5- -22.922.9为正常为正常 2323- -24.924.9为超重为超重 2525- -3030为肥胖为肥胖 大于大于3030为极度肥胖为极度肥胖人体成分测量人体成分测量? ?体脂含量体脂含量 男性男性20% 20% 肥胖肥胖 女性女性30% 30% 肥胖肥胖膳食调查膳食调查? ?2424小时回顾法小时回顾法? ?7272小时回顾法小时回顾法膳食评价膳食评价? ?将数据输入电脑,利用食谱计算软件进行将数据输入电脑,利用食谱计算软件进行 分析并自动评价分析并自动评价食谱编制食谱编制营养配餐的十大平衡理论营养配餐的十大平衡理论营养配餐的十大平衡理论营养配餐的十大平衡理论 主食与副食的平衡、酸碱平衡、主食与副食的平衡、酸碱平衡、 荤与素的平衡、杂与精的平衡、饥与荤与素的平衡、杂与精的平衡、饥与 饱的平衡、食物冷与热的平衡、干与饱的平衡、食物冷与热的平衡、干与 稀的平衡、食物寒、热、温、凉四性稀的平衡、食物寒、热、温、凉四性 的平衡、动与静的平衡、情绪与食欲的平衡、动与静的平衡、情绪与食欲 的平衡。的平衡。食谱计算食谱计算? ?采用专用的营养软件进行食谱设计计算采用专用的营养软件进行食谱设计计算? ?进行演示操作进行演示操作膳食指导膳食指导? ?结合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营养结合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营养 指导指导? ?有合并症时要抓住要矛盾有合并症时要抓住要矛盾第二部分中老年慢性疾病的康复指导第二部分中老年慢性疾病的康复指导营养因素与高血压营养因素与高血压(一)钠与血压 24小时尿钠每增加100mmol d(2300mg钠),收缩压增加36mmHg,舒 张压增加03mmHg。钠摄入量每降低 100mmol/d,高血压者的收缩压下降 5.8mmHg,舒张压下降2.5mmHg家族性高血压和老年性高血压对盐敏 感性较正常人高。 血液内的钠增多,保留水分也多,血 容量加大,心脏负担加重,高流量血液对 血管壁的压力加大,易损伤血管内膜;过 多钠使血管内皮细胞内水分增加,引起血 管壁肿胀,管腔变小,血流阻力加大;过 多钠可改变血压昼高夜低的规律。(二)肥胖与血压 随着体重的增加,出现高血压的趋势 也增加,尤以2040岁开始增加体重者危 险性最大。一般来说,超重使发生高血压 的危险增加26倍。当患高血压者体重下 降后,其血压也常随之下降。对患有中度 高血压的人来说,降低体重常是降低血压 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约34的高血压病人肥胖,而其中一 半以上有胰岛素抵抗。通过降低血压,脑 卒中危险性降低40,冠心病危险性降低 1430。减肥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最 重要的非药物途径。(三)酒精与血压 过量饮酒与血压升高和较高的高血压 流行程度相关联。每天饮酒35杯以上的 男子和每天饮酒23杯的女子尤其处于较 高的危险之中,而低于上述饮酒量者则不 会增加危险性。据推测,酒精在低剂量时是血管扩张 剂,而在剂量较高时则为血管收缩剂。酒 精与血压相关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可 能性包括:刺激了交感神经系统;抑制了 血管松弛物质;钙和镁耗竭;以及血管平 滑肌中细胞内钙增加。(四)钾与血压 钾降低血压的作用在不同类型的研究 中所取得的证据始终是一致的,钾通过直 接的扩血管作用,以及尿钠排出作用而降 低血压。(五)钙与血压 关于膳食钙可能影响血压的机制有许 多推测。如钙可促进尿钠排出作用,盐敏 感性高血压处于失钙状态,从而引起继发 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补充可以通过纠 正钙缺乏和与之相关的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从而降低了血压。(六)镁与血压 膳食镁与血压呈负相关。素食者通常 摄入的镁和膳食纤维含量高,其血压比非 素食者低,镁对血压作用的生理解释有: 镁降低血管弹性和收缩力,这可能是由于 降低了细胞内的钙。(七)脂类与血压 1.总脂肪摄人量与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 肪酸和血压呈正相关,将总脂肪摄入量从 占总能量的3840降至2025, 或将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 从0.2增加到1.0,能降低血压。2.多不饱和脂肪酸 n-3和n-6的多不饱 和脂肪酸有调节血压的作用。在高血压实 验模型中,亚油酸(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和鱼油(富含EPA和DHA,两者都是n-3脂肪 酸),都能减少血管紧张肽原酶依赖性高血 压的发生。3.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高 的膳食可降低血压。 4.胆固醇膳食 胆固醇与血压有显著的正相 关。(八)蛋白质与血压 膳食蛋白质影响血压的根本机制尚不 清楚。有人提出特殊氨基酸,如精氨酸、 酪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和谷氨酸是影响 神经介质或影响血压的激素因子。因此有 人推测大豆蛋白能降低血压是因大豆富含 精氨酸,它是一种潜在的血管抑制剂,也 是血管抑制剂NO的前体。一组接近绝经期的妇女,补充大豆蛋 白质6周,舒张压有明显降低,但是其他营 养素,包括钙、镁和钾的摄人量在大豆蛋 白质组也有所增加,降压可能并非大豆蛋 白的单一作用。(九)膳食纤维与血压 膳食纤维能减少脂肪吸收,减轻体 重,间接辅助降压。干预研究平均补充14g 膳食纤维,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约1.6-2.0 mm Hg。在一些研究中,以可溶性和不溶 性膳食纤维混合物作为来源,仅可溶性膳 食纤维影响胃肠道功能并间接地影响胰岛 素代谢,这可能是膳食纤维降低血压的机 制。高血压病的防治(一)减体重 过重者减体重和避免肥胖是防治高血 压的关键策略。减肥目标是适度的体重减 轻,即减轻10也许甚至5的体重,足以 控制或改善大多数肥胖症的并发症。减轻 10已成为大多数治疗方案的目标。(二)合理膳食 1.减少钠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每 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g为宜。我国居民 食盐摄入量过高,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 建议的两倍以上,我国膳食中的钠80来 自烹饪时的调味品和含盐高的腌制品,包 括食盐、酱油、味精、咸菜、咸鱼、咸 肉、酱菜等。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 调料,少食各种腌制品。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 有流 行病学资料显示,即使不减少膳食中的钠 和不减体重,如能将膳食脂肪控制在占总 能量的25以下,PS比值维持在1,连续 40天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2,女性 下降5。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 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的作用。3.注意补充钾和钙 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钾,但蔬菜和水果 是钾的最好来源。含钾丰富的食物还有麸 皮、赤豆、杏干、蚕豆、扁豆、冬菇、竹 笋、紫菜等。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 源,其含钙量丰富,吸收率也高。发酵的 酸奶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奶还是低钠食 品,对降低血压亦有好处。奶制品还能降 低血小板凝集和胰岛素抵抗。4.限制饮酒过量 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卒中等危险,而 且饮酒可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故提 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三)其他 1.增加体力活动,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规律的运动可降低高 血压病人的收缩压515mmHg,舒张压 510mmHg。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运动种 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可选择 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舞蹈 等项目。2.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精神压 力对血压的升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流行 病学研究显示精神紧张、压力大的职业人 群血压水平较高。膳食营养因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一)膳食脂肪和脂肪酸 当动物性食品和油脂消费量增加,脂肪 提供的能量增加5,人群平均血胆固醇水 平升高10。1.饱和脂肪酸(SFA) SFA可以显著升高血浆Tc 和LDL-C的水平,最近美国膳食推荐量建 议,SFA应占7一8总能量。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SFA10总能量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均证实单不饱和脂 肪酸有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的作用, 同时可升高血清HDLC。膳食中单不饱和 脂肪酸主要是油酸(C18:1),橄榄油中油 酸含量达84,地中海地区人群血清TC水 平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可能与其 膳食中橄榄油摄人量高有关。?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中油酸的含量也 很丰富,分别为56、49、45,茶油 中油酸含量达80左右。美国在膳食推荐 量中建议,MUFA应增加到1315总能 量。?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用亚油酸和亚麻酸替代膳食中饱和脂肪 酸,可使血清中TC、LDL-C水平显著降低, 并且不会升高TG。临床研究表明低SFA、高 PUFA(占总能量1620.7)的膳食使血 浆胆固醇降低17.620.O(与基础水平 相比),更重要的是胆固醇的降低与心血管 疾病发病率降低(降低1634)有关。?然而有研究表明,高PUFA的膳食可以使 HDL-C水平降低、增加某些肿瘤的危险,体 外试验发现PUFA增加LDL氧化的作用,可 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一些学者 认为Pu-FA摄人量不应当超过710总 能量。?4.反式脂肪酸(TFA) 反式脂肪酸是在氢化油 脂中产生的,如人造黄油。典型的西餐含 反式脂肪酸15gd,美国膳食中含8gd, 我国传统的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较 低。以前一些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或氢 化油与天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相比有增加 血浆胆固醇的作用,而与饱和脂肪酸相比 能降低胆固醇,对TG的作用不肯定。增加反式脂肪酸的摄人量,可使LDL-C 水平升高,HDL-C降低,使TCHDL-C比值 增高,LDL-CHDL-C比值增加,以及脂蛋 白(a)升高,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 反式脂肪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比SFA更 强。膳食中反式脂肪酸大多数来自氢化的 植物油,目前认为反式脂肪酸应1总能 量。?(二)膳食碳水化合物及其构成?进食大量糖类,使糖代谢加强,细胞内ATP 增加,使脂肪合成增加。过多摄人碳水化 合物,特别是能量密度高、缺乏纤维素的 双糖或单糖类,可使血清VLDL-C、TG、 TC、LDL-C水平升高。?高碳水化合物还可使血清HDL-C下降,膳食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与血 清HDL-C水平负相关。我国膳食中碳水化合 物的含量较高,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症较 为常见。膳食纤维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 降低血清TC、LDLD-C水平。?可溶性膳食纤维比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