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你来到我身上, 14岁的年龄, 带来了我的烦恼! ?”朋友,你有烦恼吗?有伤心、难过的事吗?这世 界怎么净和咱们过不去啊?你瞧,在学校,有的 老师大声地呵斥我们;在家里,有的家长唠唠叨 叨的,腻味死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诉诉心中的 烦恼好吗? 电视广告说得好,“我的学习好, 爸妈没烦恼”,仿佛爸爸妈妈已经 为我们定好了人生的标准,一切 以学习为重。于是,我们就被无 情地剥夺了玩游戏、看电视、打 扮自己等等一切娱乐权利。交个 朋友爸妈会担心早恋,晚回家一 会爸妈差点报警寻我,成绩稍微 降了一点,爸妈简直以为世界末 日来临。青春期的我 烦恼怎么这么多?爸爸妈妈,你 们怎么就不能理解我? 其实我们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 深,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责任是 双方的。据一项研究调查表明:中 学生与父母沟通中绝大多数处于被 动当中,不愿与父母谈心,而父母 也难以放下身架主动走进孩子内心 世界,可以说他们也是难于表达自 己,因为他们不知道新世纪的孩子 需要什么。面对新形势,我们与父 母都不知该如何应对。于是大家都 选择沉默,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局 面越来越糟糕。 所以当我们责备父母的同时,是否 应该也检讨一下自己呢?今天 就让我们如何缩短我们与父母的距 离技巧吧!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由于身体的急骤发育成熟,个头和心 理上都有追上成人的感觉,开始强烈地要求进入成人世界, 并向成人提出独立自主的要求。少年期这种独立意识的产生 ,心理学上称作“心理断乳”,意指少年在心理上力图摆脱父 母的关照和约束而要独立支配自己。少年的独立性发展,经 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表现期,少年以成人自居,总喜欢在成人面前显示自己 的体能和智能,竭力表现出成人所应有的品质和行为; 二是抗争期,他们讨厌成人的监护,不愿意成人仍然把自 己当小孩看,对家长干涉他的生活,常常感到心烦、厌恶; 三是批判期,他们藐视成人社会,自信能应付世上一切事务 ,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开始批判家长和周围 成人“老保守”、“老顽固”,这就开始出现所谓的“代沟”。 由于代沟的作用,难免发生家庭论战,子女们总想与父母来 场辩论,争个你非我是,试图在争论中获得胜利,以此证明 自己已有成熟的见解,该是个大人了;即使争论不能得胜, 他们也能通过辩论来安慰自己一番:“怎么样,咱的确成熟 了吧,可以和父母辩上一场了。”也有些家庭里,父母亲立 下一套规矩,子女诺诺连声,回避同双亲的正面冲突,但内 心却另有一套见解和主张,行动上常常我行我素。 我小时候特别听话,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说外面有大马猴 ,专捉小孩子,于是我就不敢到外面去玩;他们说水里有水鬼, 专拖小孩,我就呆在岸上看别人游泳。稍长大些,我才发现并没 有专捉孩子的大马猴;去游泳的小伙伴也没有一个被水鬼拖走。 于是,我明白了,家长说的话不一定句句都对。然而,当你指出 他们的错误时,他们有时又不承认错误,反而申斥我们:“我吃 的盐比你吃的大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好像家长 总是绝对正确的。 有一天,全家人都围坐着看电视,忽然,屏幕上出现了赵州桥的 画面,当一辈子木匠的爸爸马上问道:“你们说,这赵州桥是谁 造的?”看到妈妈摇头,我也故意卖个关子,笑着说:“不知道。” 爸爸得意地说:“告诉你们吧,是咱们的老祖师爷鲁班。”“错 了,不是鲁班,是宋朝的李春。”我立刻加以反驳。“你懂啥?老 一辈就是这样讲的。”爸爸不耐烦地冲我挥手。“就不是鲁班嘛, 不信你看我们的历史书。”说着,我把书捧到他的跟前:“没错吧 ,瞅瞅,白纸黑字,能有错吗?”“混帐,知道屁大点东西就逞能 !”没想到爸爸冲我吼起来,说完一拂袖,气冲冲地走了。妈妈 慌忙地站起身来,数落了我几句,就追出门外去劝他,只剩下我 对着课本落泪。我们都知道,真理只有一个,它是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在人们意识中 的正确反映,是正确、科学的知识内容。真理在谁的手里,要看他掌握 的是否是客观事实,而不看他年纪有多大,吃的盐有几吨,走过的桥有 多少座。只要不是事实,谁说也不是真理。对真理要坚持,这是科学的 态度。可是,为什么你坚持真理还会引起家庭矛盾呢?我看原因有以下 两点:一是你在纠正家长错误的时候,方式方法欠妥,引起了家长的反 感。你经过小学和中学的学习,知识不断增长,对于家长的某些不正确 的话不再盲目相信,相反,还会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去指出家长的错误。 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幼稚、冲动性,常常在反驳他人的意见时过于直言 不讳,不能灵活、婉转、巧妙地去表达,因此使家长感到难堪,引起不 满。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大部分人口文化素质不高, 在我们的家长中,也有的科学知识水平较低,常常以先辈人口头流传下 来的或自己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代替科学。这样,难免会出一些这样或 是那样的谬误。如“赵州桥是鲁班爷造的”、“月食是天狗把月亮吃了”、“ 人死了会变成鬼”等等。这些说法与孩子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格格不 入,因此,容易受到孩子的反驳。对于知识水平不高,同时头脑中具有 封建家长作风的人来说,当他们受到自己孩子的反驳时,自尊心容易驱 使他勃然大怒。我们中学生在家长的养育下,读的书,掌握的科学知识 多一点,就应该理解家长,热情地帮助家长,而不应执拗地同家长争个 输赢。以后,遇到类似事情,建议你对家长尊重一些,巧妙一些。 这里有几条小计,也许你能用得上:平时一遇到问题就与家长商讨、探索,共同研究。在探索的过程中,同 家长多交换一些思想认识,让家长了解自己,自己也知道家长的想法。这样, 彼此之间可以互相理解,及时沟通。当自己有不同意见时,要虚心地、诚恳 地向家长提出来,大家一起寻找答案,问题就会很快被解决;同时,家长与 子女双方的感情都不会受到伤害。既要提出不同意见,并让家长接受,又 要避免他发火,这就要求我们在提意见 时,要采用巧妙的方式方法。如果家长 比较固执,他的错误看法不可能一下子 扭转过来,就需要我们更耐心、更巧妙 地做说服工作,如趁他心情舒畅的时候 ,及时阐明你的科学观点;或者借着有 邻居叔叔阿姨来访时,向他们讲述问题 的正确答案。当你受到叔叔阿姨的称赞 时,你的家长也许会放弃自己的错误看 法,说不定还为你感到自豪呢。当家长所说的和自己不一样时,不妨使用一些“诡计”。例如,当爸爸 一口咬定赵州桥是鲁班造的时,你不妨假意先支持他:“是的,赵州桥就是 鲁班造的嘛,桥下还有他老人家的大手印呢。”见爸爸上了钩,就话锋一转: “可上回课堂回答问题时,我就这样说的,老师却说我错了,说赵州桥是个 叫什么李春的人修的。”爸爸听了,可能会去查书寻找依据。当他知道了正 确答案时,也许还会一本正经地告诫你。“记住,赵州桥是李春造的,下次 再错就要打屁股了。”这样,你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不妨玩点幽默感:“您说赵州桥是鲁班修的就是鲁班修的,反正您是当 爹的,我就照您的办,不过将来考大学扣了分,您可别打我。”这样,你爸 爸会仔细考虑的。另外,当父母说水中有“水鬼”时,你不妨索性跳下水去, 在里面翻腾一阵,上来对爸妈说:“好消息,刚才我把水鬼给打跑了。”爸 妈也就无话可说了。不过你得先有一身过硬的游泳本领才能跳,否则真让水 淹了,可别怪我啊。 “冒失鬼”、“马大哈”、“没头脑”,这是些多难听的称呼 啊。要是用来称呼你,你生气不?可我是个中学生了 ,老师和家长却经常这样称呼我。的确,我这人做事 是有点儿马虎,干活常留下个小尾巴。晚上躺在床上 看书,常常忘记关灯就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屋里还灯 火通明;做饭时心不在焉,不加水就把饭锅送上炉子 ,结果烧成一锅黑炭。 在学习上,我也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不是少写了个 零,就是漏点了小数点,甚至从草稿纸上往试卷誊写 答案时,也会抄错。好几次写作文都因为不多加审题 ,就动手写,结果文章虽然写得不赖,分数可扣得够 惨。每次考试后,我的试卷上总有七八处是因为马虎 而扣分的。同学们给我起了个“马虎大王”的绰号。爸 爸时不时愤怒地呵斥我:“你的魂被鬼抓去了吗?”妈 妈也唠唠叨叨地埋怨我:“真奇怪,你老慌里慌张地 干什么,是有人撵你还是去赶火车啊?你要改啊,听 见没有?”我不是不想改,傻瓜才愿意让马虎丢掉那 么多分呢。可是,我越挨骂,心里越慌张,马虎的毛 病就越犯得厉害。 唉!我真怀疑自己是否得了什么“多动症”,我该怎么 做才能不被大人们骂呢?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偶尔有一些失误是难免的,但是,常常因为 马虎办错事,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对于你的马虎劲儿,爸爸申斥、妈妈埋 怨,同学起哄,虽然不对,但是,你也要好好想想,为什么自己马虎的毛病 老改不掉呢?我先给你分析一下马虎是如何形成的吧!马虎的形成首先与学 习动机、态度有关。我猜想。你也许比较聪明吧,那你是否经常在课堂上抢 答老师的提问?或是考场上总是抢先交答卷?“瞧,我第一个交卷!”每次抢先 行动时你感到这样得意吗?要是这样就错了,因为这是好出风头,或者说是 求胜心切的表现。这样做必然不会认真动脑筋,而且耍小聪明,凭一知半解 ,靠想当然去答题,哪有不出差错的?马虎还同自制力差、易分心有关。请 你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总是很活跃、兴奋?进教室后是否老半天也安静不下 来?在课堂上是不是常常走神儿?你看,如果上课不注意听讲,脑子里胡思 乱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当然很容易出差错。战国时代,著名棋手弈秋下 棋时,有人吹笙路过,他侧耳细听,观棋的人问他下步怎么走,他竟不知回 答。可见,分心的危害是不小的。同时,不能控制自己,也就不能安静地、 审慎地思考,错误就会不可避免。马虎同冲动的性格有关。冲动性格的人具 有反应迅速,情绪活跃,敢于冒风险等优点。但是,也往往表现出急躁、冒 失、鲁莽、情绪不稳定、态度轻浮的缺点。冲动性格的人,往往做事失败多 ,成功少。 此外,马虎同平时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严谨、踏实的习惯有关。从你 的来信可以看出,睡觉忘记关灯,烧饭忘记加水等,都说明你平时做事不踏 实。甚至还可以想象得出,你干事总是那么风风火火、手忙脚乱的,自己房 间里的东西也许也是随便乱丢乱放的吧?平时养成这些坏习惯,必然会反映 到你的学习上,阅读会串行、漏字,计算会不准确,做事会丢三落四,而且 还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因为马马虎虎的坏习惯减弱了你的观察力,使你眼 不尖,耳不灵,错误就放在面前也觉察不出来。 既然知道了马虎的形成与上述的四种条件因素有 关,那么,改正马虎毛病己不是件难事了。来信 说,你也很想改掉自己的毛病,那么,我给你提 供几条具体措施,供你参考,希望你能在实际生 活中灵活运用,早日和马虎的毛病分手。平时考试,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多加考虑,务必要求准确、完整和深刻; 平时脑子里常装个问题,反复琢磨一下,不闹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若是有 时间和兴趣,可以学学下围棋。因为下围棋最能锻炼人的整体布局和严谨、 周密的思维方式,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和耐性。2.模仿大将风度,培养自制力你在电视的体育节目里,注意棋圣聂卫平的神态了吗?他用手托住下 巴,两眼盯着纷乱的棋局,无论多么紧张、激烈,他都沉着镇静地思考,从 容不迫地调兵遣将,这就是大将的风度!你可以以他为榜样模仿他。 当然,不是要你模仿他们的外表,不是仅仅要做到“形似”,而是要做 到“神似”,即努力学习他的坚强意志和严谨、踏实的作风。3.自我监督、自我暗示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法约束自己:“喂,你认真地思考了吗?你敢说没 有错吗?”“你这家伙还想出风头吗?”平时经常用“注意”、“准确”、 “沉着”一类词命令自己、提醒自己;在自己的房间里、书桌上,可以写上 “力戒轻浮”、“粗心大意害死人”、“诸葛一生唯谨慎”之类的话勉励自 己。让让爸妈妈知道,越是责骂责骂、埋怨,自己的心理压压力就越大,就越急于克服 自己的毛病,结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为心理压压力越大,情绪绪就越慌张张,越不能 自控。所以,请请爸妈妈由责骂责骂改为为夸奖奖,对矫对矫治自己的毛病效果更好,因为为夸奖奖 会使自己过过分紧张紧张的情绪绪松弛下来,心理获获得平衡,消除错误错误的效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