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1 页 共 51 页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1.1.2 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标准化猪舍 14 栋(210 平方米/座)、建无塔供水系统 3 套、化污池 3 座(300 立方米)、晒粪场 1500 平方米、铺沙石路面 1200 米、架设照明线路 1.5 公里、场区绿化 6000 平方米。1.1.3 建设地点:新疆乌苏市甘河子猪场、西大沟镇东戈壁养猪小区、百泉镇养猪小区。1.1.4 项目总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 125.52 万元。其中:新建猪舍 70.12 万元,水电路 23.4 万元,化污池投资 6 万元,晒粪场 9 万元,厂区绿化 12 万元,预备费 5 万元。1.1.5 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为:申请中央投资60 万元,企业自筹 65.52 万元。1.1.6 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 1 年。1.1.7 建设单位:乌苏市甘河子猪场、西大沟镇政府、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2 页 共 51 页百泉镇政府。1.1.8 建设单位负责人:刘相才(乌苏市甘河子猪场)王建虎(西大沟镇政府党委书记) 、代连义(百泉镇政府副镇长)1.1.9 项目主管单位:乌苏市畜牧局1.1.10 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宋悦恒(乌苏市畜牧局 局长)1.2 项目背景我国是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的国家,年消费生猪在 1.8 亿头以上。2006 我国猪肉总产量 5197 万吨,人均占有猪肉39 公斤,根据全国农村经济和 2010 年远景目标规划,到2010 年国内人均猪肉需求将达到 50 公斤,猪肉年总需求将达到 6700 万吨,缺口 1500 多万吨,年需新增出栏生猪2 亿多头,国内市场缺口较大。在疆内市场方面,目前我区年产猪肉 28.77 万吨,人均占有猪肉 29 公斤,要达到目前国内平均 39 公斤水平,满足区内市场年需新增生猪出栏110 万头,区内生猪市场还具有一定潜力可挖。同时,我区周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及乌孜别克斯坦等 8 个国家总人口 12.7 亿,有相当部分俄罗斯居民有喜食猪肉习惯,2006 年仅俄罗斯年进口猪肉就达56 万吨(折合生猪约 800 万头),2006 年我国出口俄罗斯、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3 页 共 51 页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猪肉达 20 多万吨,周边国际市场开拓潜力较大。因此,扩大生猪生产的饲养规模,提高生猪的良种化覆盖率,是有效促进生猪选种选配,提供二元、三元杂交良种,调节猪肉市场供求平衡,带动养殖户养殖致富的有效途径。乌苏市距首府乌鲁木齐 268 公里,312 国道、奎赛高等级公路、独库公路和亚欧大陆桥横贯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市区域总面积 2.07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21.15 万人,是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有可耕地面积 150余万亩,农区产秸秆 17.6 万吨,可利用草场面积 1325 万亩,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是自治区重要的农业产区。2007 年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数量为 6.61万头,能繁母猪数量 0.73 万头,出栏生猪 2.3 万头,产猪肉1610 吨。全市有生猪养殖户 470 户,主要集中在城区周边、郊区和部分农区乡镇,其中年饲养千头以上规模的 5 户,年饲养 500 头以上规模 15 户,年饲养 100 头以上规模的163 户,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生猪规模化饲养比例达到 30%以上,基本形成了以种促养,种养结合,走生态养殖的格局。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4 页 共 51 页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 该项目的建设是调节生猪市场价格的战略需要当今农民养猪,价格是决定养与不养、多养还是少养的唯一风向标。但是由于农民不懂得研究价格变化规律,导致行情好时一拥而上,行情不好就一拥而下。市场价格起伏不定,加上蓝耳病、禽流感、口蹄疫等意外因素,养殖风险一年比一年大,生猪生产得不到价格保障。农民不是不懂总结失败的教训,而是散养户根本无力抗御风险。通过该项目建设,实现生猪规模化养殖,可有效调节生猪市场供求需要,抑制生猪价格过高上涨。2.1.2 该项目的实施是提高生猪良种化覆盖率、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畜禽良种化是畜牧业建设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是知识经济形态下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标志。高效畜牧业的出路在于使用尽可能少的饲草、饲料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畜产品,即提高植物性饲草、饲料转化为动物性食品的效率。在养猪业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猪的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5 页 共 51 页良种转化率。根据过去、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科学地判断,影响生猪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是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在实现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从短期看,品种贡献率可能只占10%;而从长远看,可能超过 70%,生产实践证明,品种在现实生产中的实际贡献率是 50%以上。因此发展高效畜牧业必须以实施良种工程为先托,以优良品种作为转化基础。2.1.3 项目建设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需要我国是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的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2006 年,在生猪存栏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猪肉占有量呈现上升势头,全年人均猪肉占有量达到39.6 公斤,比 2005 年增加 1.3 公斤,在猪肉、羊肉、牛肉、禽肉等所有肉类占有量中的比重超过 60。猪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历来为世界各国广泛食用,目前世界猪肉贸易量为 10373 万吨,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产品的需求量也将逐步增大。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 项目区具备发展生猪产业的环境条件1、资源优势。从 2007 年起,乌苏市将实施“四区一线”发展战略,在西大沟镇等乡镇建立高产玉米片区,到2009 年种植玉米面积 30 万亩,为玉米加工业和畜牧养殖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6 页 共 51 页业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2、养殖优势。乌苏市 2005 年以前,生猪存栏在 10万头以上,养殖户经验丰富,养猪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现在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又有政府扶持措施,生猪产业很快能够发展壮大。3、市场优势。4 月份以来,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生猪饲养缺口很大,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生猪产业良性发展。乌苏市位于“金三角”地区,奎屯市商业发达,独山子区大石化工业对蔬菜肉食品市场需求大,乌苏市位于交通要道,距离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等大城市较近,又在靠近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可以扩大生猪销售范围。乌苏市及周边地区的养殖规模初见成效,具备了生猪产业再发展的基础。本项目建设地点均距离居民居住区较远,在疫病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内地大面积发生蓝耳病时,乌苏市没有受到影响。2.2.2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调整思路,政策扶持有保障。在全国大力提倡生猪养殖的良好政策环境下,地区及县(市)党政部门把生猪养殖作为农村经济的传统产业,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7 页 共 51 页作为由草原畜牧业向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养殖方向之一,从扶持养殖贷款、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产业布局、基础建设、财政信贷、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这为生猪养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国家农业部及自治区畜牧厅、塔城地委、行署均十分重视生猪业的发展,这对今后生猪生产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本项目的实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2.3 项目建设单位技术力量雄厚,有一定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三家建设单位均具有多年的养猪经验,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养殖规模,通过本项目建设,很容易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并由此带动一大批养猪大户和专业户,形成了一套互动的合作关系。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8 页 共 51 页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区自然经济概况项目区自然经济概况3.1 自然概况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乌苏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天山山脉婆罗科努山和依连哈比尕山北麓,市区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268 公里,东西宽 148 公里,南北长 199 公里,介于北纬 43294516,东经 83158508之间。整个地形受天山山脉影响,其走势由南向北倾斜,依次分为高山、中低山、丘陵、平原和沙漠五个地形带,山区及丘陵占 43.6%,平原占44.6%,沙漠占 11.8%。3.1.2 气候条件乌苏市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是北疆光热资源最丰富和无霜期较长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时数为26002800 小时,年平均气温 7.6,极端最高气温为42.2,大于或等于 10年积温为 3685,相对湿度 58%,平均无霜期 186 天。主要灾害性气候为春旱、夏季干热风、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9 页 共 51 页冬季冻害等。3.1.3 土地资源乌苏市土地总面积 13728.6 平方公里,其中:已利用土地资源占 68.9%,牧草地占 72.33%,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占 0.86%,交通用地占 0.22%,水域占 6.86%。受地形地貌、水文及灌溉耕作条件的影响,区域内的土壤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从南部山区到北部沙漠绿洲依次分布着山地草甸土、山地黑土、森林土、粟钙土、灰棕漠土、荒漠土、灌耕土、潮土、草甸土、沼泽土和风沙土等,平原农区土壤类型以灌耕土、潮土、灰漠土为主,土质较好,盐碱较低。3.2 社会经济概况乌苏市属农牧结合市,全市共辖 8 镇、7 乡,4 个农牧场、1 个林场。2005 年末全市总人口(不含兵团)21.33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达 15.49 万人,由哈、汉、维、蒙、回等 22 个民族构成。乌苏市市区总人口 8.5 万人,2005年末,乌苏市国内生产总值 27.0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0.17 亿元、第二产业 9.26 亿元、第三产业 7.61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1687 万元。全市的商业、服务业较发达,金融、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猛。 新疆乌苏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10 页 共 51 页3.3 畜牧业概况乌苏市天然草地总面积 1456 万亩(包括林间草地 387万亩) ,有效利用面积 1325 万亩,均属六、七、八级范围,全市共有围栏草场 16.1 万亩,灌溉改良草场 12.7 万亩,人工饲草料地 5.2 万亩。2005 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到78.86 万头(只) ,其中:牛 5.1 万头,羊 58.67 万只,猪10.53 万头;家禽年末存栏 96 万只;肉类总产 1.9 万吨;牛奶总产 1.2 万吨;绵羊毛总产 1333 吨;山羊绒产量 23吨;禽蛋总产 4200 吨。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17.2%,牧民人均收入 3342 元。3.4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乌苏市甘河子镇猪场位于乌苏市甘河子镇二道坪庄,占地面积 40 亩,现有猪存栏 1020 头,其中能繁母猪 200头;西大沟镇东戈壁养猪小区位于西大沟镇东戈壁村,养猪小区占地面积 200 亩,小区入住养殖户 40 户,小区现有猪存栏 3500 头,其中能繁母猪 519 头;百泉镇养猪小区位于百泉镇道兰毛墩村,养猪小区占地面积 100 亩,入住养殖户 4 户,现有猪存栏 1350 头,其中能繁母猪 519 头;通过本项目实施,三家建设单位可新建 14 座标准化圈舍,并配套完善化污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三家建设单位向兰州正大集团购进部分良种种公猪和二元新疆乌苏市生猪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