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 年中考真题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 2014 年中考物理试卷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 (2 分) (2014淮安)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 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声现象来源:学科网 ZXXK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 的 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 应用2 (2 分) (2014淮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折射形成的是( )A来源:学#科#网日食美景B 天空彩虹C 耀眼幕墙D 林间光柱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 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 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 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2014 年中考真题B、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高楼外的玻璃幕墙很刺眼,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D、林间光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B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 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3 (2 分) (2014淮安)给出的四组能源中,均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A 太阳能、水能、风能B天然气、石油、氢能C地热能、核能、煤炭D 潮汐能、核能、石油考点:能源的分类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在自然界短时间就能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及时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常见的可 再生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解答:解: A、太阳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故 A 符合题意; B、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B 不符合题意; C、核能、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C 不符合题意; D、核能、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和掌握4 (2 分) (2014淮安)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 测量的始端与 0 刻度线对齐,如果 0 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 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答:解: A、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 B、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 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 0 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 D、铅笔左侧没有与 0 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 故选 C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 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2014 年中考真题5 (2 分) (2014淮安)如图所示,漂浮在液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A 苹果对地球的引力B液体对苹果的浮力C苹果对液体的压力D 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要判断是否为平衡力,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答:解:A、苹果对地球的引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不合题意; B、液体对苹果的浮力和苹果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 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符合题意; C、苹果对液体的压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 合题意; D、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 合题意 故选 B点评:本题目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看学生能否跟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识别平衡力,难度不大,但需 要细心6 (2 分) (2014淮安)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2014 年中考真题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解答:解: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 不正确;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点评:本题用一个新型的实际特例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分子动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成 立的,不要受问题变化的影响7 (2 分) (2014淮安)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 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B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C乘车的人具有惯性D 汽车具有惯性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解答:解: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 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因此,发生这一现象是因为乘车的人具有惯 性 故选 C点评:此题通过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在解释时,要将物体按运动状态分成两部 分:发生改变的和不变的8 (2 分) (2014淮安)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 ab 发生偏移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B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C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D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2014 年中考真题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电路中有电源,当开关闭合后,导体 ab 就成为通电导体,处于磁场中,会受 到磁场的作用,故可以验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故选:D点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原理9 (2 分) (2014淮安)拖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是利用水具有( )A 较低的凝固点B 较大的比热容C 较差的导热性D 较好的透明性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 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多,所以拖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水进行冷却 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10 (2 分) (2014淮安)如图所示,是感应式电能表的示意图,与其技术参数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正常工作时额定功率为 220VB每转 2 圈电路耗电为 1kWhC正常运行的最大电流为 10AD 电路消耗的电能是 2486kWh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专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电能表的各参数表示的物理意义:1920r/kwh,表示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2014 年中考真题1920 转, “2.5(10)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 2.5A,最大瞬间电流是 10A,220V 表示该 电能表的额定电压,50Hz 表示该电能表在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电路中使用解答:解:A、正常工作时额定电压为 220V,故 A 错误; B、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 1920 转,故 B 错误; C、正常运行的最大电流为 10A,故 C 正确; D、此时的示数为 248.6kWh,故 D 错误 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关于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和掌握,熟知各个参数是解题关键,这是中考常考题目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9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2 分)分) 11 (2 分) (2014淮安)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则说明玻璃棒 带了电 ;此轻小物体 可能 (选填“肯定”或“可能”)是带电体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只有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解答:解: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玻璃棒带了电;轻小物体可能 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答案为:带了电;可能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以及物体带电现象的判断,属于静电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2 (2 分) (2014淮安)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 “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音色 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 传播过程中 控制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色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 结构有关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 弱噪声;来源:学科网 ZXXK解答: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 “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判断的; 在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音色;传播过程中点评:该题考查了同学们对音色的理解和减弱噪声方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2014 年中考真题13 (3 分) (2014淮安)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 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质量是 54.4 g;现将小石块浸没到图乙所示量筒里的水中,液面升至 46ml,则其体积是 16 cm3,密度为 3.4 g/cm3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来源:学科网(1)天平的分度值为 0.2g,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量筒的分度值为 1cm3,小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根据 = 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图甲中石块的质量 m=50g+4.4g=54.4g;(2)图乙中水的体积为 30cm3,石块的体积 V=46cm330cm3=16cm3,石块的密度 =3.4g/cm3故答案为:54.4;16;3.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