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新月异的变化 1、物质生活的变化(1)“住”的变化: (2)“行”的变化:(3)“衣”的变化:(4)“食”的变化: 2、精神生活的变化:一、 请欣赏图片,感受社 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建国初期民居解放初期的 住宅改革开放后的住宅70年代土坯房80年代砖瓦房21世纪别墅区90年代高楼大厦解放初期的交通改革开放后的交通 生活奔小康,道路在变化,迅速发展的高速 公路已成为我国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 间的主要交通,抠纽。如浙江省政府规划并建设 了1000千米高等级公路,形成了“四小时公路交 通圈”。这是浙江交通历史性的飞跃。和浙江一 样,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缩短了汽车行 驶的路线和时间,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交往和交 流。请大家想一想,家乡的公路有 什么变化?请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 加以表达。 交通的发展主要是靠交通工具演变推动。最早 的时候。人门外出只能靠步行,慢慢的有了用牛 、马等动物拉的车。大概三千五百年前,古埃及 人制造了帆船用于航行,三百多年前,英国人发 明了蒸汽机,用于火车和轮船,之后又有了汽车 和飞机。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有自信车、汽 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自行车公交车火车轮船飞机出行交通的变化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住”的变化: 解放前,城市一般居民只 有一两间面积很小的住房,广大农民的住房条件 更差,有的还住草棚。如今城市里高层建筑像 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农村的楼房也逐渐增多。居 住面积扩大了,室内的设备和装饰大大改观。 (2)“行”的变化: 解放前,城乡人民外 出主 要靠步行,城里有少量的自行车。现在,自行 车、摩托车成了城乡人民的常用交通工具,小汽 车大量出现。城市里除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 外,少数大城市有了地下铁轨、轻轨铁路。坐飞 机、买私家车不再稀罕。 填空 1.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已达到( )平方米。 2.新建的高速公路从我的家乡通过,沟 通了( )与( )的联系 。24.7家乡全国各地 1.住房的变化 答.过去是低矮的平房,人均居住面积 较小;现在是高大明亮的房屋和楼房, 人均居住面积比过去大了很多. 2交通的变化 答.过去大部分是土路,现在大部分是 柏油马路,有的地方还修了高速公路. .解放初的服装中山装中山装列宁装列宁装文革时期的服装军装军装80年代的服装现代服装建国初期服装中山装 列宁装旗袍解放初期人民餐桌现代人餐桌解放初的饮食结 构单一改革开放后的饮 食结构3.饮食的变化 答.过去主食是粗粮,很少吃到蛋、肉 、奶等;现在主食粗细合理搭配,蛋 、肉、奶天天有,蔬菜水果多种多样 。 (3)“衣”的变化: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 们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式样。50年代后期 ,人们生活有了改善,年轻姑娘穿起了色 彩艳丽的衣服。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 面料、花色、款式逐渐多样化。年轻人的 穿着追求个性,时装表演争奇斗艳 (4)“食”的变化: 解放后,大部分家庭 的饮食结构仍然单一。改革开放以后, 食品日益丰富,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主食 消费的比例下降,肉食、副食和果品的比 例逐渐增加。我们的生活热起来的旅游衣:穿着时尚个性鼓起来的“钱袋子”长起来的寿命食:吃饭讲营养住:居住条件改善行:交通便利舒适快起来的通讯方式高的知识学历好起来的教育设施精神文化生活的 变化丰富的业余生活丰富的业余生活 2、精神生活的变化:人们日常消费开始进 入追求提高生活质量的阶段。人们的精神 文化进一步得到充实,居民中自费旅游, 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返回目录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其他保险制度的建立。 养老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