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 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课时作业- 1 -课时作业 23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踩点训练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舍勒发现氧气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中国湿法冶金术的推广【解析】 原子分子论的建立才使人们对物质变化有了本质的认识。【答案】 C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弱酸根都是碱B弱酸酸式根既是酸又是碱C一种物质不可能既是酸又是碱D氢氧根是碱【解析】 弱酸的电离是可逆的,其逆反应就是弱酸根或弱酸酸式根与氢离子的结合生成弱酸的反应,因为能够结合氢离子,所以它们都是碱,A 选项正确;同时,弱酸酸式根还可以进一步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它又是酸,B 选项正确;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既是酸又是碱,故 C 选项错误;OHH=H2O,D 项正确。【答案】 C3下列物质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AHgO BAl2O3CFe2O3 DAg2O【解析】 HgO、Ag2O 利用热分解法冶炼,Al2O3利用电解法冶炼 Al,Fe2O3应加入还原剂利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答案】 C4尿素的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1965 年哪个国家首先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物质结晶牛胰岛素( )A前苏联 B中国C美国 D德国【答案】 B5电解食盐水是氯碱工业的基础,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氯气、烧碱、氢气。关于电解食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食盐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2017-2018 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课时作业- 2 -B电解时,阳极上放出氯气C阳极电极材料可选用铜棒D生成氢气的原因是水溶液中 H比 Na更容易得到电子【答案】 C6铝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比铜大约晚了 6 000 年,主要原因是( )A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B铝的性质活泼,不易冶炼;铜性质不活泼,易于冶炼C单质铜的颜色比铝鲜艳,人们喜欢使用D铝元素进入人体对人体有害,尤其对人的智力有影响【答案】 B7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解析】 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探索化学反应机理、合成新材料、发现新物质都是当今化学研究的方向,而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守恒关系是早已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的方向。故选 D。【答案】 D8(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了“水法炼铜” ,是水法冶金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可能是碳酸铜一类物质,把其溶于酸中得溶液,当把铁粉投入此溶液即可得铜。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其原理,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_。(2)早在人们使用铜铁之前,人们就使用黄金和白银作为饰物和货币;历史上的“青铜器时期”早于“铁器时期” ,而近百年才大量使用铝制品,这些历史事实与金属活泼性和冶炼的难易有什么联系?_。【答案】 (1)CuCO32H=Cu2CO2H2O,FeCu2=Fe2Cu(2)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黄金、白银易于冶炼,故使用很早;随着热还原技术的出现,铜的冶炼成为可能;冶金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提高,冶铁随后成为可能。到了近代,电解技术的出现,使铝的生产不再困难,铝逐渐成为日用金属2017-2018 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课时作业- 3 -9请根据下面这篇短文和其他资料,谈谈未来塑料的发展趋势。当今,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的发展速率非常惊人。据 1996 年报道,世界塑料产量已达1 亿 2 千万吨。我国 2000 年塑料产量达到 750 万吨。塑料工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随着塑料的广泛应用,塑料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据估计,2000 年我国塑料废弃物总量可能达到 5 000 万吨。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开始着手利用废弃塑料,使它成为有用的资源;提倡重新使用布袋子和菜篮子。科学家展望,21 世纪的高分子化学,除了要研究和生产出新的功能高分子和生物医用高分子外,还要制造出对环境友好的高分子,包括在环境中可降解的塑料。如以乙烯和 CO 为原料制成聚乙烯光降解塑料,以纤维素和淀粉为原料制成微生物降解塑料等。谈一谈:_。【答案】 未来的塑料既能为人类广泛应用,造福人类,又可自我分解(降解),不会造成污染巩固提升120 世纪 20 年代,化学家创造了酸碱质子理论。其要点是: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此观点,下列微粒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H2O CO Al3 CH3COOH NH 23 4A BC D【答案】 B2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B可以用 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解析】 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A 正确;高温结构陶瓷的基体的主要成分有Al2O3、MgOAl2O3、SiO2、Si3N4、SiC 等,B 正确;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形成铁铜原电池,铁为负极,加速铁的腐蚀,C 错;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以防止铅对空气的污染,D 正确。2017-2018 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课时作业- 4 -【答案】 C3最近,科学家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 H(CB11H6Cl6)和 C60反应,使 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的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该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上可以跟中学化学里某个熟悉的化学反应相比拟,该化学反应是( )AZn2HCl=ZnCl2H2BNaOHHCl=NaClH2OCNH3HCl=NH4ClDH2OCH3COOHH3OCH3COO【解析】 从酸碱质子理论角度 C60可以看作碱,和超酸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从反应类型和产物类别上看,只有 C 项满足。【答案】 C4下列关于化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19 世纪初,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学说B1774 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由 O2和 N2组成的C17 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又提出了酸、碱的定义D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解析】 原子学说于 19 世纪,由道尔频首先提出。【答案】 A5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与化学制备无关的是( )A石器 B青铜器C铁器 D高分子材料【解析】 只有石器不需经过化学过程而能直接用原始材料雕琢加工。石器也是最原始的工具。【答案】 A6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不正确的是( )A2NaCl(熔融)2NaCl2=通电BMgOH2MgH2O=CFe2O33CO2Fe3CO2=高温D2HgO2HgO2=【解析】 金属 Mg 的活动性较强,应采用电解法制得。【答案】 B2017-2018 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课时作业- 5 -7(双选)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 E 口逸出的气体是 Cl2B从 D 口加入含少量 NaOH 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 22.4 L Cl2,便产生了 2 mol NaOHD粗盐水中含 Ca2、Mg2、Fe3、SO等离子,精制时先加 Na2CO3溶液24【解析】 Na向阴极区迁移,H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 H2,A 项错误;在阴极电解水,水导电能力弱,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增强其导电性,B 项正确;根据电解方程式2NaCl2H2O2NaOHCl2H2知,n(Cl2)1 mol,生=通电22.4 L 22.4 Lmol1成 1 mol Cl2必生成 2 mol NaOH,C 项正确;精制食盐时,要先加入过量 BaCl2溶液除去 SO,过量的 BaCl2用 Na2CO3溶液除去,若先加 Na2CO3溶液,后加入 BaCl2溶液,则过量的24Ba2不能除去,D 项错误。【答案】 AD8随着人类对水的研究不断深入,水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在 20、1 个大气压下,水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 。(1)“热冰”有许多实用价值,如开发新药、用于纳米打印机等,还有可能用来_(填字母)。代替干冰;建室温溜冰场;在室温下制作冰雕;防止冰川融化。A BC D(2)电解水可以制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但由于这种方法耗电量大,人们正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光解水的有关机理,以期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得氢气,为此需要重点研究的细胞器是_。(3)氢能将成为绿色可再生能源。首座燃料电池汽车高压加氢站现身上海,燃料电池是利用原电池的原理将_能转化为_能。【解析】 (1)“热冰”的特点是在较高温度下使水呈固态,因而可以用于在室温下制作冰制品、建立室温溜冰场。不具有干冰在室温下汽化的性能,所以不能代替干冰。将冰川变为“热冰”不现实。故选 B。(2)电解水可生成 H2和 O2。(3)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017-2018 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课时作业- 6 -的装置。【答案】 (1)B(2)2H2O2H2O2 叶绿体=通电(3)化学 电9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3)写出上述流程中 X 物质的化学式是_。(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a增大 NH的浓度,使 NH4Cl 更多地析出 4b使 NaHCO3更多地析出c使 NaHCO3转化为 Na2CO3,提高析出 NH4Cl 纯度【解析】 (1)、(2)两问题为识记性题目。(3)需要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作出回答。(4)原料利用率和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 “循环操作”是提高原料利用率、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关键思想。过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