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四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课后篇巩固探究巩固探究一、选择题 1.启蒙思想家康德说:“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 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 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 政体原则产生影响。 ”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D.启蒙思想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条件 解析:材料“启蒙运动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启蒙了 的人们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产生影响”反映了 启蒙思想与政治变革的关系,即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康德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之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 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 ”康德认为 要实现启蒙,人们必须拥有( ) A.毫无限制的自由 B.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C.追求财富的自由 D.私下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答案:B 3.德国哲学家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 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 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人的阶级属性不同 B.两人对人民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民主和自由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解析:材料中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而卢梭主张人民有权通过暴力推翻政府,说明两人 对人民获取自由权利的手段的观点不同。 答案:B 4.“(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在政治方面,哲人 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拥有者并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 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由材料可知( ) A.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B.文艺复兴推动了社会制度和习俗的进步 C.宗教改革抨击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 D.启蒙运动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2解析:由材料“社会契约行政权拥有者并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 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可知,这一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并提出了资 产阶级的制度设想,故该运动为启蒙运动。由“消灭宗教的狂热”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天主教会 的精神束缚,故 D 项说法正确;A、B、C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 答案:D 5.卢梭认为“人民主权”的实质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公意的特点在于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基 于共同利益、针对共同目标、符合共同幸福而具有的共同意志。其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封建王权 B.阐明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C.否定了宗教神学 D.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解析:材料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成为法国大革命 的思想先导。故选 A 项。 答案:A 6.马克思提出,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 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是基于(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自然科学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解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7.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竭力推崇儒家学说,并加以借鉴。1840 年以后,启蒙思 想逐渐传入中国,最初却受到了儒学思想家的抵制。材料反映了欧洲、中国对外来文化态度 的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学说体系不同B.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诉求不同D.文明开化程度不同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欧洲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家学说的主要目的是从儒家思想中寻找有利于资 本主义发展的合理成分,他们代表正在成长的资产阶级的利益;而 1840 年启蒙思想传入中国 后最初受到一些地主阶级士大夫的抵制,是因为他们站在地主阶级立场极力维护封建统治,他 们担心启蒙思想的传播会影响其统治地位。通过以上分析可知,B 项正确。 答案:B8.导学号 95954046“兴起于 18 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 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的“美 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共通之处”。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 都反对封建专制与神学世界观,即反对权威;二者都提倡个性的解放,即强调个人自由,这与美 式思维模式所倡导的反专制、求民主相吻合,故选 A 项。崇尚理性与重视法制不符合宗教改 革,故排除 B、C、D 三项。3答案:A 9.“文艺思想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彰显个性。 ”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艺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无直接关系 C.前者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 D.前者遍及西欧各国,后者仅限于法国 解析: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其与文艺复兴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和对未来社会提出的设想。 答案:C 10.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时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 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 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解析:材料的逻辑关系是理性引领社会,而社会不断进步,故理性思考促进社会进步,A 项符合 题意。B 项背离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排除;从材料看,自然科学使人类支配整个 世界而非追求王权公平,C 项错误;启蒙运动要求打破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并未实现 阶级平等,D 项错误。 答案:A 11.“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的能力抱有如此的信 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 ”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 A.殖民扩张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D.启蒙运动时代 解析:由题干中“对人的理性和科学的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提倡理性和科 学,“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指的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也可以像揭 示自然规律一样去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这与启蒙运动的特征相符,故 D 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 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 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 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 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和相对的存在”。如果 “你确信主权不受到限制,就等于是随意进行创造,并且向人类社会抛去一种过度庞大的权力, 不管它落在什么人手里,必定会构成一项罪恶”。 18 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柏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 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注: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 会吓昏过去。 ” 摘编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4(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参考答案:(1)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人民主权只 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个人服从公共意志。 (2)理论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主主权理论;启蒙了民主平等思想。 “人民主权”概念具有 模糊性和抽象性,可能会导致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在近现代,直接民主不具备全面实施的 可行性。 实践上: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但雅各宾派专政过激的一面也与之有密切关系。 13.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 德国的康德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 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 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 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 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 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 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 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谈谈你对康德的“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 解。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背景:经济上资 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上法国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2)前提: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理解: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 应该由法律或宪法来保证;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促进思想解放;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发生和发展;影响公民 法治社会的构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