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火对人的危害1、火旋对人的危害 2、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 3、烟尘对人体的危害 4、高温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一、火对人的危害高温精疲力竭浓烟一、火对人的危害1、火旋对人的危害风对流柱垂直火旋风树冠火上坡火飞火水平火旋风地下火(阴燃 )一、火对人的危害2、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一、火对人的危害3、烟尘对人体的危害一、火对人的危害4、高温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区域1、陡坡6、山岩凸起的地形3、山谷5、草塘沟4、鞍部2、山脊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区域1、陡坡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区域2、山脊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区域 3、山谷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区域 4、鞍部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区域 5、草塘沟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区域 6、山岩凸起的地形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二)高度警惕三种植被类型 1、灌木丛集中连片的植被 3、可燃物载量大的林地植被 2、可燃物垂直分布的植被 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二)高度警惕三种植被类型 1、灌木丛集中连片的植被 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二)高度警惕三种植被类型 2、可燃物垂直分布的植被 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二)高度警惕三种植被类型 3、可燃物载量大的林地植被 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三)避开三个危险时段 1、风力超过5级的时段 3、温度超过20度的中午时段 2、地形险要地带的夜间时段 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三)避开三个危险时段 1、风力超过5级的时段 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三)避开三个危险时段 2、地形险要地带的夜间时段 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三)避开三个危险时段 3、温度超过20度的中午时段 二、火场高危险环境(三)不直接扑打四种火线 1、1米高以上灌丛段火 3、草高超过1.5米的沟塘火2、火焰高度超过2.5米的火线 4、迎面火的火焰高度超过1.5米时 三、紧急避险方法1、避开高危火环境避险3、快速转移避险2、预设安全区避险 4、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5、点烧迎面火避险 6、点顺风火避险 7、利用有利地形险法 8、利用防火器材穿越火线 9、卧倒避险1、避开高危火环境避险避开危险火环境2、预设安全区避险 预设安全区域3、快速转移避险 快速转移避险4、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进入火烧迹地避险5、点迎面火避险 点迎面火避险6、点顺风火避险 点顺风火避险7、利用有利地形避险 8、利用防火器材穿越火线 利用防护器材冲越火线 9、卧倒避险 卧倒避险 四、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发生伤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我认为指挥员在组织指 挥扑救林火时,还应注意以下主要问题:1、不要迎着火头 接近火场,要从火尾、 火翼接近火场。扑打火 头时 ,要从火头的两翼 接近火头。2、不要从山上向山 下,翻越山脊、鞍部接 近火场,要从山下或绕 过山去接近火场。3、不应在上山 火的上方和山脊线开 设隔离带,要在山的 背坡或地势相对平坦 的地域开设隔离带, 并确定或开设安全避 险区域,明确撤离路 线。4、开设隔离带 后,要沿隔离带内 侧边缘 点放迎面火 ,避免火烧到隔离 带边缘。5、不要在火前方顺风 或向山上逃生,而应就地点顺风 火或上山火 进入火烧迹地避险。附近有可利用的地形(湖泊、沼泽、较宽 河流、 耕地、沙石裸露地带及火前方的下坡地带等)时,可利用地形避险。 在没有可利用的地形或来不及采取点火避险手段时,可冲入火线险 。6、扑救林火中 需休息和宿营时 ,应 在被扑灭的火线边缘 休息。宿营时 要在营 地周围开设一条闭合 的有效防火隔离带。谢谢各位!学习完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