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限时集训专题限时集训( (十二十二) )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一一) )(对应学生用书第 135 页)(限时:40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导学号:74364035】(2017石家庄一模)完颜守贞本名左靥,大定改元,除彰德军节度副使,迁北京留守。二十五年,起为西京警巡使。世宗爱其刚直,授中都左警巡使,迁大兴府治中。御史台奏守贞治有善状,世宗因谓侍臣曰:“守贞勋臣子,又有材能,全胜其兄守道,它日可用也。 ”章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时上新即政,颇锐意于治,尝问汉宣帝综核名实之道,其施行之实果何如。守贞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以对,上曰:“行之,何始?”守贞曰:“在陛下厉精无倦耳。”久之,进尚书左丞。明昌三年夏,旱,天子下罪己诏。守贞惶恐,表乞解职。乃出知东平府事。命参知政事夹谷衡谕之曰:“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卿其为朕往绥抚之。 ”赐金币、厩马,以宠其行。它日,上问宰臣:“守贞治东平如何?”对曰:“亦不劳力。 ”上曰:“以彼之才,治一路诚有余矣。 ”四年,召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上尝叹文士卒无如党怀英者,守贞奏进士中若赵沨、王庭筠甚有时誉。上曰:“出伦者难得耳。 ”守贞曰:“间世之才,自古所难。然国家培养久,则人材将自出矣。 ”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朝廷正人,多出入门下。承安元年,降授河中防御使。五年,改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久之,迁知都府事。时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安抚,乃移知济南府。卒,上闻而悼之,谥曰肃。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一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B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2C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D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 A、D 两项为一组,B、C 两项为一组。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皆传经以对”的意思是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其中“对”不必带主语。而且“尝与泛论人材”的主语是“上” ,所以第三处断开处应是“对”与“上”之间。可排除 A、D 两项。 “无少隐”指一点也不隐瞒,它只能跟在“臧否”后面,不能陈述“心术行事” , “心术行事”是上一句的宾语,所以第五处断句处应在“行事”与“臧否”之间。排除 D 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大兴府”中“府”是唐代至清代行政区域名,比县高一级,相当于汉朝的郡,府的长官称知府。B “御史台” ,古代官署的名称,长官为御史,在历史上御史的职责一直是监察朝廷百官与地方官吏。C “罪己诏”是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危难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文书。D “萧国公”中“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 “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B 错在“一直” 。先秦时期,御史是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从秦朝开始监察官员。并且御史台的长官应为御史大夫。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完颜守贞才能不凡。两代皇帝都赏识他的才华,比较器重他,世宗曾当众表扬他,章宗则因其才能卓越、治绩出众而封他为萧国公。B完颜守贞博闻强识。当章宗锐意于治,询问关于汉宣帝综核名实方面的情况时,他能够诵出史书上的句子,准确回答皇帝的问题。C完颜守贞见解独到。在世宗感叹像党怀英那样的文士极难得到的时候,3他认为只要国家尽力培养,时间一长,就会有杰出人才出现。D完颜守贞善于理政。做大兴府治中时,因“有善状”受到御史台推崇;担任被认为难以治理的东平府知府时,治理起来也并不费力。C “世宗”应为“章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卿其为朕往绥抚之。(5 分)译文:_(2)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5 分)译文:_【答案】 (1)东平郡一向号称雄藩,再加上连年饥荒歉收,正要靠你经营谋划,你一定要为我前往安抚那里。(“素” “比年” “其”译出各 1 分;译出大意,2 分)(2)守贞通晓法律,明了熟习国家的旧制度(先例),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故事” “推毂” “后进”译出各 1 分;译出大意,2 分)【参考译文】完颜守贞本名叫左靥,改元为大定那一年,(他)被任命为彰德军节度副使,升任北京留守。大定二十五年,被起用为西京警巡使。世宗喜欢他的刚正不阿,任命他担任中都左警巡使,调任大兴府治中。御史台上奏报告守贞治理情况良好,世宗于是对侍臣说:“守贞是有功勋的大臣的儿子,又有才能,完全超过他的兄长完颜守道,以后值得任用。 ”章宗即位,召见(完颜守贞),任命他做了刑部尚书。当时皇帝刚刚即位,非常迫切想治理好国家,曾经问汉宣帝全面考核事物的名与实的方法,其施行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守贞吟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或职位十分完整,法令制度十分详细完备)来回答。皇帝说:“要这样实行,应该从哪里开始?”守贞说:“就在于陛下您励精图治,不要倦怠啊。 ”很久以后,晋升为尚书左丞。明昌三年夏天,大旱,天子下罪己诏。守贞惶恐畏惧,上表请求免除自己的职务。于是(让他)出京做了东平府的知府。让参知政事夹谷衡告诉他说:“东平郡一向号称雄藩,再加上连年饥荒歉收,正要靠你经营谋划,你一定要为我前往安抚那里。 ”赏赐(他)金币、厩马,来给他的出行以荣宠。后来,皇帝问宰相:“守贞治理东平郡怎么样?”回答说:“他治理也没有过于费力。 ”皇帝说:“凭借他的才能,治理4一个郡实在是绰绰有余的。 ”明昌四年,召他进京担任平章政事,封为萧国公。皇帝曾感叹文士最终也没有像党怀英那样的,守贞上奏说进士里面,像赵沨、王庭筠当时都有好名声。皇帝说:“出类拔萃的难以找到啊。 ”守贞说:“隔代才有的出色的人才,自古就难以得到。但是国家培养得久了,人才就将要自己出来了。 ”守贞通晓法律,明了熟习国家的旧制度(先例),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朝廷中的正人君子,大多出自他的门下。承安元年,降职担任了河中防御使。五年,改任为部罗火扎石合的节度使。很久以后,升迁管理都府事务。当时南方边境发生战争,皇帝认为山东是重要而需要严加防护的地方,必须由大臣前往安抚,于是调任守贞做了济南府知府。守贞去世,皇帝听到消息十分伤心,赐谥号为肃。守贞刚直,凡是朝廷论议以及皇帝有所询问,他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皇帝曾经与他广泛地议论人才,守贞于是推究他们的内心和行事,对人的褒贬没有一点隐瞒,所以被胥持国等人所忌恨,最终因为正直而被罢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导学号:74364036】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 ,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注。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5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 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注】 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B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C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D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D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 A、B 两项为一组,C、D 两项为一组。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例”为名词,作“仿”的宾语,不应与前面断开;可排除 A、B 两项;再看 C、D 两项,“笔断”是笔写的断语,即文字结论,附在每篇之后,故应与前面合在一起;又“褒美”为皇帝“诏”意,应为“有诏褒美” ,故排除 C 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字”是古人入学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 “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C “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6D “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 “致政”“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A 该题考查文学常识。A 项, “入学”误, “字”是古人成年时取。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安葬。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施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