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题型组合滚动练题型组合滚动练( (十五十五) ) 语用文化语用文化常识诗歌文学类常识诗歌文学类(分值:48 分,建议用时:45 分钟)一、综合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导学号:74364198】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谋求发展的动力之源,年轻人敢于迎接挑战,选择自主创业是值得肯定的,即便交点学费,也不足为训。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某些江湖郎中却声称可以通过“气功”治疗不治之症,这种谎言当真是大言不惭,最终换来的只是贻笑大方。图书与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图书的数量又是如堕烟海,要通过图书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择其经典来阅读和研究。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真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以民族文化为荣是值得称赞的,但有些民族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过于赞誉,甚至以批评他国文化来抬高自己,这种大吹大擂,映射出的是自信力的缺乏。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衷曲要告诉我一样。A BC D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不足为训:不足,不值得;训,准则,教导,规范。解释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此处语境指不足为怪,使用错误。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使用正确。如堕烟海:好像掉在茫茫无边的烟雾里。比喻迷失方向,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此处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为“数量多”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错误理解为让有害食品流入市场,不合语境。大吹大擂:原指用劲地吹喇叭和敲锣打鼓,表示庆贺。现比喻大肆宣扬,过分地夸张或吹嘘。使用正确。口2若悬河:说话像瀑布流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导学号:74364199】A今天外国小朋友远道而来参加联谊活动,同学们都热情地在学校里与他们交流,带着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B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募捐成为慈善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但其存在的漏洞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C今后 4 年,北京市将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满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D目前虽然半导体、无线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仍然是中国出口韩国的主要产品,但食品和其他消费品在韩国的市场正迅速扩大。B A 项,语序不当, “热情地”应紧跟在“交流”之前。C 项,中途易辙, “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语是农民。D 项,搭配不当,应该是“市场份额”扩大。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看着李先生已快走到门口,服务员立马拉开店门,笑脸相迎道:“欢迎光顾本店!”B您的儿子,我一定多加垂爱照拂。C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现在应该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D张华成绩优秀,经常受到老师的夸耀。A B 项, “垂爱” ,敬辞,指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赏识爱护;C 项, “莘莘学子”与“这些”重复;D 项, “夸耀”是贬义词,应是“夸奖”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导学号:74364200】A “枢密院” ,元代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被朱元璋废除。B “洪武元年” , “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 “元年”即第一年。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年号起源于秦始皇。C “圹志” , “圹”堑穴也,即“墓穴” , “圹志”就是“墓志铭” ,是一种3悼念性的文体。D “侯” ,爵位的一种, “爵位”在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B B 项, “年号起源于秦始皇”错误,起源于汉武帝。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 20 个字。(6 分)近年来,白茶市场逐渐火热,但人们对白茶的认识却仍存在误区。例如,白茶以白化明显、芽叶如兰似蕙最佳,_。真正懂茶的人应该知道,芽叶的大小,仅是一个时间段的象征,_,好看的茶叶也未必就是最好喝的茶叶。据了解,这些年考虑到白茶的特色,企业在加工白茶的过程中,_。一位茶商表示, “虽然白茶外相并不突出,但香气很浓,滋味鲜甜。 ”_【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要关注语段的意思和横线前后语句的具体内容。处照应上文,指出认识中有误的实质,关键词为“芽叶大小” ,此处应填与“人们(市场)都以芽叶大小论品质(英雄)”意思相近的内容。处与下句“好看的茶叶也未必就是最好喝的茶叶”照应,此处应填与“好喝的茶叶未必就是好看的茶叶”意思相近的内容。处,照应下一句,关键词为“香气” “口感”(滋味),此处应填与“也更注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意思相近的内容。【答案】 人们(市场)都以芽叶大小论品质(英雄) 好喝的茶叶未必就是好看的茶叶 也更注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每句 2 分)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导学号:74364201】继共享单车以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等新兴共享经济形式层出不穷,共享雨伞也在上海、深圳等城市亮相。遗憾的是,一家共享雨伞企业在上海投放了一批雨伞,被借出后竟无一归还,这都是因为国民素质太低,只有国民素质得到了提高,雨伞不归还的现象才能避免,共享雨伞就能走上正轨。4共享雨伞无人归还不一定都是因为国民素质太低。_【答案】 国民素质提高不一定能避免雨伞不归还现象。没有雨伞不归还现象共享雨伞不一定就能走上正轨。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78 题。(11 分) 【导学号:74364202】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唐岑参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注】 大历四年(769 年),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其那:怎奈。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三度为郎” “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B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 “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 ,便是“出守” ,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 ,点出题目“客舍悲秋” ,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 ,以景结情,动静结合, “空满耳”与杜甫蜀相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地,徒然”之意。E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B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的能力。B 项, “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说法错误,5不是“不敢抱怨” ,而是不必要抱怨,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 , “苍生未休” ,诗人不安。D 项, “动静结合”说法错误。8本诗流露出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 分)_【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注意联系诗人经历和写作背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注意关键词“悲秋” “三度为郎”“长不用” “岁月如流水” ,结合诗句意思进行分析即可。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平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答案】 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志,却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 ,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安。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 “便白头” “岁月如流水” “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 “心事向谁论” “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911 题。(14 分) 【导学号:74364203】乡野里的青蒿我家房前屋后,长满了青蒿。青蒿长得跟小树差不多,枝叶一层层往上长,绿绿的叶脉把地表遮蔽得密不透风。不过,我家门前的青蒿,基本上都长不高,母亲看着青蒿长高了,直接就拔掉了,要不就用刀子拦腰砍断。砍断的青蒿,沉静一段时间后,就开始生长侧枝。侧枝也是向上生长的,长出的侧枝,会把主干遮挡住,侧枝也能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小树模样,甚至更为稠密。6有青蒿的地方,地上的土层都较为潮湿。每逢盛夏时节,酷暑难耐,我家那些鸡猫鸭的,就躲在青蒿下面小憩,长在青蒿下面的杂草,被践踏得不堪入目。青蒿不是长青植物,叶片分好多细小的裂片。裂片具有多枚长三角形的栉齿,略呈线状披针形,幼时绿色,有纵纹,下部稍木质化,纤细,无毛。立秋过后,青蒿逐渐变黄,枝蔓上挂满了密密麻麻圆形的果实,秋风一吹,果实及细小的叶脉簌簌飘落一地。冬日里连续几个艳阳,枯萎的青蒿耗掉了藏在体内的水分,村里人会把青蒿一把火点燃,青蒿在烈日下燃烧着枯竭的生命。在村子的庄稼地里,青蒿长在玉米地和黄豆地较为常见,这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长在玉米地里的青蒿,玉米秆都比青蒿高。在玉米的幼苗期间,青蒿刚刚探出个头,就被锄掉了,所以,长在玉米地里的青蒿都长不大。那些没有被锄掉的青蒿,借着从玉米间隙筛下的阳光,屏住呼吸,安静地耐心地生长。而长在黄豆地里的青蒿,就较为幸运,它可以一直待到黄豆收后,还能在山岗上摇摆来、摇摆去的。青蒿的长势跟黄豆不分伯仲,黄豆地也锄草,但黄豆没有玉米那么高,被锄掉的青蒿,阳光充沛时,又很快长出来了。黄豆灌浆后,村民也不怎么打理黄豆地了。这个时候,正是青蒿疯长的最佳时机,等到村民去地里抢收黄豆的时候,有的青蒿已盖过了黄豆。村子里的人对青蒿没有什么好感。那时也不知道青蒿的药用价值有那么大,总觉得它长在村子里比较碍眼。不过,烦人归烦人,不管村里的大人还是小孩,都知道青蒿有两种功效,止血与当旱烟抽。止血这种功效很简单,采撷几片翠绿的青蒿叶片,在一块石头上把青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