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次月考作文讲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n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 ,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 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 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答道:“不是自 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 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n 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 n审题指导n把握关键句子我心有主。n把握关键词语“主”n“主”是什么?n 1.理解“主”之含义:n这里的“主”不仅仅是表面性的某种 “主张”、“见解”,更应是由此而挖 掘出的支撑起这种主张或见解的“ 东西”(给心灵做主的“东西”)。这种 “东西”便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准则 ,信仰、追求 n 2.把握“主”之内容:n该话题内容贴近人的精神生活实际,所 及属于人的“立身行事”范畴。人靠什么 行走于世呢?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难以 回避。许衡一句“我心有主”,道出的是 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困境之下不妄 为,诱惑面前不妄取。因此,凡是涉及 人生处世的信仰、原则、标准等均属“主 ”之范畴。 n3.揣摩“主”之“标准”:n究竟体现出什么样的“主”是没有定规的,因为这里的 “主”是个性化的,不同的人在各种具体环境、情境下 会有不同的“坚守点”。但绝不外乎中外古今伟人学者 、名士贤达、战将豪杰甚至普通民众所遵循的属于“ 美德”的内容,具体可以细化为:“勤奋上进、自强不 息、勇敢顽强、轻财重义、尊老爱幼、互谅互让”等 世人皆知的传统美德,“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 受嗟来之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成由勤俭 败由奢”,“士为知己者死”,“勤能补拙”,“慎独”,“ 为善至乐”等古典诗文中现成的说法,还可以是自己 从处世经历中摸索出的一些东西活的就是一种心 里踏实、不吃馒头争口气、黑暗过去是黎明 n4.界定“主”之性质:n这里的“主”应是令人敬佩的、值得 肯定与倡导(积极意义上)的,若 理解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清静无为 ,消极避世”(消极意义上)等,虽也 称“我心有主”,但因理解角度的“ 反方向”而难成佳作。 n5.认识“心有主”:n坚守处世信仰,遵守为人原则,恪 守精神追求意识决定行动,心 中有了“主”,关键之时才可能不为 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 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 之”。n“主”=原则 目标 理想 思想 节操 良知n“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 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 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n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 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 生,代价极为惨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 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 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 够成就一番事业。“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 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n最佳角度和偏题角度n最佳:坚守原则、自律、战胜诱惑、 自觉完善美好心灵、坚守信念n偏题:人要有傲骨、诚信、良知、道 德、n(二)关于开头n1、许衡不摘别人的梨子吃,只因为他懂得 做人要有原则,坚守原则才能创在出属于 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人生,才能在人群之中 发出耀眼的光芒,才能无悔于自己的生命 。反之,没有原则,这个人只会碌碌无为 ,只会随波逐流。因此,坚守原则对创造 美好人生很重要。 n2、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芸芸众生中,我 们总被生活的流光溢彩抹杀了良知的光辉 ;灯红酒绿中,我们总让自私的欲望埋葬 了我们的理智。生活,在我们面前呈上了 各种的诱惑,而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可 以坚守自己心中的那条道德底线,拒绝诱 惑,坚守原则呢? n3、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有 人在他身上看到了“迂腐”二字,我却从 他身上看到了“信念”二字。 n(三)关于分论点n1、n坚守心中的原则,是奠定人生成功的 基石;n坚守心中的原则,是人生道路上源源 不断的动力;n坚守心中的原则,才能使我们认清目 标,排除人生路上的纷扰。 n2、n学会自律,能使我们专心致志地向成功 大步迈进;n习惯自律,能使我们的道德品格得以提 升;n乐于自律,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丰 富。 n3、n不断完善自我,需要从小事做起;n不断完善自我,需要保持心灵的纯 洁;n不断完善自我,需要持之以恒。 n(四)关于论证n1、坚守原则的大门,拒绝诱惑。当一份赤裸裸 的利益诱惑放在你面前,你会心动吗?钱学森 在美国可以说是价值连城,足足抵得上三个师 的军队。在得知钱学森想回国为新中国服务时 ,美国提供了丰厚的利益诱惑,只求钱学森的 一声“留下”,但钱学森心中只有新中国,坚守 自己原则的大门,为新中国建设而努力,他拒 绝了诱惑,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其实,诱惑 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是否坚守自己原则的大 门。诱惑在原则的大门面前,只是沧海中的一 粟。 n2、坚持原则的人,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马援是东汉王朝的“伏波将军”,马 援因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所以感 动了孟翼。可见,坚持原则就会使你坚 持下去,就会使你有奋发向上的动力, 使你能冲破一切的障碍,完成自己的目 标。 n(五)关于结尾n1、坚持原则,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n坚持原则,才能使自己的品质得到升华 ,n坚持原则,才能达到美好人生的顶点。n因此,我们要懂得坚持原则,才会使人 生变得更加精彩。 n2、n因为坚守原则,才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的高洁;n因为坚守原则,才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壮 志;n因为坚守原则,才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 为孺子牛”的誓言。n相信每个人都坚守原则,这社会定会更加干净更 加和谐。 n【典型史实】n1.历史名相寇准n宋宰相寇准,年仅19岁考中进士甲科,当年秋天即被派任 归州巴东县令。n来到山大人稀、穷乡僻壤的巴东,他爬山涉水,体察民情 ,当看见百姓衣不遮身,食不饱肚,日子过得如此艰辛时 ,他一面上奏朝廷,请求减轻农民赋税;一面劝农稼穑, 开荒种地。细心地将中原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传授给巴东 人民,使巴东人民改变了落后的生存状态,过上了不愁吃 不愁穿的舒心日子。人们感恩不尽,尊称寇准为“寇巴东” 。在寇准劝农的野三关为他修了一座亭子,取名“劝农亭” ,以此纪念寇准。n切实的政绩是为官者成功的标志。所处之偏,环境之 苦,若无为民鞠躬尽瘁之“主”,百姓“脱贫”何其难!n2.一代诤臣魏征n魏征有大志,好读书,多所通涉。魏征忠言直谏,是“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一至理名言的提出者,魏征一 生中陈谏二百多条,多次冒着被杀掉的危险,但绝大多 数为太宗所接受。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叹:“夫以铜为 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 一镜矣。”以魏征一人死而说诤谏之臣亡,当然誉之过 甚,但由此可看出唐太宗对他的器重。魏征死后,唐太 宗赐其文贞公的谥号,以示褒奖。n成功的求索路上可能会泪雨滂沱,甚至会面临生命 的消亡,困境之中,让“真诚与信心”做“主”,足可感天 动地!n3.一代廉吏温彦博n贞观十年(636年),温彦博迁尚书右仆射,十一年 (637年),因“忧国之故,劳精竭神”,积劳成疾去 世,终年64岁,谥曰恭,陪葬昭陵。n温彦博为官清廉,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他 官至宰相,去世后家贫无正寝,殡别室,唐大宗 命有司为其构寝,这在封建官吏中是难能可贵的 。n权力至高无上,虽然家贫如洗,为官的操守 在生命的旅程上熠熠闪光,成由勤俭败由奢 心灵之“主”永恒。n4.绝代廉吏于成龙n顺治十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 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 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 。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 ,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 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而 他以坚强的意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第一步。n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 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 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一幅:“累万盈千, 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粒 ,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 ,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 一毫馈送。”n为官一生,“主”有两个:顽强进取,困境不泯其志 ;爱民如子,官高不沾民膏。n【经典认识】n1.人生有许多时候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 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一种难得 的定力,没有坚实的精神支柱,没有良好的处世心态,没有 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n2.人生,可以没有权,也可以没有钱,但就是不可以没有原 则。做人一旦没有了原则,就容易被物欲所左右,被别人牵 着鼻子走。人不会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送入坟 墓。n3.“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 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 界,一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脏 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身,代价极 为惨痛,步成克杰后尘者不乏其人。n4.人生在世,“物质”决定“精神”,而“精神”又是一个人所有 追求的支撑点。“信仰”是培育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阳光与泥土 ,也是人生最高尚的精神亮点。有了这个前提,才可具体实 施自己的“原则”与“追求”。文章升格的三个方法:1、紧扣话题2、注意文章的结构3、例后的分析怎样的文章结构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 分数:设分论点采取正反对比结构设分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任选一个 角度来写(并列式 ) 1、从“是什么”的角度写“我心有 主”心中有主,是坚持自我的原则心中有主,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心中有主,是坚持自己的主张2、从“为什么”的角度写“我心有 主”心中有主,才能做到富贵不会淫心中有主,才能做到贫贱不会移心中有主,才能做到威武不会屈3、从“怎么样”的角度写“我心有 主”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心中有主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心中有主有了高尚的品德才会心中有主1、一般来说,应有三个分论点2、如果只想到两个分论点,可采取以下方法 :注意:我心有主,才能使内在潜力发挥到极致我心有主,才能化逆境为顺境,走向成功的彼岸但如果心中无主,我们会失去理智,做出伤害他 人或国家的事与第二分论点构成正反对比正反对比式先树立正面观点,再举例后确立反面观点,再举例以正反对比的结构写“我心有主”做事我心有主才不会被私人情感羁绊 。 相反,如果心中无主,就会在纷繁复杂的 世界中为情感所惑,迷失自我。递进式先讲“是什么”再讲“为什么”后讲“怎么样”说“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即是指一个人要有正确的做人原则,不 被名利所使自古以来许多名人、诗人都在把守着心中的“主”。 “我心有主”,贵在坚定坚决。 “我心有主”,难在始终如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考场佳作1】n 我心有主,我屹立n 古人有言:举头三尺有神明。不 管你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听到 这句话,多少都有点儿敬畏感吧?古人 奉神为“主”,而我们的神便是自己心灵 的“主”,它令我们保持自己的操行,践 行自己的思想,守护着高贵的灵魂。 n 汨罗江承载着一个高贵不朽的灵魂流淌 了千百年,播撒着仁爱,感叹着无奈,传 颂着赞歌。“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汶汶者乎?”心灵的发问,展示的是心灵之 “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昔日江畔上 披发行吟的歌者,在“举世混浊”、“世人皆 醉”之时,坚守着自己的高贵,以美人香草 书写自己的灵魂,用“虽九死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