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1专题二专题二 两大基础代谢两大基础代谢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细胞呼吸()。状元笔记1细胞呼吸的 4 个思维易错点(1)误认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都需要 O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不需要 O2,只有第三阶段需要 O2。(2)误认为 O2一定抑制无氧呼吸:也有例外,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无氧呼吸不受 O2的影响。(3)呼吸作用中有 H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 CO2生成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对动物和人体而言,有 CO2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因为动物及人体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4)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2总结相关H的认识光合作用中H为 NADPH,细胞呼吸中H为 NADH,二者不是同种物质。状元反思2018 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21水果、蔬菜和种子的贮存条件有哪些不同?提示:(1)蔬菜和水果应贮存在“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的条件下。(2)种子应贮藏在“零上低温、干燥、低氧”条件下。两种贮存手段均需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但由于水果和蔬菜本身的特点需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持新鲜度,故二者在贮藏条件上存在差异。2光反应受抑制时,暗反应为何会被削弱?若抑制暗反应,也会削弱光反应吗?提示:由于暗反应需光反应为之提供H和 ATP 故抑制光反应必会削弱暗反应;由于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 ADP、Pi 及 NADP,故抑制暗反应时,也将会削弱光反应。考点一 细胞呼吸及其影响因素1(2013课标,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解析 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 错误。答案 C2(2012全国新课标,29)将玉米种子置于 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018 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3(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再通过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_h 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mg/粒d。(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 h 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原因是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胚乳的作用。(1)胚乳是玉米种子贮存营养的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最终被水解为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2)呼吸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种子干重减少越多,从图可知,7296 h 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204.2177.726.5 (mg)。(3)胚乳干重减少量与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差值最大时,胚乳营养转化为幼苗组成物质的速率最大。符合该特点的时间段为 96120 h(一天),该时间段内,胚乳干重减少量为 118.191.127 (mg),而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仅为 177.7172.75 (mg),即胚乳中 22 mg 营养物质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转化速率为 22 mg/粒d。(4)由于黑暗环境中萌发的种子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故种子干重仍呈下降的趋势。答案 (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课标卷对细胞呼吸的考查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呈现,细胞呼吸的类型、产物分析及影响因素,尤其注重结合图表、曲线信息考查对相关“数据”的处理能力。2018 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41 “三看法”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2把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四类”曲线命题点 1 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影响因素1(2017海南卷,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B若细胞既不吸收 O2也不放出 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 O2与释放 CO2的摩尔数不同解析 分生组织细胞比成熟细胞的代谢旺盛、消耗能量多,所以呼吸速率也更大,A 错误;如果细胞进行的无氧呼吸是产生乳酸的方式,则细胞既不吸收 O2也不放出 CO2,B 错误;低氧环境下储存果实,既有效地抑制无氧呼吸,同时2018 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5有氧呼吸也非常弱,所以消耗的有机物相对最少,C 正确;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 O2与释放 CO2的摩尔数相同,D 错误。答案 C2(2017银川二模)为研究外界环境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些苹果贮存在密闭容器内,通入不同浓度的 O2后,测定 O2的消耗量和 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O2浓度abcdeCO2产生量(molmin1)1.21.01.31.63.0O2消耗量(molmin1)00.30.71.23.0(1)当 O2浓度为 a 时,细胞呼吸的场所是_。(2)当 O2浓度为 b 时,苹果的 CO2产生量较低,原因是_。(3)请依据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绘出苹果在贮存过程中,其无氧呼吸产生 CO2量的变化曲线。(4)在贮存苹果时,除了控制 O2浓度外,还可以采取_(填“升高”或“降低”)贮存温度的措施。理由是_。解析 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说明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从表格可知,氧浓度为 e 时,O2的消耗量等于 CO2的产生量,即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浓度为 a 时,O2的消耗量为 0,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b、c、d 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说明既有无氧呼吸也有有氧呼吸,二者的差值就是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的量。据此2018 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6答题。(1)当 O2浓度为 a 时,不消耗氧气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细胞呼吸。(2)当 O2浓度为 b 时,环境中 O2浓度较低,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同时 O2浓度低时有氧呼吸也较弱,因此,苹果的 CO2产生量较低。(3)据表格数据可知,氧浓度为 a 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为 1.2;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为 1.00.30.7;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为 1.30.70.6;氧浓度为 d 时,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为1.61.20.4;氧浓度为 e 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为 0。据此描点连线,在坐标图中绘出苹果在贮存过程中,其无氧呼吸产生CO2量的变化曲线。(4)低温环境中酶的活性低,细胞呼吸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在贮存苹果时,可以采取降低贮存温度的措施,以延长贮存时间。答案 (1)细胞质基质 (2)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同时 O2浓度低有氧呼吸也较弱(3)(4)降低 低温环境中酶的活性低,细胞呼吸弱,消耗的有机物少1关注 2 个“储藏”点(1)最佳储藏点“风向标”:CO2产生量“最低值”处(如上面的“2”题表格中,氧浓度为“0.5”时,对应 CO2产生量最低)即最佳储藏点。(2)“果蔬”与“干种子”储存条件之异同:共同点低温、低氧,不同点果蔬储存需“一定湿度” ,干种子储存需“通风干燥” 。2有关无氧呼吸的 3 点提醒(1)产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是参与催化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2018 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7(2)只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产物酒精或乳酸中。(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发黑”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命题点 2 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探究1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煮沸葡萄糖溶液是为了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 O2B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 CO2C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D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解析 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不管是哪种呼吸方式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均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所以不能通过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故 D 选项错误。答案 D2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装置 1 仅仅能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B用水代替 NaOH 溶液设置装置 2,通过装置 2 液滴的移动情况可以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C用水代替 NaOH 溶液设置装置 2,如果装置 1 中液滴左移,装置 2 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用水代替 NaOH 溶液设置装置 2,装置 2 中液滴可能向左移解析 烧杯中的 NaOH 溶液能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量,因此通过装置 1 仅仅能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2018 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8行有氧呼吸,A 正确;用水代替 NaOH 溶液设置装置 2,由于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消耗氧气量的差值,如果液滴移动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如果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 正确;用水代替 NaOH 溶液设置装置 2,如果装置 1 中液滴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可以推断出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 2 中液滴右移,说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氧气的消耗量,推断出酵母菌还进行了无氧呼吸,C 正确;用水代替 NaOH 溶液设置装置 2,由于不可能出现氧气的消耗量大于 CO2的释放量的情况,所以装置 2中液滴不可能向左移,D 错误。答案 D生物呼吸类型判定实验设计探究某生物材料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生物材料为植物种子,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实验结果如下:(1)若甲液滴左移,乙液滴不动,则只进行有氧呼吸。(2)若甲液滴不动,乙液滴右移,则只进行无氧呼吸。(3)若甲液滴左移,乙液滴右移,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4)物理误差的校正:除将装置中生物材料换为杀死的等量同种生物材料外其余均与乙装置相同。考点二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1(2017全国课标卷,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 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 ATP 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