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练课练 8 8 财政与税收财政与税收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 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 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措施是( ) 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降低税率,提高个税起征点 国家增发纸币, 加快货币流通 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 B C D 答案:A 解析:要产生“挤进效应” ,政府应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 “降低税率,提高个税起征点”体现了通过减少税收带动经济发展的策略,正确;“国 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属于货币政策,与题 意不符。 2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 时指出,化解过剩产能要加大财税支持,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 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这里的中央专项 资金( ) 发挥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运行的作用 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有利于 资源合理配置 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支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 因素 A B C D 答案:A 解析:中央专项资金发挥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运行的作用,当选;正确, 中央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不选,中央专项资金不 是国家行政管理支出;中央专项资金不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排除。 3针对北京市有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问题,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居家养老子 女带薪护理政策,即由政府出钱“聘请”子女在家照顾老人,这既能弥补养老护理员的数 量不足,又能满足这些老人的情感需求。这一政策( ) A主要体现了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利益关系 B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C主要体现了财政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D主要体现了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A 错误,政府出钱解决养老问题属于再分配;材料没有涉及提高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B 排除;C 正确,政府出钱“聘请”子女在家照顾老人属于财政作用中提供物质保障 的方面;材料强调的是养老问题,不涉及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发展,D 排除。 4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 “用好增量” “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 ” 。这是在强调( ) 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 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 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 持续发展 收支完全相等是财政的最佳状态 A B C D 答案:C 解析: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 “用好增量” “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 大睡 ” ,意在强调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符合题意; 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错误;材料不涉及财政收支完全相等,排除。 5在应对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国家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2的来源。但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对税收与财政的认识正确的是( ) 高税收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相互 制约 增加财政收入,要以不损害经济活力为限 充足的税收,才能保证财政支撑经 济持续发展 A B C D 答案:D 解析:税收高,短时间内对财政收入增长有利,但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最终影响 税收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不正确。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但与税收不是相互制约 的关系,排除。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6某地税务部门依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将纳税人分为 A、B、C、D 四个等级, 获得 A 级的纳税人可免除部分税务检查,而 D 级纳税人将成为重点监控对象。纳税信用等 级也成为银行信贷的重要参考依据。该地的做法( ) 能够杜绝企业偷漏税行为 有利于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能够增强企业 依法纳税意识 能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题中政府部门的行为可以有效监督企业的纳税行为,从而督促企业 自觉依法纳税,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形象,履行社会责任,故入选。观点错误, “杜绝”和“确保”用词过于绝对化,单独一个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无法实现上述效果,故 排除。 7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用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下列关于税收调节作用的过程,推导正确的是( ) A对个人所得征收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轻企业税负防止骗税行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对烟草征收消费税卷烟价格上升对烟草的消费减少烟草生产减少 D提高二手房交易税率房屋转让成本减少房屋交易减少抑制房价过快上升 答案:C 解析:由促进社会公平推导不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A 推导错误。征收增值税可以有 效防止上一个经营环节的偷税漏税行为,但不能防止骗税行为,B 推导错误。C 的推导是正 确的。提高二手房交易税率会使房屋转让成本增加,D 推导错误。 8实行结构性减税,有利于解决实体经济税负偏重的问题。假如某小型企业月销售额 为 82 400 元,税改前按照销售额的 5%缴纳营业税,税改后统一按照不含税销售额(销售额 增值税)的 3%缴纳增值税。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每月少纳税( ) A1 648 元 B2 400 元 C1 200 元 D1 720 元 答案:D 解析:税改前该企业每月应纳税 82 4005%4 120(元),税改后,不含税销售额 含税销售额(1税率)82 400(13%)80 000(元),应缴纳增值税为 80 0003%2 400(元),则该企业每月少纳税 4 1202 4001 720(元)。 9继营改增、资源税改革之后,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下一步税改的重点,我国个人所 得税将把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统一纳入综合范围征税,此外,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 家庭负担也有望纳入抵扣。按照这一思路,个人所得税改革可能引发的传导路径是( ) A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 B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家增发货币弥补财政赤字 C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D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扩大国家财政收入来源 答案:C 解析:由于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有望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抵扣,所以个 人所得税改革后,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会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提高,C 正确;个人 所得税改革会减少居民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而非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A 判断错误;当国家 财政收入减少时,国家通过增发国债而非增发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B 错误;材料强调的3是个人所得税改革,并没有涉及优化国家税种结构和扩大国家财政收入来源,D 判断错误。10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对于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员工的股票期权、 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符合规定条件的,可实行递延纳税政策,即员工在取 得股权激励时可暂不纳税,股权转让时,按照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税 费后的差额,适用“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照 20%的税率缴税。这一政策( ) A发挥了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的作用 B表明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C有利于增加持股员工的劳动收入 D有利于激励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答案:D 解析: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的不断高涨,一些非上市公司为吸引人才,比照 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但非上市公司股权变现能力较弱,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不确定 性较大,国家对它们实施递延纳税政策可以减轻其税收负担,从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D 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个人所得税,不是增值税,A 不选;按照 20%的税率缴税,是比 例税率,不是超额累进税率,B 错误;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属于 非劳动收入,C 错误。 11将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指出,在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50%的,减半征收环保税。上述规定( ) 意在督促公民自觉诚信纳税 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 意在推进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有利于防止企业偷漏税行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立法开征环保税,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正确;“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 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50%的,减半征收环 保税” ,这意在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正确;材料没体现督促公民自觉诚信纳税, 不符合题意;征收增值税有利于防止上一个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不选。 12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16 年上 半年,国家再次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约 900 亿元,同比增长 39%。对高新技术企业的 减税政策( ) 说明税收具有灵活性 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 不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有利于促进供给结构优化 A B C D 答案:B 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没有灵活性这一特点,错误;实 行减税政策可以减轻相关企业的负担,促进企业发展,符合题意;减税政策短期内会减 少财政收入,但从长远看则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错误;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有 针对性的减税政策,能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促使供给结构优化,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2 分) 13材料一 目前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情况对比表国家科技创新对 GDP 的贡献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对外技 术依存度 中国 40% 低于 2% 50% 创新型国家 约 70% 美日韩 3%左右30% 注: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贡献率达 70%以上。 材料二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充分发挥财政 助力科技创新的作用,不断增加科研投入,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科技创新型企业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使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5 分)4(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提出建议。(15 分) 答案:(1)目前,我国与创新型国家相比,科技研发投入较少,对外技术依存度较大,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5 分)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要完善财政政策,促进教育、科技事业发展, 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支持科技创新。加大财政支持科研的力度,建立 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为促进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充分发挥税收的调 节作用,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及减免政策,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每点 5 分,共 15 分) 14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步实施,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一些农村地区公 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资源优势挖掘的力度不够。对此,一个重要的破解之策 是创新投入方式,比如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乡村旅 游等项目开发,用好金融机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专项资金。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的理由,并 分析创新投入方式如何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