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练课练 4040 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价值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失眠、易怒、暴饮暴食、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非常普 遍。为此,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建议市民每天发呆 5 分钟。过去被公众轻视的发呆行为, 现在成了一种放慢生活节奏、舒展身心的方式。这表明(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积极的情绪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A 解析:过去被公众轻视的发呆行为,现在成了一种放慢生活节奏、舒展身心的方式, 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符 合题意;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错误;积极的情绪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错误。 2有关专家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这种说法是基于 ( )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来源于实践并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在实践中转换为现实的力量 价值观能够直接将理念转换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 全民自觉行为,是因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 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在实践中转换为现实的力 量,故符合题意。错误,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价值观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只能通过实践转换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32017 年 2 月 21 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原局长杨栋梁受贿、贪污一案,对被告人杨栋梁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 处罚金人民币一百八十万元;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决 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这表明( ) 价值观对人生起决定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 的重要向导 价值观是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A B C D 答案:C 解析:价值观影响人生,并非“决定”人生,错误;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 确的价值观是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 4近几年,搜题类软件迅速兴起,人们对该类软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观点认为, 这类软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解题思路,是学习的好帮手;也有观点认为,拍照搜题类软件 的频繁使用,剥夺了学生犯错的机会,削弱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告诉我们( )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不确定的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相对稳定性 答案:B 解析:对“搜题类软件”的不同态度,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B 符合题意;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确定的,A 错误;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2选择才具有阶级性,C 错误;题目没有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对稳定性,D 排除。 5柴生芳说:“让自己的亲人过上安逸舒心的日子,这只是小爱,是独善其身;只有 帮助家乡贫困地方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才叫大爱,才是我的理想。 ”这句话中渗透的哲 理有 ( ) 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得以实现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的 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 命运 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表述错误,价值观作为一种主观意识 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表述错误,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故排 除。不但让自己的亲人过上好日子还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说明了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 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得以实现,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 准的,故入选。本题选 A。 6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 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思想理论的坚定。 中国共产党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 ) 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 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 理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 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思想理论的坚 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我们坚定, 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且符合题意。 全军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是对全军的要求,不符合题意,应 排除。与题意无关,也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 7相当长时间以来,我国许多地方从经济利益出发,为发展旅游业、扩大当地知名度 而不惜代价进行申遗(申报文化遗产)。这样做既造成巨大的浪费,又会在申遗成功后因对 文化遗产进行掠夺式开发而加剧对文化遗产的损害。对材料中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不符合当地群众经济利益要求,必然导致消极后果 基于主观意志的价值判断必 然导致错误的价值选择 夸大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没有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立场错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许多地方从经济利益出发,不惜代价进行申遗以及对文化遗产掠夺 式开发而加剧了对文化遗产的损害,这些行为只考虑了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社会利益, 错误;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立足于社会存在,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题中的 做法不是夸大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而是罔顾社会发展规律,在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下做出 了错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选,正确。 8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寒”对于衣食富足的剥削阶级来说,恐怕不是“愿天寒”而是“怨天寒”了。这说明 ( )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具体标准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无所谓正确或错误 C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D我们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A 表述错误,价值3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具体标准,故排除。B 表述错误,排除。D 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根据题干表述,对于衣食富足的剥削阶级来说,恐怕不是“愿天寒”而是“怨天寒”了, 这说明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故 C 入选。 9第二届浙江省“最美教师”活动评选出的 10 位“最美教师”是浙江省优秀教师的 代表,他们用责任与担当在人民心里镌刻最美称号,在浙江大地传递了正能量。由此可见( )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奉献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 B C D 答案:B 解析:他们用责任与担当在人民心里镌刻最美称号,表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符合 题意;强调社会提供的条件助推自我价值的实现,与题意不符;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错误。 10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选手意外夺得国际马拉松赛冠军后总结说,自己是凭智慧战胜 对手的。赛前,他会把赛程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并记下标志,比赛开始后就奋力向第一个标 志冲去,再坚持以同样速度冲向第二个标志、第三个标志如此一直坚持到终点,竟创 造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材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 砥砺自我,坚定信念,顽强拼搏 抓住机遇,努力赢得主动和优势 追求卓越, 全面提升自己的才能 注重积累,不断迈向人生新起点 A B C D 答案:B 解析:赛前,该选手会把赛程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并记下标志,比赛开始后就奋力向第 一个标志冲去,再坚持以同样速度冲向第二个标志、第三个标志强调注重量的积累和 坚定信念,顽强拼搏,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涉及抓住机遇,排除;题目没有涉及全 面提升自己的才能,排除。 11施一公是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院长,2014 年 3 月荣获爱明诺夫奖。2008 年回国前,他在国外拥有充足的科研条件,但 施一公更多地思考为国争光。他说:“如果我不回国,到晚年会极其痛苦,会非常非常抑 郁,会觉得自己这辈子欠了无穷无尽的债,我还不了,我会很伤感,回来以后至少这种感 觉没了。 ”从他的言行中我们看到 ( )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人的文化素质越高,人生价值就越大 人生的真 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社会提供充分的条件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施一公认为他只有回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祖 国,为国争光,才能使自己的内心不会愧疚,使自己不会伤感,这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 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正确;同时也说明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于创 造价值,正确;观点明显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但是实 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劳动和奉献,而且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的帮助,排 除。故本题答案选 C。 12伊索寓言有一篇关于蚱蜢和蚂蚁的故事:蚱蜢很懒,整个夏天只知道唱歌玩乐, 而蚂蚁则忙着储藏粮食,为冬天做准备。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时,蚱蜢向蚂蚁乞要食物,遭 蚂蚁拒绝,最后被饿死。该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生活中要乐于助人 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道路正确前行的重要条件 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要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该寓言故事中的蚱蜢未能预见即将到来的寒冬,消极应对未来,最终自取灭亡,4这启示我们要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符合题意;表述正确, 但并非该寓言的应有启示,排除;材料未强调奉献社会,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2 分) 13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 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 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 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 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