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陆游:“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岑参作者:岑参岑参(715770),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 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塞,其诗多写过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为 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作者名片白雪歌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送武判官归京 题目中含有哪些重要信息?全诗可分为 部分:一部分 写 ,一部分写 。咏雪诗送别诗边塞诗初读 听录音朗诵要求: 1.读准字音; 2.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可以跟着录音小声诵读)。 3.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结合注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qi qnhn lnqingchyunzhuCnshn赏读赏读妙点寻踪妙点寻踪“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细读诗歌,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把文中有关 奇情奇景的描写找出来,并用短语“ 奇 ” 加以概括。某某人奇高奇特 特别合作学习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诗歌字里行间传达出了哪些情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 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把北国风雪,用南国的春风和梨 花作喻,温暖、美好,把萧索苦寒转化为绚 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象,乐观、昂扬!音调高昂,赞美、惊奇这这首诗诗描绘绘了奇特壮丽丽的塞外雪景,表 达了诗诗人对对友人回京的无限惆怅怅和依依 惜别别之情。主题题:赏读 读出诗情 请先听老师朗读。 如果你认为老师读得好,好在哪里? 如果你认为老师读得不好,那你认为应该怎 么读?为什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4音调高昂,惊奇、赞 美5-8音量渐低,情调应 哀怨低沉,突显奇寒9-10音量略加大,描写 范围更开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1-14宜用孤寂凄凉的 语调15-18宜用舒缓的低平 语调渲染离愁别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齐男女齐 轻一点,语断意连。齐 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的边塞诗 ,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 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 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 雪景,情景交融。诗在咏雪景的 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 ,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 ,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 术感染力。 边塞诗,是灿烂 的古 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它 的芬芳可以浸染我们的 生命!巩固练习:1. 诗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2. 本诗中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有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 诗是什么? 妙在何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妙在以景传情,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练习巩固1.这首诗作者 , 代诗人,他和 并举 ,同为 诗派的代表诗人2.请写出诗中咏雪的千古名句。3.哪两句诗表现了雪天苦寒的生活情景?4.哪两句诗又表现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唐高适 边塞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 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音调高昂,赞美 眼前的景色联想: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 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 心情。比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 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 阔的胸襟。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音量渐低,突显奇寒“散”: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入”: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 领们的住所里来,(室外室内)“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从侧面写出雪天的奇寒。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室内野外雪景:千里冰封的地上雪景,万里云凝的天上景色。“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寓情于景,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以借代的方式,连举三种异域乐器,写 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给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 苍凉悲壮的豪气。“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马行处”,雪上马蹄印迹,又把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乡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这首诗诗描绘绘了奇特壮丽丽的塞外雪 景,表达了诗诗人对对友人回京的无限 惆怅怅和依依惜别别之情。主题题: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 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 。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 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 景交融。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 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 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 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巩固练习:1. 诗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2. 本诗中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有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 诗是什么? 妙在何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妙在以景传情,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练习巩固1.这首诗作者 , 代诗人,他和 并举 ,同为 诗派的代表诗人2.请写出诗中咏雪的千古名句。3.哪两句诗表现了雪天苦寒的生活情景?4.哪两句诗又表现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唐高适 边塞练习巩固5.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许多真情实感,然 而诗人在送友人归京时又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6.诗人将雪中送别写得独具特色,从哪些诗句 中能够看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任选一首,自选角度,和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比较一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诗新疆轮台;杜诗京城长安;黄诗湖北武 汉 ;渭诗京城长安。 白诗京城长安;杜诗蜀州;黄诗江苏扬州; 渭诗新疆安西。 白诗冰天雪地;杜诗烟雾迷蒙;黄诗繁花似锦 ;渭诗初雨凄清。 白诗百感交集战友别;杜诗洒脱少年刚阳别;黄 诗诗意风流别;渭诗深情体贴真情别。 白诗慷慨宛转;杜诗高亢爽朗;黄诗轻快潇洒 ;渭诗舒缓诚挚。 白诗豪放雄奇;杜诗开阔俊朗;黄诗潇洒飘逸 ;渭诗清新明快。 白诗咏雪显气概;杜诗直抒胸怀;黄诗绮丽意 境,诗意细节;渭诗截取典型情节。 送别地点:送别地点:目的地:目的地:送别环境:送别环境:送别心情:送别心情:朗读基调:朗读基调:诗歌风格:诗歌风格:重要特点:重要特点:龚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 )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他且开一代新诗风的大 诗人,作品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现实内涵。在 艺术表现上,纵横恣肆,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 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 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 式的地位。诗诗气势纵势纵 横,有龚龚自珍全集。 27岁中举,38岁才中进士,此后十年,他不屑于做知 县那样的小小地方官,苦心经营,想留在朝中,但始终沉 顿下僚,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从施展。48岁时(1839 年),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心辞官回乡,准备 授徒讲学。鸦片战争后,他曾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 梁章锯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仅50岁)。已亥杂诗已亥杂诗这是龚自珍在已亥年这是龚自珍在已亥年4848岁岁 辞官辞官回乡路途中回乡路途中有所思,有所感而写的大有所思,有所感而写的大 型七绝组诗,共型七绝组诗,共315315首。内容涉及范围极广首。内容涉及范围极广 。本诗是其中的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第五首,写作者辞官回,写作者辞官回 乡离别京城的复杂矛盾的心情,诗中作者乡离别京城的复杂矛盾的心情,诗中作者 以落红化作春泥自喻,抒发了不忘报国的以落红化作春泥自喻,抒发了不忘报国的 崇高胸怀。崇高胸怀。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 极为凝练地写出离 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 眷恋、怅惘、失落、 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 笔勾勒景物,以夕 阳西沉、暮色苍茫 的气氛,吟鞭东指即天涯 与首句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 实写照,交织着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叙事、抒情“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 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 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 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 、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 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 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天涯、日暮、落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