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第第 31 讲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1)建立过程1951 年,欧洲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 年签署罗马条约 ;1967 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2 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993 年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 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影响:促进了欧洲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特别提示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3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4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2.北美自由贸易区(1)建立:1992 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2)宗旨:美、加、墨三国将在 15 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在三国间的自由流通。(3)影响: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国际竞争力。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成立:1989 年在澳大利亚成立;1991 年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 ,确立宗旨和目标。(2)发展:199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3)影响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成员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易错提醒 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在合作方式上的不同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基于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2018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有强制性。2欧盟是经济政治联盟,各成员国通过谈判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约束性。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1)原因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经济资源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市场经济体制在绝大多数国家建立。(2)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995 年(1)原因: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2)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3)作用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 12 月(1)加入:1986 年中国提出复关申请,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影响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受到冲击。归纳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壁垒,并对非同2018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3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它在一体化程度上高于自由贸易区,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成员国之间对外还建立统一的关税率。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之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关税同盟。2.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商品刚到岸价格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各国各行其是,仍把反倾销作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2016 年 1 月 18 日,世贸组织再次裁定欧盟对中国紧固件反倾销违规。考点一 “合作、竞争、发展、共赢” 经济区域集团化1.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1)基本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为中心的格局。(2)区域内的合作程度日益加深,规模日益扩大。(3)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发达国家扩大至发展中国家。2.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1)积极: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成员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消极: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区域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加大,贫富分化加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2017课标全国,35)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弄清题意 本题以西方国家建立的七国集团的发展演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二战以来世界2018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格局变化的关系。技巧运用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是在 19 世纪晚期,其表现是跨国公司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故 B 项错误;19 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体系,故 C 项错误。难点辨析 本题最难排除 D 项。二十国集团只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无论是最初的七国、八国,还是后来的二十国,都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且单从一个集团加入国家的增加是无法体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故 D 项错误。答案正解 依据材料,二十国集团最初的七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后来的二十国,加上了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了由西方大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旧秩序,而这些国家的崛起又与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紧密相关,故 A 项正确。解题启示 要特别注意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如本题要注意区分世界区域经济集团与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的不同。1.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法德和解戴高乐认为, “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 ,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的局面。 “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 ”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既是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1963 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 ,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发现问题 二战后法德化干戈为玉帛,由对抗走上了合作之路。命题角度 欧洲一体化形成的背景;二战后的法德关系;欧洲一体化的实质。2.英国的务实举措:由观望到加入欧洲的一体化今天我们看到欧陆正在崛起一个蓬勃发展的国际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它的力量通过其规模显示出来;他有 1.7 亿以上的人口,相比之下,英国的人口只有 5 000 万。他们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巨大的他们的工业生产增长率是很高的。1960 年六国的内部贸易提高了 30%,相比之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七国(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的内部贸易才增长了 16% 。英国外交部长爱德华希思在英国议会下院的演说,1961 年 5 月发现问题 英国外交部长在英国议会下院游说是因为看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果。命题角度 英国传统的欧洲大陆政策;英国经济实力的衰退;英国由申请加入欧共体到全2018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5民公投退欧的实质。3.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亚太经合组织的目标是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于 2010 年和 2020 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贸易壁垒1995 年的大阪会议上,中国宣布将从 1996 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之后,中国数次降低了平均税率。到 2001 年,中国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 15%左右。中国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发现问题 中国加入 APEC 后通过削减关税,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命题角度 合作、竞争、发展、共赢的共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加入 APEC 的机遇与挑战。考点二 是馅饼,还是陷阱?经济全球化1.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2)消极影响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会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都大大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2.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联系(1)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2018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6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反全球化是反对全球化本身吗?分析材料,论证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材料 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提示: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证。论证:_答案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因为反全球化是全球化过程中引发的全球性问题而产生的(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