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试卷含答案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及其与性状的 关系 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 考点一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下列关于 RNA 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在细胞内运输物质 B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 C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 D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RNA 的种类有三种,mRNA、tRNA、rRNA。mRNA 在 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传递遗传信息,tRNA 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 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rRNA 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少数酶的 本质为 RNA,具有催化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 DNA。 答案:D2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 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位于甲上 B乙由三个碱基组成 C甲的合成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 D乙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 解析:由图可知,甲为 mRNA,乙为 tRNA。遗传信息位于 DNA 上;tRNA 是由一条单链 RNA 通过折叠形成的,由多个碱基 组成;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mRNA 是在 RNA 聚合酶催 化作用下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 答案:C 3(2018河北高三“三市”联考)下图 1 中 m、n、l 表示哺乳动 物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b 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图 2 为 l 基因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19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试卷含答案2A图 1 中 a、b、m、n、l 都具有遗传效应,都能控制蛋白质 的合成 B图 2 中甲为 DNA 聚合酶,丙中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 C若丙中(AU)占 36%,则丙对应的乙片段中 G 占 32% Dm、n、l 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可能不同 解析:a、b 是基因的间隔序列,没有遗传效应;图 2 表示基因 的转录过程,甲为 RNA 聚合酶,丙是 RNA,含有核糖;若丙中 AU 占 36%,则片段乙中 TA 占该链的 36%,GC 占 64%,但 无法确定 G 在该链中占多少;由于细胞分化,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 性表达,m、n、l 基因在不同细胞中表达的情况可能不同。 答案:D 4(2018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试题)下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 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处有 DNARNA 杂合双链片段形成,处有碱基互补配 对现象 B处有 DNA 聚合酶参与,处没有 DNA 聚合酶参与 C两处都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图中 DNA 可以与有关蛋 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DDNA 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均可以控制如图过程 解析:处为转录过程,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 RNA,所以有 DNARNA 杂合双链片段;而处是翻译,遵循碱 基互补配对原则,A 正确;处为转录过程,有 RNA 聚合酶而不是 DNA 聚合酶参与,B 错误;两处都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但原 核生物的 DNA 是裸露的,并没有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C 错 误;DNA 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没有全部参与转录过程,如无效序列 和非编码区都是不转录的,D 错误。 答案:A 5(高考改编)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 mRNA 形成之后才能翻 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 mRNA 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 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2019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试卷含答案3B原核生物的 tRNA 为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D真核生物的 mRNA 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 解析: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而翻译的场所 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因此 mRNA 只有全部转录之后,通过核孔进 入细胞质中才可开始翻译,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是边转录边翻译。 故选 D。 答案:D 6(经典高考)在一个典型的基因内部,转录起始位点(TSS)、转 录终止位点(TTS)、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ATG)、终止密码子编码序 列(TGA)的排列顺序是( ) AATGTGATSSTTS BTSSATGTGATTS CATGTSSTTSTGA DTSSTTSATGTGA 解析:转录起始位点(TSS)与转录终止位点(TTS)是在基因的非 编码区,分别位于编码区的上游与下游,而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 (ATG)和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TGA)则是由编码区中的序列转录而来 的,故选 B。 答案:B 考点二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7(2018太原模拟)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转录过程,它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 酸为原料合成 mRNA B过程需要 mRNA、氨基酸、核糖体、RNA 聚合酶、ATP 等 C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间接控制性状的实例 D过程中共有 64 个密码子对应着 20 种氨基酸 解析:是转录过程,产物是 RNA,所需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是翻译过程,不需要 RNA 聚合酶。翻译过程中对应 20 种氨基酸 的密码子是 61 种,3 种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 答案:C 8(2018肇庆质检)如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不可得出( )2019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试卷含答案4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C若基因不表达,则基因和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孢霉,则可能是基因发生突 变 解析:基因表达合成的是酶,若基因不表达,基因和的 表达可能不受影响。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孢霉,可能性之一 是基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酶,导致不能合成鸟氨酸。 答案:C 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 9(原创题)下图表示果蝇胚胎胚轴中 5 种蛋白质的浓度分布。 已知 A 蛋白和 B 蛋白都能激活 Q 基因的表达,C 蛋白和 D 蛋白都 能抑制 Q 基因的表达。科研小组检测果蝇胚胎中的这四种蛋白,发 现甲、乙、丙、丁四个变异胚胎各缺少其中一种蛋白,分别是 A 蛋 白、B 蛋白、C 蛋白、D 蛋白(尚未检测 Q 蛋白及其它物质的含量)。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蛋白和 B 蛋白激活 Q 基因表达的时期和机理都相同 B乙胚胎中 B 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 C丁胚胎的前轴和中轴的细胞中 Q 蛋白浓度较高 D若变异胚胎是基因突变所致,则突变发生在起始密码处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Q 蛋白只在 3 时期含量最多,且 Q 蛋白 含量最多时期,A 蛋白含量较多,而 B 蛋白含量较少,说明 A 蛋白 和 B 蛋白激活 Q 基因表达的时期相同,但机理不同,A 错误;根据 题意可知,乙胚胎中缺少 B 蛋白,说明乙胚胎中 B 蛋白基因的表达 量显著减少,B 正确;Q 蛋白在 3 时期含量最多,说明 Q 基因主要 在 3 时期表达,所以胚胎的前轴和中轴的细胞中 Q 蛋白浓度应该较 少,C 错误;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 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起始密码在 mRNA 上,D 错误。2019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试卷含答案5答案:B 10(2018广西桂林模拟)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相关生 理和生化反应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 a 是核糖体,物质 b 是 mRNA,过程是翻译过程 B过程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一过程与细胞核中的 核仁密切相关 C如果细胞中 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就与 b 结合,阻碍 b 与 a 结合 Dc 是基因,是指导 rRNA 合成的直接模板,需要 DNA 聚合 酶参与催化 解析:据图分析,a 代表的结构是核糖体,b 代表的物质是 mRNA,过程是翻译产生 r蛋白的过程;过程形成核糖体,核 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由图可知细胞中 r蛋白含量较多时,r蛋白 就与 b 即 mRNA 结合,阻碍 mRNA 与核糖体结合,从而抑制翻译 过程,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过程;c(DNA 片段)转录形成 rRNA 时需 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 答案:D 11下面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需要 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参与 B “拼接”时在核糖和磷酸之间形成化学键 C翻译过程中 tRNA 和运载的氨基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结合 D成熟 mRNA 中的碱基数与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数之比为 3:1 解析:转录不需要 DNA 聚合酶参与;“拼接”时需将核糖和 磷酸之间的化学键连接;翻译过程中,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密码子依据碱基互补配对结合;mRNA 中存在终止密码 子,不决定氨基酸,碱基数与氨基酸数之比大于 3:1。 答案:B2019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试卷含答案612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系列过程,表中为部分密码子表,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氨基 酸苯丙氨 酸赖氨 酸 UUUAAA密码 子UUCAAG A.真核细胞中 a 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需 RNA 聚合酶的催化 B由蛋白质和 tRNA 组成,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C的形成方式是脱水缩合,脱去的水中的氧只来自羧基 D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解析:图中 a 过程是转录,真核细胞中除发生在细胞核中,还 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中;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 rRNA 组 成;是 tRNA,其上的反密码子是 AAG,所对应的密码子是 UUC,由表可推知携带的氨基酸应该是苯丙氨酸。 答案:C 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 13下图甲、乙可表示酵母菌或大肠杆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 达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甲表示_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比较两图可见,两 种生物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明显的不同是_。 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形成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是 _。 (2)图甲中的与图乙中的_(填写图中字母)代表同一种 物质,合成该物质需要_酶的催化。两图所示生物细胞中,2019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试卷含答案7承担运载氨基酸功能的物质最多有_种。 (3)图甲中两个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物质的结构_(相同/ 不同)。 (4)图乙中,存在碱基 A 与 U 配对过程的是_(填写图中 数字序号)。 解析:(1)图甲显示:无细胞核,转录还没有结束翻译已经开始, 即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据此可判断:图甲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的 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图乙显示:转录形成的 mRNA 经过核孔达到细 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才开始翻译过程,表示的是酵母菌细胞中遗 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比较两图可见,两种生物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 中明显的不同是转录和翻译是否可同时进行。从细胞结构上分析, 形成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是细胞是否具有核膜(或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图甲中的与图乙中的 B 均为 mRNA。合成 mRNA 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承担运载氨基酸功能的物质是 tRNA,最多有 61 种。 (3)图甲中两个核糖体均与同一条 mRNA 结合,即翻译的模板相 同,所以两个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物质(蛋白质)的结构相同。 (4)图乙中,存在碱基 A 与 U 配对过程的是转录和翻译。 答案:(1)大肠杆菌 转录和翻译是否可同时进行 细胞是否具 有核膜(或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B RNA 聚合 61 (3)相同 (4) 14为确定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 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