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重点知识 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_;2、建立者:_; 3、政权性质:_。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实行目的:_; (2)分封对象: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_、_、 _; (3)诸侯义务:_、_、 _、_。 (4)诸侯权利:_、_、 _。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奴隶制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王族功臣 古代帝王后代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再进行分封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5)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_ _。 (6)作用:加强了_,开发 了_,扩大了_,形成了 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2、宗法制 (1)实行目的:加强_,解 决贵族在_、_和_上的矛 盾; (2)特点:_; (3)作用:保证了_; 有利于_。周王诸侯 卿大夫士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统治区域分封制形成统治秩序权利财产土地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的建立: 经过商鞅变法,_年,先后灭掉 _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_,定都_。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_、_、_; 2、三公九卿制:_、_、_ 。 各自职能: _ _ 。 3、郡县制:把全国分成_,由_ 直接管辖,郡守、县令、县长均由_直接任命。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_。公元前221 韩、赵、魏、楚、燕、齐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咸阳王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 掌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军务。 36郡中央政府 皇帝 的有效管治4、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分封制郡县县制官员产员产 生方式地方与中央关 系影响世袭皇帝任命诸侯国有很强的 地方独立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加强和国家的统治 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奠定 了_,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_ 。但到封建社会晚期,也阻碍了社会的进 步与发展。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不断加强和完善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西汉政治制度 1、中央:中外朝制,汉武帝重用_、_担 任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以加强_,削弱_ 。 2、地方:汉初实行_制度,对中央集权形成 威胁,汉武帝颁布_,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王 国问题。 (二)唐朝政治制度的完善 1、中央:实行_制度,各自的职能为 _ _。三省相互_,削弱了 _,保证了_。 2、地方:唐中期在地方设置_,逐渐形成 _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侍从秘书 皇权相权 郡县封国并存 推恩令三省六部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牵制和监督 相权皇权的独尊 节度使 藩镇割据 (三)宋初政治制度 1、中央:设_为最高行政机构, 设_、_、 _分割宰相的_、 _和_,削弱了相权。 2、地方:军事上将_收归中 央,行政上由_担任地方官,设 _负责监督。财政上, _除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外,其余由 _掌控。这些措施改变了唐末以来的 _局面,加强了 _。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行政权 军权财权兵权 文官通判 地方赋税 中央 藩镇割据 中央集权 (四)元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设_,长官行使 _,后期其权势越来越大。 2、地方:实行_制度,下 设_,边远地区设 _管理,便利了 _ _,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 _,是 中国省制的开端。中书省宰相职权行省行中书省 宣慰司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五)选官制度 朝代选选官制度选选官依据汉汉朝魏晋南北 朝隋唐以后察举制品德九品中正制门第科举制才学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1380年,废丞相,以_分理全国政务,君主 专制发展到新阶段。 2、设内阁:明太祖设立_作为侍从顾 问,明成祖时期设_,内阁正式形成,后来 大学士掌握_。 3、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_、 _、_分管 _ 。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 _时期设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但造成皇权高度集中,标志着 _ _。六部殿阁大学士 内阁 票拟权 布政司 都指挥司按察司 地方的行政、军政、监督雍正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二、写出第一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秦朝汉至元明清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本质:核心:皇权至高无上君主专制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形成发展 完善强化明:废丞相清:设军机处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皇帝制度中央:三公诸卿制地方:郡县制特点/趋势:中朝 外朝三省六部制二府 参知政事 三司使中书省 枢密院特点/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部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唐宋元郡国二制并行 州郡县行省制路州县道州县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 的演变 21、请回答: 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2分) (1)周初实行分封制,初诸侯与周王关系密 切;后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权威受到挑战 。 结合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 点?(2分)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4分)?这种中 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2分) (共8分) (2)特点: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 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2分) 基本结构: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 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管着 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4分) 基本结构: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 相牵制 22、(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 ,按示例完成空格。 (6分) (1)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或内阁 。(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4分) (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 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 ,以形成相互牵制。 23、阅读下列材料:(14分) 回答: (1)唐太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为此他实行了什么制度 ?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1)看法:凡事与宰相商量,有利于保证决 策的正确性。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积极 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封建统治力 量。 (2)明太祖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 (2)看法:丞相擅权危及君主统治。措施: 废丞相,权分六部。 (3)清高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依据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 趋势。 (3)看法:以宰相治天下,君主便成为傀儡;宰 相以天下为己任,目无君主,尤为不可。所以宰相 不可设置。趋势: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日趋加强。 (4)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设置宰相 的态度有无本质的区别?试说明其理由。 (4)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他们都是为了巩 固封建统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