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重难点突破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烂的梨 枯草杆菌 讨论:1. 枯草杆菌使梨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枯草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取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讨论: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 如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 3.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异养型生物。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有些真菌和细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这种现象叫做寄生。 1、细菌使人患病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2、真菌使植物患病小麦叶锈病- 2 -三、与动植物共生 菌类与植物共生 (1)地衣什么是共生现象? 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 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2)豆科植物的根瘤有无根瘤菌拌种的豌豆无根瘤菌拌种的豌豆 有根瘤菌拌种的豌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发酵现象 1、制作馒头、面包(酵母菌)思考:1.馒头和面包为什么有一些孔洞呢?酒是怎么来的? 酵母菌的发酵- 3 -2、酿酒(曲霉、酵母菌)思考:2.甜酒的甜味儿又是怎么来的呢?3、制作酸奶、泡菜(乳酸菌)4、制醋(醋酸菌)5、制酱、腐乳(霉菌)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讨论:1.上图中有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 2.说出不同方法各依据什么原理? 3.除上述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 香菇 果脯保存方法: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 原理: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4 -咸鱼保存方法:腌制法 原理: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腊肉 牛奶保存方法:晒制与烟熏法 保存方法:巴氏消毒法 高温灭菌 1.巴氏杀菌奶又称“市乳” ,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经过离心净乳,在低于牛奶沸点(100.55 摄氏 度)的温度对牛奶进行加热杀菌。巴氏杀菌奶一般都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 1-7 天左右,一般主 要在塑料袋、玻璃瓶或新鲜屋中保存。 2.超高温灭菌(简称 UHT)是通过瞬间(一般 34 秒)升高灭菌温度(135-150 摄氏度)来达到理 想的灭菌效果。这种灭菌方式杀死了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同时避免了对牛奶营养成分造成破坏。 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可以常温保存,保质期可以达 6-10 个月,特别方便运输和储存。超高温灭菌奶 一般在利乐包中保存。 真空包装食品 罐头真空包装法: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 罐装法: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食品保存方法5、巴氏消毒法(牛奶) 高温灭菌 6、真空包装法(袋装肉肠) 抑制菌类生长 7、罐装法(肉类罐头) 高温消毒和防止与菌类接触 8、其他方法:冷藏、冷冻、辐射、加防腐剂等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1、真菌产生抗生素治疗疾病1928 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研究细菌时发现,培养基- 5 -的其余部分都布满了葡萄球菌的菌落,只有青霉菌菌落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的菌落。经过深入的研 究发现,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青霉素。弗莱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 学或生理学奖。 讨论:1.什么叫抗生素? 除青霉素外你还知道哪些抗生素?说一说它们主要杀灭哪些或抑制哪些细 菌? 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杀灭或抑制的细菌 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幽门杆菌、大肠杆菌等。 讨论:2.现在很多专家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抗药性、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等。 2、利用细菌大量生产药品胰岛素生产车间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1、制成甲烷气体 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废水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等。如:制作 沼气池。 2、污水处理:细菌分解有机物你知道吗? 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一方面人们利用细菌、真菌制作食品,保存食物,防治疾病,保护环境。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 有益的。 另一方面有些细菌、真菌能使人患病,对人类有害。金题精讲 题一:真菌对自然界的作用是 _、_、_ _。- 6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讲义参考答案 金题精讲 题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