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二轮通史复习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明(1368-1644 ) 清(1644-1840) (1414世纪中世纪中1919世纪中期)世纪中期)历史时空定位明清时代知识目标定位考纲考点考纲纲考点课课本对应对应政治:明清君主专专制的加强必修一:3、4课课 经济经济:1、农业农业 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发业发 展;3、商业业的发发展概况;4、资资本主义义萌芽与“重农农抑商” 、 “海禁”政策必修二 2、4、5、6课课 思想文化:1、明清之际际的儒学思想;2、科技成就;3、书书画的发发展;4、文学成就;5、京剧剧等剧剧种的产产生和发发展必修三 5、6、7、8、9 、10课课 知识定位时代特征明太祖撤中书书省废废丞相、成祖设设内阁阁; 清雍正设军设军 机处处;明:废废行省设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 都指挥挥司); 清:设设理藩院管理边边疆民族事务务; 八股取士 中央:设设都察院-设监设监 察御史和六科给给事中监监察百官; 地方:设设按察使司负责负责 地方监监察和司法中央官制地方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明清政治特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方法总结:归纳历史阶段性特征的思路 政治方面: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等 方面思考,并要全面辩证总结其影响对应知识分类拣(一)明清政治知识特征贴标签1、(2014课标全国,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 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 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2、(2014海南单科,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 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命题视角视角1:从历史发展角度 通过明清内阁职权的变化,考查 明清中央权力机构的变化,实际是对明清君主专制演变趋势 的考察。需要把握明清政治的时代特征。关注高考视角-练真题对应知识分类拣(二)明清经济技术术精耕细细作技术术成熟世界领领先,产产量提高; 作物-高产产作物引进进推广;广泛植棉; 耕地扩扩大 、人口大增。 生产产关系租佃关系普遍。技术术成就-焦炭冶铁铁流行;棉布成主要衣料明五彩瓷、清粉彩和珐珐琅彩; 经营经营 形态态-私营营手工业业取代官营营占主导导; 生产产方式-雇佣劳动劳动 的资资本主义义萌芽出现现 白银银成为为主要货币货币 ;出现现区域性商帮和工商业业市镇镇 ;农产农产 品商品化;外贸贸仍有优势优势 -世界白银产银产 量一半流入。 重农农抑商、“海禁”、闭闭关锁锁国农业手工业商业政策阶段特征史料分析得结论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 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 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 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 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 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若 易以其他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 限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18C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亚当斯密是如何分析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的?(2)如果你同意上题中“停滞性”的结论,请再指出造成停滞的另 外两个原因。如果不同意,请写出两点理由。法律和制度阻碍了发展。 同意;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八股取士轻视技术等。不同意;理由:中国自宋朝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等。明清经济特征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农耕经济占主导;史学家指出:晚明期,世界经济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 。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 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一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及大地扩展, 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是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这 说明这一时期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入 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社会 “海禁“政策被废止 中国与世界时常联系逐渐密切 A B C D 命题视角【深化认知】: “海禁” 、闭关锁国都非禁绝外贸,而是政 府主导下的限制对外贸易,。新航路开辟世界走向联系的整体 ,中国却选择了自闭的方式与世隔绝。结果扼杀了利用外贸优 势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逐渐落后世界潮流。视角2:全球整体联系的视角-看明清经济政策关注高考视角-练真题对应知识分类拣(三)明清思想文化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王阳明:良知即是理、克服私欲致良知; 李贽:猛批理学极端,追求个性自由发展; 三大思想家:反专制暴君政治、倡限制君权;反重农抑商 倡工商皆本;反空疏学风,倡经世致用。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徐光启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 西学东渐;小说成主流明:四大奇书;世情小说勃兴;清:批判现实力作涌现;书法个性化、平民化;绘画不拘成法、世俗化; 明昆曲“百戏之祖”、清京剧形成并成为“国粹”。知识特征贴标签(三)明清思想文化明清文化特征西学东渐开始; 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传统科技大成;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关注高考视角-练真题命题视角(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 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 【深化认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明清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在意识形态领域人们开始要求摆脱理学的束缚,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人 性”觉醒。但不能等同近代民主思想。它只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产物,当 时的手工工场主还未从地主、官僚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资产阶级,因而 它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要求。视角3: 唯物史观的视角-看明清“人性”的觉醒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 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 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文: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 化、世俗化;传统科技大成;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扼杀人性、钳制思想、阻碍近代科技产生。明清阶段特征对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 致。康熙时,全世界超出5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0个,中国占6个 。到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 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被誉为“康乾盛世”。联系材料及相关史实,探讨明清时期的“辉煌”体现在哪些方面?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经济:经济总量领先;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生产 关系变化(雇佣关系出现、租佃关系普遍); 思想:出现反封建民主思想; 科技文化:总结性的传统科技仍然居世界前列,文学艺术呈 现出新特点综合运用命题视角材料二:“在西方,黑暗的阴霾正被“自由女神”一点点地驱散,由自 由民组成的新兴商业城市成为新希望,教皇和各国君王的权力受 到控制,一场伟大的、一“文艺复兴”为主题的启蒙运动拉开了帷 幕。同时,北欧和西欧各国开始海外大冒险,欧洲的经济轴心由 南向北,从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东岸地区转移。在政治革命、文 化革命和科学革命的综合推动之下,“世界时间”的钟摆终于从东 方猛烈地摇向西方。而在东方,成熟的农业文明正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高度,与 之相伴的是,专制制度也历经千年打磨而趋于精致。吴晓波浩荡两千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世界时间的钟摆终于从东方猛 烈地摇向西方”。综合运用命题视角明清西方政治对对外 经济经济思想科技君主专制强化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民主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 义萌芽发展受阻 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产 生但理学仍居统治地位;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传统科技仍领先,西学东 渐;但未产生近代科技海外冒险、殖民扩张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 蒙运动,思想解放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发展(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视角四:文明史观的视角 -看东西方差异【深化认知】明清从经济总量上看仍绝对领先,但落后主要体现 在经济结构上,以农业为主,从事商品生产的手工业很少,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明清时期是“繁荣”还是“悲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命题视角三种观点:繁荣悲歌既是繁荣又是悲歌视角5:辩证的视角-明清文明综合运用知识立意,采点给分 能力立意,分层赋分答案一:观点繁荣理由: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进步思潮产生;传统科技仍然居世界前列;文学艺术领域异彩纷呈,承古萌新。(4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观点悲歌理由: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产生近代科技;思想文化僵化专制、落后。 (4分)只答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观点既是繁荣又是悲歌理由:繁荣的理由参见答案一,悲歌的理由参见答案二。(7分)(应明确 答出“既是繁荣又是悲歌“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 题最多得 6 分)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 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 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2013-03-17)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明清时期对我们 今天有哪些教训值得借鉴?课堂小结14世纪中-19世纪中期的明清时期,正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巨变时期。在这个历史交锋的十字路口,天朝向右, 世界向左!中国落后世界潮流已成定局。一个封建治世的楷模一次时代转型的选择一首日暮西下的悲歌这是明清文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回首历史,瞻望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 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我们必须吸取历史的教训,树立世界眼 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机遇,才能实现中国梦。“对于专制型政权而言,“稳定”是治国的第一要务。为了稳定一统,就必须遏制社会的新生事物,视其为异端。影响“稳定”的因素无外乎两个:外患和内忧。明清统治者对此分别找到了两个办法,那就是:对外, ;对内, 。 吴晓波浩荡两千年猜猜看闭关锁国,把与外交往尽可能减少到最低追求“男耕女织”的平铺型社会”。 命题规律: 高考题目,史料丰富,考查角度千变万化。从各种角度重新整合知识,通过“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对基础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考核要求。复习方法: 万变不离其宗。所考查的内容都或多或少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形”或影子,不可能完全脱离教材,复习时仍要立足于教材。一要着重系统梳理基础、扼要地归纳、 总结,把握明清时代特征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二要适当中外关联。把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相联系理解中西差异和力量对比迅速逆转的根本原因。规律 方法教训与启迪:强化专制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固守传统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和应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