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491956 过渡时期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1978年后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宏观把握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宏观把握19491956 过渡时期 1、19491952 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形势如何?原因有哪些? 在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后结果如何?意义有哪些?2、19531957 在这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缘何迅速上升?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3、19571960 我国国民经济为何下降较快?4、19601966 我国国民经济为何又上升了?19661976 文化大革命5、19661971 国民经济下降原因?6、19711973 国民经济上升原因?7、1975年 经济迅速回升原因?毛泽东:“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第一板块:第一板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 头越头越 ” ”(过渡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1949-1956)重工业基础薄弱; 增强国防实力,巩固新生政权; 借 鉴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和主导产业;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有哪些?各自通过何 种途径?实质是什么?有何意义?对象: 途径:实质:意义: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 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 ) 公私合营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1956年底)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 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初级阶段)多种经济 成分并存公有制经济 占绝对优势深入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那个年代(我们那个年代(19561966)19561966)第二板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 月换新天 ”(探索时期:1956-1966)中共八大(1956年 )一、激情中的成功探索 问题1:结合材料一 二,八大召开时中 国的形势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问题2:结合课本, 中共八大对我国主 要矛盾做了怎样的 分析?制定的主要 任务是什么?中共 八大有何意义?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 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 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 在已经解决了。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中所阐 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 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 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二、狂热中的失误挫折三面红旗重点突破:“大跃进”(1958年)1、内容: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 度、高指标,大炼钢铁。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大搞土高炉土法炼钢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1 1、上面的图片说明大跃进错在何处?、上面的图片说明大跃进错在何处?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 律律2、反映了人民什么愿望?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 的愿望3、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重点突破:“大跃进”(1958年)2、危害材料1: 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材料2:“大跃进”中,番禺全县集中了约六万人炼钢。大千年防风林、风水林名木古树砍伐精光,烧炭炼钢。材料3:就在这种“大跃进”的高潮中,周宁人民无数的宝贵生命 被大跃进高潮的巨浪冲进阎王爷的命海之中。这三年(1959- 1961),是全国、全省、全县人民刻骨铭心的灾难!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人为的错误决策所造成的灾难,是以生灵为代价 !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 浪费人力和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浪费人力和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重点突破:“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探究:“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哪里?特点: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特点: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1、特点材料1:到1958年底,全国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万千个 人民公社,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材料2: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 ;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堂。2、危害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破坏农村生产力,破坏农村生产力 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什么措施结束了这种状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巩固提升 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 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 例关系;正确探索:八字方针(1960-1962-1965) 实施后的结果是什么?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正确探索:八字方针(1960-1962-1965)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提示:提示:党和国家依然未改变经济建设的党和国家依然未改变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也没有找到经济建设的也没有找到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正确道路 意味着什么?还会犯错误。19661966年年19681968年年19731973年年19751975年年558.7亿元815.6亿元 809.7亿元419.4亿元文 革 时 期 的 国 民 经 济652.6亿元19761976年年第三板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 其乐无穷其乐无穷” ”(文革时期:(文革时期:1966-19761966-1976) “文革”违背了八大的什么结论?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认清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防止个人崇拜。第四板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启示教训:从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经 济建设的实践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49 52 53 566676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文革动乱经济 恢复一五 计划工业建设 三大改造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运动;文革 成功:中共八大;八字方 针;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 经济;邓小平提出全面整 顿。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大跃进”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 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三年经济困难 59-61启示二:社会主义 建设必须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启示四:以经济建 设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文化大革命 66-76启示五:加强社会 主义民主与法制建 设。启示三:生产关系 的变革必须与生产 力水平相适应。难点突破2、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化三改;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难点: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课标要求小结概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