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23Na SO 溶液4KMnOH() 溶液20182018 高考高三化学高考高三化学 1 1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0808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020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发生 9.0 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食盐、蔗糖、醋酸、 “84 消毒液” 、明矾等是灾后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食盐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蔗糖和醋酸都是弱电解质C “84 消毒液”中有效成分 NaClO 的电子式为:D1 L 2 molL-1 的明矾溶液完全水解制得的胶体中胶粒数等于 2NA8.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目的是( )目的用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 Na2SO3配制稀硫酸溶液在铁制品上镀铜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或操作 (关闭止水夹)选项ABCD9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 c(H)与 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24- 2 -B.b 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H、Ba2、OH、I 4C.c 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HCO 3D.d 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O、Cl2310T 时,在 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CO2 和 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49.0 kJmol-1测得 H2 和 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c (H2)molL-1c (CH3OH)molL-1v(正)和 v (逆)比较t060?t131v(正)=v(逆)A.t0 t1 时间内 (H2)3 /(t1 - t0) mol(Lmin)-1 B. t1 时,若升高温度或再充入 CO2 气体,都可以提高 H2 的转化率 C.t0 时,v(正)v(逆) D. T 时,平衡常数 K = 1/27,CO2 与 H2 的转化率相等11瓦斯爆炸是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危害,一种瓦斯分析仪(下图甲)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通过传感器显示。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下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 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甲 乙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 b 流向电极 aB电极 b 是正极,O2-由电极 a 流向电极 bC电极 a 的反应式为:CH4+4O28e-CO2 +2H2O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 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 4 mol12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 2010 年诺贝- 3 -尔化学奖。钯的化合物 PdCl2 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 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 和一种未知物质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1 mo1 时,生成 2mo1 物质 X B未知物质 X 为 CO2C反应中 CO 作还原剂D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 Pd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推理中正确的是A室温下,pH4 的醋酸和 pH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其 pH 7BpH3 的盐酸与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H4+)c(Cl-)c(OH-)c(H+)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NH4Cl 溶液和 NH4HSO4 溶液中,NH4+浓度相等D在有 AgI 沉淀的上清液中滴加 NaCl 溶液,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4 4 题题 共共 5858 分)分)二、简答题二、简答题25(14 分)现有前 20 号的 A、B、C、D、E 五种元素,相关信息于下表:元素信息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B 原子得一个电子后 2p 轨道全满CC 原子的 p 轨道中有 3 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D 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 D 的质量分数为 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其中子数EE和 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B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 ,CB3 的晶体类型为_ 。(2)B、C、D 三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填元素符号)。(3)C 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其氢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_。(4)E2D 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 、 “碱性”或“中性”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理由:- 4 -_。(5)已知:12.8 g 液态 C2 A4 与足量 A2O2 反应生成 C2 和气态 A2O,放出 256.65 kJ 的热量。A2O (l)= A2O (g) H44 kJmol1。2 A2O2 (l)=2A2O (l)O2(g) H196.4 kJmol1。则液态 C2 A4 与足量 O2 反应生成 C2 和液态 A2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6 (14 分)下面是某纤维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未注明条件):A(C8H10)BCDE1 2Cl2光照 O2 NaOH溶液一定条件 根据以上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 ,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 种。(2)反应的条件是 ,反应的条件是 。(3)写出反应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符合下列条件的 D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能使 FeCl3 溶液显紫色 含氧官能团的种类相同 27 (14 分)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如下:(1)上述流程中的滤液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指出该物- 5 -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2)写出预氨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沉淀镁时反应的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4)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产品碱式碳酸镁 aMgCO3bMg(OH)2cH2O 中 a、b、c 的值,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可用试剂:浓硫酸、碱石灰):样品称量;高温分解; ; ;称量 MgO。18.2g 产品完全分解后,产生 6.6g CO2 和 8.0g MgO,由此可知,产品的化学式中:a= ;b = ;c = 。(5)从水氯镁石中可以提取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态的无水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有同学认为:电解熔融的 MgO 也可制金属镁,在实际生产中可简化生产步骤,体现生产的简约性和经济性原则。你同意该同学的想法吗?为什么?你的观点是 。理由是 。 28. (15 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粗铁粒(含有少量金属铜杂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一 (1)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硝酸中,某同学观察该实验现象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请分析反应逐渐加快的可能原因_。(2)另称取粗铁粒 10 g 放入某浓度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 X 并收集到气体 Y。为了探究溶液 X 中铁元素的价态,同学甲设计如下实验:有药品和仪器:0.1 molL-1 KSCN 溶液;0.1 molL-1 KI 溶液;0.2 molL-1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等;试管和滴管请你设计简单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离子方程式第一步取 2-3 mL 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几滴 KSCN 溶液。第二步若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含有Fe2+;若无明显变化,则不含 Fe3+。- 6 -探究二 为了探究气体 Y 的成分,同学乙设计了如下装置(不考虑 NO2 转化为 N2O4)(3)装置乙的作用: 。(4)装置丙收集到满气体后,通过气泡鼓入空气后,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能否确定气体 Y 中含 NO? 说明理由_。(5) 同学丁为了探究气体 Y 的组成,将 224 mL 气体 Y 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 0.15 molL-1 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消耗 20 mL KMnO4 溶液。则气体 Y 中 NO、NO2 的体积比为 。(已知 2NO2+2NaOHNaNO3+NaNO2+H2O 和 NO2+NO+2NaOH2NaNO2+H2O)参考答案参考答案7.C【解析】食盐中阴离子的核外电质排布中最外层应是 8 个电子;蔗糖是非电解质;由于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分子的聚合体,故 1 L 2 molL-1 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 2NA,故 ABD 项错误,即选 C。8.D 【解析】A 项中 KMnO4 溶液不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A 错;B 项中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溶液;C 项中在铁制品上镀铜,待镀铁制品应放在阴极。漏斗中液面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 项正确。9.D 【解析】A 项,Fe3水解显酸性,而 a 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B 项,NH与 OH反应 4生成一水合氨,故二者不能大量共存;C 项,HCO水解显碱性,而 c 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 3D 项,溶液碱性,Na、K、SO、Cl能大量共存,故 D 项正确。2310.B 【解析】t0 t1 时间内 (H2)(63) /(t1 - t0)mol/(Lmin) ,正确; t1 时,平衡常数 K = 1/27, CO2 与 H2 的转化率为%;t0 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v(正)v(逆) ;t1 时,处于平衡状态, 升高温度平衡要向逆方向移动,H2 的转化率要减小,故 B 项错误。 11.C 【解析】电子不能在电池内电路流动,只能在外电路中流动,A 错;电极 b 氧气得电子,- 7 -生成 O2,而电极 a 需要 O2作为反应物,故 O2-由正极(电极 b)流向负极(电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