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6 年年 1 月网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月网考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一、 单选题单选题B1.把概念从理论层次逐渐降低到操作化层次就是寻找( A )来说明概念的属性。 A、一组指标 B、一组数字 C、一组文字 D、一组图表2.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最首要的就是保护他们的身份,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 ”这句话反映了社会研究的( B )原则。A、自愿 B、匿名与保密 C、换位思考 D、价值中立C3.参数值也称为( C ) 。A、统计值 B、样本值 C、总体值 D、变量值4.参与式观察又称为( C ) 。A、实验室观察 B、实地观察 C、局内观察 D、局外观察5.操作化定义就是对概念从( B )方面给予具体的规定,使理论定义转变为可用于实际调查的经验指标。 A、理论 B、经验事实 C、研究 D、社会6.侧重于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探讨的调查报告是( A )。A、学术研究报告 B、定量研究报告 C、社会理论分析报告 D、定性研究报告7.测量层次分类法是( A )于 1951 年创立的。 A、史蒂文斯 B、西蒙 C、华莱士 D、风笑天8.抽取若干子群体,并将这些子群体的全部个体集合为总体样本,这种方法叫做( A )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随机抽样 D、分层抽样9.抽样单位就是一次( C )所使用的基本单位。A、主观抽样 B、客观抽样 C、直接抽样 D、间接抽样10.抽样调查就是成为( A )的途径与手段。A、 “由部分认识总体” B、 “由总体认识部分” C、 “有理论认识现实” D、 “由现实认识理论”11.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本身的( D )而导致的用样本值推论总体值时的误差。A、客观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随机性D12.等距抽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总体中每一个单位应是( A ) 。A、随机排列 B、非随机排列 C、有序排列 D、无序排列13.调查报告是( B )。A、反映研究者理论创新的书面报告 B、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 C、评价调查研究水平的评估报告 D、介绍调查研究课题的书面说明14.定比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 D )的测量。 A、性质或类别 B、等级或顺序 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 D、比例或比率关系15.定距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 C )的测量。 A、性质或类别 B、等级或顺序 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 D、比例或比率关系16.定类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 A)的鉴别。 A、性质或类别 B、等级或顺序 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 D、比例或比率关系17.定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 B )的鉴别。 A、性质或类别 B、等级或顺序 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 D、比例或比率关系18.独生子女过得好吗?对北京市 1000 名独生子女的调查”这一标题属于( B )。A、提问式标题 B、双标题 C、问答式标题 D、判断式标题19.对于无生命的文献来说,研究者如何使用它并不引起它的“反感” ,因此研究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来决定使用它的频率与深度。这反映了文献法的( D )优点。 A、研究成功的机率相对较大 B、没有时空限制 C、费用低,省时省钱 D、无反应性E20.二次分析的主要对象是( C ) 。 P128A、大众传播信息 B、其他研究者和机构收集的资料 C、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的统计资料 D、个人资料F21.方便抽样又称( D ) 。P105A、判断抽样 B、立意抽样 C、配额抽样 D、偶遇抽样22.访谈的实质是一个( B )的过程。A、单方自愿 B、双方互动 C、双方自愿 D、单方设计23.非参与式观察又称为( D ) 。A、实验室观察 B、实地观察 C、局内观察 D、局外观察24.非结构式访谈的最大特点是( A ) 。A、能充分发挥访谈员和受访者的积极性、灵活性 B、能充分发挥访谈员和受访者的变动性 C、能充分发挥访谈员和受访者的主观性 D、能充分发挥访谈员和受访者的想象性G25.更强调对调查结果的描述、说明和应用的调查报告是( C )。A、应用调查报告 B、学术调查报告 C、普通调查报告 D、社会问题调查报告26.关于城市中年男子离婚问题的调查分析”这一标题是( B )。A、判断性标题 B、直接陈述式标题 C、问题性标题 D、分析性标题27.观察记录有两种,即( C ) 。A、当场记录和事后回访 B、当场录音和事后整理 C、当场记录和事后追忆 D、当场速记和当场确认28.观察目的是根据( B )制定的。A、观察计划 B、观察任务 C、观察对象 D、观察方法J29.既有统计资料分析的对象是( C ) 。 P128A、现实资料 B、其他研究者和机构收集的资料 C、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的统计资料 D、个人资料 30.简单随机抽样与等距抽样这两种抽样方法最适用于( B )的群体。P102A、同质性较低 B、同质性较高 C、异质性程度高 D、都可以31.结构式访谈通常采用( A ) 。A、概率抽样 B、非概率抽样 C、方便抽样 D、判断抽样32.结果变量又称为( B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原因变量 D、实验刺激33.截面研究是指在某一(B )上,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类型的特征进行研究。 A、时段 B、时点 C、时期 D、时空34.解释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 A ) 。 A、延续和深入 B、开始 C、必要条件 D、结束35.进行观察的步骤一般是( A ) 。A、从开放到集中 B、从集中到开放 C、从内部到外部 D、从外部到内部36.( C )就是访谈法成功的重要保证。A、对问卷的设计 B、对问卷的整理 C、对访谈员的挑选和培训 D、对访谈的记录L37.理论定义是用( C )说明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A、图表概括 B、数字概括 C、文字概括 D、理论概括M38.美国学者史蒂文斯认为,测量就是依据某种法则给物体安排( D ) 。A、符号 B、次序 C、结果 D、数字39.描述性研究主要收集( B ) 。 A、定性资料 B、定量资料 C、主观资料 D、客观资料N40.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对文字、图像和声音的(B )进行客观系统又定量的描述和分析。A、隐性内容 B、显性内容 C、深层内容 D、肤浅内容P41.判断抽样又称( B ) 。P105A、方便抽样 B、立意抽样 C、配额抽样 D、偶遇抽样42.普查是一种( C )、定性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 定量调查 43.普通调查报告的主要目的是( D )。A、供普通的读者阅读和评论 B、反映调查研究者的一般看法 C、描述宏观社会现象 D、了解社会现实情况,解决实际社会问题Q44.确定研究课题是明确研究目的和(C ) ,而设计研究方案是为了完成目标进行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A、方案 B、预算 C、方向 D、结果R45.人口普查是典型的(B ) 。 A、历时研究 B、截面研究 C、趋势研究 D、同期群研究46.如果总体中所含子群体总数较少,则不能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A )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随机抽样 D、分层抽样S47.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质是一种对(C )的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认识活动。A、连续 B、主观存在 C、客观存在 D、偶发48.社会调查研究具有清晰可辨的、十分完备的运作程序,体现了社会调查研究的(A ) 。 A、程序性 B、目的性 C、过程性 D、服务性49.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以社会为对象的科学认识活动” ,这反映了社会调查研究的( C )A、目的性 B、自觉性 C、社会性 D、服务性 C、全面调查 D、非全面调查 50.社会科学学科方法论主要是指( B )在社会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A、社会科学方法 B、社会科学理论 C、社会科学思想 D、社会科学体系51.社会研究的(A )是社会研究的一般方法,是社会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A、方法论 B、社会研究的方式 C、社会研究目的 D、社会研究的专门技术和工具52.社会研究就是社会科学对社会中的人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的以( B )为主的活动。A、案例研究 B、经验研究 C、理论研究 D、方法研究53.社区是一定( A )的人们生活共同体。 A、地域 B、文化 C、民族 D、空间54.实验法的基本目标是( C ) 。A、建立变量间的科学关系 B、建立变量间的逻辑关系 C、建立变量间的系统关系 D、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55.实验室观察就是典型的( D ) 。A、实验室观察 B、实地观察 C、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式观察56.( B)是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做出的个别指导。A、卷首指导语 B、卷中指导语 C、卷尾指导语 D、卷内指导语57.( C )是问卷的主体。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与答案 D、其他资料 58.( A )是对问卷的填答要求、方法、注意事项所做总的说明。A、卷首指导语 B、卷中指导语 C、卷尾指导语 D、卷内指导语59.( A )是实验法的逻辑起点。A、假设变量间具有因果关系 B、假设变量间具有科学关系 C、假设变量间具有系统关系 D、假设变量间具有逻辑关系60.( A )是问卷设计考虑的重点。A、调查对象 B、调查目的 C、调查者 D、调查结果61.( B )是访谈调查中最常见的形式。P164A、集体访谈 B、个别访谈 C、结构式访谈 D、集中访谈62.( B )是实验结果具有高度确定性、可检验性的重要基础。A、可检验性 B、可重复性 C、可测量性 D、可调整性63.是( B)是问卷法收集资料的基本工具和依据。A、计算机 B、问卷 C、邮寄 D、访谈64.( C )是资料整理的基础性工作。A、资料的审核 B、资料的补充 C、资料的分类 D、资料的汇总65.是( D )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也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66.( A )是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起点,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 A、确定研究课题 B、 设计研究方案 C、 资料收集 D、 资料分析、总结和评估67.( A )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分析单位。 A、个人 B、群体 C、组织 D、社区68.( A )是研究的基本单位。 A、分析单位 B、分析内容 C、研究内容 D、研究方法69.( B )是事先制定好观察计划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A、参与式观察 B、结构式观察 C、直接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7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