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52017.5 月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指导月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指导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法律)是最权威、最严厉、最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 (科层制)被认为是对工业社会中大型而复杂的组织进行行政管理的最有效手段。 (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首属群)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孙本文)是我国最早阐述文化学派理论的社会学家。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平民教育运动的创始人。 “建设一个高素质的学习型社区”是(功能型社区划分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镜中我”这一概念是由(库利)提出的 “科层制”是(蒙西儿.德.古尔耐)在 1745 年首先使用的。 “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青年)时期的特征 “性善论”是由(孟子)提出的 “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邻里的(情感性)。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属于(非政府组织) 自杀论的作者是(迪尔凯姆)。 1891 年(康有为)在广州自办的长兴学舍开设“群学”课程。 1937 年出版的(社会行动的结构),标志着结构功能主义的崛起。 按照社会学的解释,以下哪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社会问题(人口问题) 按照一整套业已形成的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是(制度化控制)。 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是根据(地域型社区划分法)而进行的划分 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 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的是(基尼系数)。 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发展社会化)。 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 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库利)提出的 从广义上说,人的社会化主要指的是(终生社会化) 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职业) 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绝对贫困)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当一位警察要执行命令逮捕他的老朋友时,他会发生(角色冲突)。 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实证哲学教程)。 个人开始直接、全面的学习和承担成人责任和权利通常发生在( 青年时期) 根据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根据社会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根据维系群体成员关系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群体划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生态环境问题) 婚姻制度从群婚制到一夫多妻制,再到当今的一夫一妻制,表明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特征。 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 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一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偏差行为的解释是(生理学解释)。 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 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家长制) 将社会阶层划分为六个的代表人物是(沃纳) 交换理论研究的主题是(交换关系)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集镇社区)。 李某原是某机械厂厂长,后调到同级的公司当经理,李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水平流动)。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地缘)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社会学理论是(交换理论)。 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说明美国的企业界应该向日本学习时提出了() 默顿的社会结构与失范一书提出的结论属于哪一理论(偏差行为论) 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积极的社会控制) 。 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的过程。 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精英阶级理论)。 人口问题主要是指人口在(数量或质量)上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历史上古老而又重要的地域性共同体是(农村社区) 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群体是(初级群体)。 人们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是(完善自我观念)。 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个人内在的过程引起的学者是(弗洛伊德) 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文化特质丛)。 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传递社会文化)。 社会互动这个概念是由(齐美尔)首创的。 社会化的落脚点和结果是(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群体至少由(2 人)人组成。 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中,标签论的理论基础源于(社会互动论)。 社会学创立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奥古斯特.孔德)。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 社会学家(米德)最先将社会角色一词运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社会学家首先关注的是(外在的社会结构)对于越轨行为的影响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1979 年 3 月)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费孝通) 社会制度的核心特征是(强制性) 社会制度最核心的构成系统是(规范系统) 社会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社会性) 社会制度最具革命性的特征是(约定性) 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概念是(梅奥)在经过霍桑试验后提出来的社会组织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特定的组织目标)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 月 5 日) 世界上第一个“环境标志”是在哪个国家诞生的(德国) 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是(孔德) 提出“社会控制”一词的社会学家是(罗斯) 同辈群体的影响在(青春期)达到最高峰 网络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人们的社会行为) 韦伯的代表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概括出的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中,(法理权威)是最符合世界趋势的。 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偏差行为称之为( 反叛 )。 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帕克) 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塞缪尔?亨廷顿) 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文化的融合) 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罗思.本尼迪克特) 文化往往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这主要是指文化的(象征性) 我国农村家庭遇到红白喜事,全村人一般都会参与帮忙,这属于(传统合作)。 吴某原是一名返城知青,后进厂当了工人,现下岗开了一家饭馆,收入颇丰。吴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代内流动)。 希望工程属于(非政府组织)下列不属于社会分层主要研究方法的是(权力法) 下列不属于亚文化的是(一夫一妻制)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反文化都是对社会有害的)。 下列行为属于中性越轨的是(男青年留长发)。 下列手段中属于积极的社会控制是(教育) 下列属于本原性社会制度的有(经济制度) 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科学技术) 现代社会中,(权力)已经成了一种最稀缺、最重要的社会资本。 小群体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群体的最合适的规模是(五个人) 学校通过记过、开除等手段防治学生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这种控制形式是(消极性控制)。 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 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代内流动)。 一个社会制度的正功能发挥最高的阶段是(效能期) 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水平流动)。 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表现社会角色(布景与道具) 用生物因素解释越轨行为的学者是(西塞朗姆布罗索) 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自由流动)。 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核心家庭) 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既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也拒绝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退却主义)。 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代之以新的与他人协调的目标和手段,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 (反叛)。 在青年时期,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是(工作单位) 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家庭) 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角色冲突)在社会整体的结构中,社会存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人口与自然环境)。 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是(设备要素)。 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 在所有的符号中,(语言)是最重要、最系统的符号。 在所有的越轨行为中,对社会的危害最为严重是(犯罪行为) 在所有的越轨行为中,强制力最弱的是(违俗行为) 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文化特质丛)。 在现代社会中,(业缘群体)处于主导地位 职位升迁属于社会流动中的(垂直流动) 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差序格局) 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大同社会) 中年期的社会化偏重于(使价值标准和动机见诸行动)。 重点研究越轨行为产生过程的理论是(社会标签理论) 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学校) 子女相对于其父母地位的变化称(代际流动)。 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文化特质) 组织、协调志愿者活动的民间组织是(志愿者协会) 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组织成员) 最常用的社会制度划分方式是(按社会制度作用范围)所划分出的制度。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迪尔凯姆的代表著作有(A、自杀论B、社会分工论C、社会学方法论E、宗教生活的基本方式)。 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文化/人口/自然环境) 社会的特点如下(A、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B、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C、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 统 D、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E、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社会学的产生的背景有(A、资本主义大发展,社会大变革 B、自然科学大发展,特别是三大科学成果的出现 C、社会调查的兴起和统计学的发展 D、丰厚的思想渊源)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B、整体性 C、应用性 D、综合性 E、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斯宾塞认为,社会就象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三个系统,即(A、营养系统 B、分配系统 E、调节系统) 文化的冲突类型主要包括(A、区域性文化冲突 B、集团性文化冲突 C、阶级性文化冲突 D、民族性文化冲突 E、时代 性文化冲突) 文化的功能主要有(A、认同功能 B、规范功能 C、整合功能 E、社会化功能) 西方社会学创立于 19 世纪上半叶,其代表人物有(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西方社会学对社会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派别,即(A、社会唯实论 D、社会唯名论)。 西方社会学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进入到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时期,其代表人物是(D、马克斯韦伯 E、迪尔凯 姆) 中国社会学界杰出的代表人物有(A、孙本文 B、潘光旦 C、吴文藻 D、费孝通) 3.文化融合的方式主要有(ABCDE) A、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B、文化的适应 C、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D、文化的转型 E、文化的更新 4.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ABCDE) A、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B、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C、家族本位宗族集体主义文化 D、尊君重民的政治文化 E、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5.文化主要具备哪些特点(ABCDE) A、象征性 B、复合性 C、传递性 D、变迁性 E、共享性 6.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有(ABCDE)。 A、价值观念 B、语言和符号 C、社会规范 D、社会关系 E、物质产品 7.文化可以抽象划分为(ACD)。 A、物质技术 B、意识形态 C、制度行为 D、精神观念 E、技术工具1.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ABCD) A、学习生活技能 B、传递社会文化 C、完善自我观念 D、培养社会角色 E、接受同辈群体影响 2.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众传媒主要有(ABCDE)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E、因特网 3.实现社会化的生理基础和前提条件主要有(ABCD)。 A、人类具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B、人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C、人类具有语言能力 D、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E、人类具有较强的创造力 4.家庭社会化的特征主要有(CDE)。 A、间接性 B、复杂性 C、初始性 D、直观性 E、可接受性强 5.儿童期社会化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