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中招语文试题 解题导航蔺雪生v中招考试答题时,有清晰的思路、良好 的习惯、合理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下 面我将对2006年中招语文考试中考生答 题时存在的共性问题、应有的正确思路 及对策做出分析,以期对明年将要参加 考试的同学们有所启示。第一大题知识积累与运用。 1仿照下面句子,在田字格中续写一句话。 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3分) 留心生活,处处都有风景:晨风中一株带 露的小草是风景;校园里一声亲切的问候 是风景;(田字格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有涂改。只要有涂改就扣“整洁”项1分。 二是仿写没有对应原句的格式。解题思路 题干中要求“续写一句话”,而且原句的最后一 个标点符号是分号,这就表明命题者的用意是 要考生仿写出一个与冒号后的两个分句相似的 句子,而不是仿写整个句子。(一)为防止出现涂改,书写题一定要先在草稿 纸上写好,确定没有问题后再抄写到试卷上。这 个习惯要一定要在平时养成。 (二)本题中要仿写的“格式”应有四个要件,仿 写出的句子也必须有这四个要件,少一项就要扣 分: 对策 晨风风中一株带带露的小草是风风景。1“何处处” 2数量 词词3修饰饰 语语4中心 语语是风风景。仿写要考虑意思相同、内容相符、修辞相同、字数相 同、风格一致等因素,因此仿写前要对原句进行仔细 分析,最好是在草稿纸上把原句中的每一个短语或词 语标出序号,并分析其性质,然后在草稿纸上一一对 应地写出相应的词语,确定写出的词语和整个句子是 不是与要求相符,最后抄写到试卷上。经过这样一个 过程,仿写的句子往往就是合适的。2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裨(b)益 颓(tu)唐 不言而喻 兴高采烈B憎(zn)恶 绚(xn)丽 叹为观 止 走头无路C逾(y)越脑 抉(ju)择 水泄不 通 不可思议D纤(xin)细 矫(jio)健 金碧辉 煌 相提并论存在问题对常用字的字音、字形掌握不好,尤其是易写 错的字因为不了解其意思而不能真正掌握。解题思路这几年的字音、字形题多是选出“有误”的 一项,这样,做题时最好采用排除法,即 先把自己能确定是正确的选项排除掉,然 后集中推敲不能确定的选项。同时要结合 字义、词义来分析。比如,“走投无路”的 本意可以简单理解为“逃跑和投降都不行” ,这样就能明白“投”不能写为“头”,可以 确定“走头无路”是错误的。所以选B。对策平时学习和复习时要着重注意易错易混字,同时注意 和同学交流、练习易读错、写错的字,并结合汉字多 形声字、会意字的特点,根据词意来断定正确的字形 和读音。如“抉择”的“抉”是挑选、选择之意,跟手有 关,是提手旁而不是两点水,不能写成“决”;“不可 思议”的“议”是“谈论”,而不是“意思”,这样就不会 写成“不可思意”;“相提并论”的“提”是“举出、谈起 、提起”的意思,不能写成“题”等等。3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文段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错在第(1)小题改病句上,没有正确 地分析出病因是词语搭配不当:“预言”不能 和“达到”搭配,而应和“实现”搭配。解题思路这个句子就会发现,它的主语是“预言”,谓语是 “达到”,提取了这个句子的主干后分析一下,能 看出这个句子的病因是主谓搭配不当,这样就要 考虑修改动词谓语,让它和主语搭配。对策修改病句时先要分析病因。在平时复习时老 师讲过修改病句专题,总结过病句的种类和病 因。考试时可以把老师讲过的病句类型写在草 稿纸上,把要修改的病句与之一一对照套进去 ,分析出它是哪种类型,从而按照不同的修改 方法进行修改。4古诗文默写。(原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历年来的情况一样,出错的原因仍然是 错别字这个顽疾。 对策平时复习时除了要背准确以外,更要注意多 写,尤其是易错的地方,一定要多写几遍。 不能只求会背,关键是会写。5仿照下面的例子,对“采”字作解说。存在的主要问题照搬原句格式。如:左边一只手,右边一棵树。 手和树挨得很近。解题思路解说时要仿照例子的格式,即先说出字的结构 ,再写出字的含义。但要注意“比”是左右结构 ,“采”是上下结构,所以表示方位的词语不能 照搬。对策 明年应该不会再考这种分析字形字义 的题,但很可能会有读图题:解说图 的内容,分析图的寓意等。解说图的 内容时也要按照方位,如左右、上下 等顺序把图画内容说明白。6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 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失误之一是没有具体分析。所谓具体,应该是点出原 著中的某个事例,所谓分析,应该是指能从所举事例 中得出一个结论。学生往往是没有举出事例,说得很 概括。如: 反例:形象鲜明,水浒中的鲁智深,性格豪放, 有正义感,疾恶如仇。(2分) 正例:西游记:人物形象鲜明。如孙悟空。孙悟 空是西游记笔墨最多的人物形象。 取经途中,从 他护送师傅取经看出他是忠义的,从他三打白骨精看 出他是疾恶如仇的,从他对师弟们的表现看出他是重 情义的。所以说西游记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 。(4分) 失误之二是审题不严:“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但有 些学生写的是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这样答的 均给0分。解题思路题干中给出了三个特点,考生要从中选择一个 ;材料中说明了五部名著的书名,也是一个限 定。答题时应先说出自己选定的“特点”,写出 名著书名,然后在此书中选与该特点相符的情 节或人物来具体分析。对策看清题干要求。7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 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答题情况相对要好很多,出现的错误是个例, 没有共性问题。8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 “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 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 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可适当运用材料三的 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语言不得体。解题思路语言得体即要能看出是在跟长辈说话,可以体现在 有称呼上,可以体现在语气符合晚辈身份上。重点 在后者,即说话要有礼貌、委婉,不能毫不客气地 直接批评。如:叔叔阿姨,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扣1分) 直接谈读书的好处而看不出说话对象的,按不得体 处理。对策这类型的题近年来一直有,今后还会有。要重点训练 语言得体,即有礼貌、语气委婉,符合说话者的身份 ,比如有合适的称呼,不直接批评对方,等等。第三大题现代文阅读: 六个馒头(文略)9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小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能力,考生 答题情况较好,但语言表述不准确,意思不完 整,很多考生答“六个馒头”改变了小女孩的一 生(命运)或使女孩命运(性格)发生变化。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同时还考查考生对 文章线索的把握能力。在记叙文的阅读中,这是一个 很重要的考查内容,也是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的主要方式。做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通读全文,理 清文章的基本线索,分析文章的表达中心,然后分析 线索性事物在文章中的作用。 本文中,“六个馒头”作为基本线索,文章围绕“六个 馒头”写出了女孩子贫穷的家境、强烈的自尊,同学 们善良的心地、真心的帮助,还写出了女孩子性格的 前后变化、同学情谊的真诚可贵等重要内容和中心。 这些都是以一次春游为背景,以六个馒头为线索表现 出来的,理解了这一层含义和作用,就可以理解文章 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了。对策要回答“题目的作用”这样的问题,要看它是人、 物等具体事物还是抽象概括的词语。一般来说, 具体的事物往往是文中的线索等等,抽象的词语 往往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等。1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 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 开) 3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 文章主题得以表现(答出一点即可。共2分)参考答案10第3段a处和第6段b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 了女孩子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a眼圈红了 b眼圈红红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小题考查学生对特殊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本题得23分居多,心情概括较好。但原因分析偏 离文意。如:a中答为“因自己家贫,因自己丢面子 ,因同学看不起自己,买不起零食”;b中心情概括 不准确。如答为:“高兴、激动、快乐等。”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具体情境中人物的心情、心理、性格的分析。记叙文 对人物的描写、塑造往往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情节来进行,特 别是一些重要的动词、动作或表情,都是作者精心思考后加以选择 用来表现人物的,因此,阅读记叙文时要认真思考、分析它们的作 用。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考虑到上下文的表达内容,从“人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从而分析出人物此时的 心理。 从第三段的前后内容上来看,女孩子要带馒头去春游的话引起了同 学们的笑声,她受到刺激,脸通红通红的,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买 回馒头时低着头做贼似的跑回宿舍,直奔自己的床,迅速装进袋子 ;此时她又听到了同学们的小声议论。从这些内容上来看,女孩子 对自己家境贫寒、只能带馒头去春游并且害怕被同学们看不起而感 到自卑、羞赧、难过,这就是她此时的心情。 从第六段的前后内容来看,同学们借口吃了女孩子的馒头而要回报 ,邀女孩子一起吃饭,使她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善良和真心的帮助, 尤其是用这样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她的尴尬,保护了她的自尊,这 使她很受感动。对策解答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多 读几遍文章,从词语前后的文字中找出答案。特 别是要注意从全文中分析人物的变化,从而分析 出人物在某个特定时间的变化。参考答案a自卑而敏感的她觉得同学们在背后议论自 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里很难过。 b领受了同学们善良的帮助,感动、感激。 (意思对即可。一处2分。共4分)11第5段中“其实还是学校的馒头好吃”一句 表明了同学们怎样的用意?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小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本题考生 失分最多,很多考生语言概括不准确,辞不达意。如有 些考生答“他们觉得学校馍好吃”,或“赞美学校食堂”。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也是具体情境中人物心理的分析,与第10题相同,也要 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来分析。 从文中来看,女孩子对自己只能带馒头去春游感到自卑、难过,同 学们逐渐理解了她的这些行为的原因,于是以她用馒头帮助了大家 为由请她吃饭,这就使得所有的行为变成了平等的、互相的帮助, 避免了女孩子尴尬、不安,保护了她的自尊和尊严。所以答题时应 围绕“帮助她并不伤害她的自尊”这个中心。对策从句子中理解人物的心理,一是要结合具体语境, 二是要概括、升华,不能就事论事。参考答案要帮助她,还要呵护她的自尊心。(意思对即可。2分)12从甲、乙两句中可以看出女孩子的性格 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个别学生语言概括不准确。如:由内向变为 外向;自卑变为不自卑;自信不自信; 封闭不封闭。解题思路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人物性格的分析,这也需要通过人物 的行为来做出判断。女孩子春游之前的性格我们在前文中 已经有了答案,春游之后的变化可以从第8段中找出来:“ 脸上总是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可以看出她变得自信、开朗 了;“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去帮助别人”可以看出她的人 生态度更加积极了;“也是人缘最好的一个”可以看出她和 同学关系融洽、乐于帮助别人。把前后的这些性格概括写 出来之后就是本题第一问的答案。 第二问要求找出这种变化的原因。这要从“开始变化”前后 相近的段落中去找,即第7段中可以找到答案:最后一句“ 女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她默默接受了同学们不着痕 迹的馈赠,默默享受着这份单纯却丰厚的友谊”,可以看 出女孩子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的善良和帮助。对策对人物性格的概括要全面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