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专题微专题 1818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人口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ab人口增长模式 2.人口增长模式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b阐述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一、人口增长模式21图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A 级特别提醒(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关键影响因素。(2)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其人口老龄化严重,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导致其死亡率较高。(3)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也已经属于低低低模式,如新加坡、韩国。(4)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低低低模式,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仍然较大。二、人口问题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3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增长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原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影响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但人口数量仍会持续增加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口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政策(1)主要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人口老龄化;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2)人口政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b 级知识归纳根据数值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高低”模式4%左右4%左右1%以下,接近于 0,甚至是负值“高低高”模式3%左右1%以上2%左右“低低低”模式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 0,甚至是负值41.(20174 月浙江选考)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真题设问2.(201610 月浙江选考)我国于 2015 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预期 2025 年比 2014 年考向和规律1.考向:人口问题、政策及影响、增长模式判断。2.命题规律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材料特征:以某个国家近期的人口统计资料(各种统计图、表)和文字材料为载体,呈现题目信息。设问特征: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从而提炼出数据所能反映的问题、现象或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等。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材料,结合材料所反映的事象可能会涉及的因素、体现的特征与问题、未来的趋势或影响等设置选项。其难度不大,但要正确解答,需要对所给材料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例题 (20169 月温州十校联考)读“我国中部某地区常住人口结构图” ,完成(1)(2)题。(1)该地区 2040 岁人口比例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引发的伤亡多 B劳动力的大量外迁C自然灾害伤亡严重 D国家人口政策变化(2)该地区户籍人口最突出的问题是(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增加C留守儿童较多 D劳动力较短缺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我国中部地区不存在战争问题,A 错。中部地区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5就业机会少,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B 正确。如果是自然灾害引发,不会只是青壮年人口减少,C 错。国家人口政策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先影响到的应该是少年儿童的比重,D 错。第(2)题,该地 520 岁人口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说明留守儿童多,成为最突出的问题,C 正确。读“我国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表” ,完成 12 题。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总人口(万人)131 448132 129132 802133 474134 091134 735出生率()12.0912.112.1412.1311.911.93死亡人口(万人)8929139359439519601.我国 2011 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0.48% B7C4.79% D7%2表中数值反映我国人口( )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人口死亡率一直在上升 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人口总数在减少A BC D答案 1.A 2.B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 10 000 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 34 题。年龄014 岁1559 岁60 岁以上总计人口数2 0006 5001 50010 000甲 死亡率(%)0.60.62.5人口数3 5006 00050010 000乙 死亡率(%)0.80.72.20.813.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37% B0.885%C0.775% D0.95%64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B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C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D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答案 3.B 4.C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 。读表,完成 56 题。现行标准(岁) 国家 男女调整退休年龄目标(岁)瑞士6564巴西6055英国656067(2028 年)意大利656065(2018 年)5.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A瑞士 B英国C巴西 D意大利6英国等西欧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养老制度C婚姻生育观 D医疗技术答案 5.C 6.A解析 第 5 题,本题考查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大多是“三低”模式,如选项中的瑞士、英国、意大利均属于此类;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模式,与上述三个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同。第 6 题,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生物学规律(传宗接代)、经济基础(发达程度、经济收入等)和上层建筑(教育水平、生育观念、宗教信仰、政策、战争等)等多个方面。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7(201711 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完成 78 题。7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人口死亡率升高 人口迁移数量增加A BC D8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育龄妇女比重提高A BC D答案 7.A 8.B解析 第 7 题,图示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在逐步放开人口的生育,这会导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放开人口生育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走向了老龄化,劳动人口比重降低。第 8 题,平均初婚年龄降低和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人口增长加快,故、错误。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 910 题。9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少儿人口比重C老年人口比重 D青壮年人口比重810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 方案较合理 Bb 方案较合理Cc 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答案 9.B 10.C解析 第 9 题,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口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第 10 题,a 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b 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 c 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人口类型少儿人口比重(014 岁)老年人口比重(65 岁以上)年轻型人口40%以上4%及以下成年型人口30%40%4%7%老年型人口30%及以下7%及以上材料二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注释:发展中国家数据剔除了中国。(1)说明我国老龄化的特点。(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1)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不断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发扬传统美德,尊老爱老,家庭养老。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 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9省区65 岁以上人口比重/%省区65 岁以上人口比重/%重庆13.25安徽10.53四川12.76辽宁10.22江苏12.25广西9.29天津11.46浙江9.2山东10.98河南8.93上海10.64北京8.58湖南10.57广东7.24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面表格是 2014 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1)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2)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3)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就是放弃坚持 30 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 (1)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下降明显;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进步,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2)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高,四川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广东常住人口属于老龄化。原因: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下降;四川省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上升。(3)不认同。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依然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对原有人口发展战10略的调整完善,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所以现在还不能鼓励多生多育。(语言通顺,符合逻辑即可)解析 (1)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2)结合表格及区域知识即可分析出两省的老龄化差异及成因。(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下面是某国从 18 世纪 80 年代到 20 世纪 70 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 BC D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人口的生育愿望不强B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阶段,劳动力严重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