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五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分析班级实考 人数优秀良好不及 格及格 率优秀 率平均 分一714913494.37%67.61%87.14二70388888.57%54.29%79.32三724517395.83%59.72%86.49四73656297.26%89.04%93.26五6828161085.29%41.18%78.45合计354225602792.37%63.56%85.07试卷紧扣教材,抓住重点,同时注重了各知识 点的考查。本次考试试题基本覆盖了1、2、3、4单 元的范围,其中第2、3、4单元都是重点,整份试卷 围绕这3个单元展开,重点突出。本次试题灵活多样 的题型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 知识的能力。试卷注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试卷中 注重学生对已知条件、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考虑 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应用题第2题(粉刷教室)、 第3题(鱼缸装水)都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都引 导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说明必需的数学存在于生 活之中,其素材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必须引导 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本次试卷整体评价第一大题:填空(第1小题): 3.05m=( )cm 10.8m=( )dm 6050cm=( )dm 2800mL=( )L()dm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换 算,学生错的较多,主要集中在后进生,从卷中看出 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后,单位之间的进率混淆了。分析原因:说明平时学习中,后进生就没有扎实、牢 固地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这样的综合练习后, 更容易混淆。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第4小题): 把4米长的绳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的( ),每 段长( )米。一部分学生把两个空写反了。分析原因: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除法的含义及分数的 意义部分学生不清楚,特别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把谁看 做“单位1”学生不清楚,就造成了对题目的不理解。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第7小题):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 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后进生没有掌握方法;个别学生会解答前个空,最 后一个空不会解答。分析原因:在学习中,我们根据2、3、5的倍数特征教 给孩子们解答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做到 举一反三。可是在考试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深 入理解“最小三位数”这一概念,没有掌握正确的解答 方法,说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不到位。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第8小题): 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 的长是6cm,宽是5cm,高是4cm,那么正方体的棱长 是( )cm,表面积是( )cm,与长方体比较,( )的体积比较大。 第个空部分学生写成“棱长总和”;最后一个空写成“ 正方形”。分析原因:这道题是课本上的原题,不过出题的形式不 同而已,在学习中我们也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过练习。 从答卷情况看,主要是不认真审题、惯性思维做题造成 的.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二大题:判断(第1小题): 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这道题错误的孩子主要是程度较好的学生。分析原因: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在练习中也出过 同样的题目:假分数就是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 两种题目的叙述方法不同,但是意思相同,可是程度较 好的学生错的很多,在评卷中进行调查:这部分学生理 解成“有分子大于分母是假分数”这种情况存在,所以认 为是对的。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二大题;判断(第4小题): 任意一个奇数减去1,结果是偶数。( )分析原因:教学奇数和偶数时学生知道相邻的两个自 然数一定有一个奇数、一个偶数,相差1。可是题目 的叙述方式变了,孩子们就不会了,说明还是举一反 三的能力不行。这就需要老师教学中要对同一个知识 点变换不同的形式呈现,让后进生多见多练。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三大题:选择(第3小题): 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4 这道题错误的孩子主要是后进生。分析原因: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反复让学生根据 合数的概念练习:除了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 合数,就是说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而且在练习中 我们也出过填空、判断的练习,孩子们说的很好,可是 换了一种形式呈现这部分孩子仍然错误。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四大题:计算(第1小题):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有个别学生错1个,也有个别学生全错。分析原因:从错误的个数和答案看,错1个的基本上是 方法掌握,计算错误;而全错的学生根本没有掌握方法 ,甚至有的直接写成小数的形式,或者把分母全部换成 100、1000、10000,我们在改卷中分析了多种原因,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出的答案的。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四大题:计算(第2小题): 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部分孩子只算两个图形的体积或者只算表面积;部分孩 子求表面积的方法没有掌握。分析原因:第一种情况是没有认真审题;第二种情况是 部分孩子把求表面积的方法和求棱长总和的方法混淆了 ,说明在学习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没有彻底 理解。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第1小题) 鼓号队有男生27人,女生20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男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有一部分孩子写成:2027= 或写成: 2720=分析原因:从这两种情况看:一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不 清楚不知道谁做分母,谁做分子;二是不知道把谁看做 整体“1”。27 2027 20各题失分情况分析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第小题) 一根方钢,长6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 形。(1)这块方钢重多少吨?(1立方厘米钢中10克 ) 错误多的是把边长4厘米当成面积是4厘米进行计算; 另外就是单位的换算错的多。分析原因:我们在学习中做过很多这样的练习,但是 出题都是直接告诉横截面的面积进行计算。这次出题 多了一步,后进生就不会了,仍然模仿原来的方法计 算就出错了;再一个是克和吨的进率当成1000去计算 的多,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练习。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 较好的方面有: 1、单位换算的方法与运用掌握较好。 2、分数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较好。 3、因数倍数关系的判断掌握较好。 4、对称与旋转知识掌握较好。 5、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掌握较好。 6、绝大多数学生书写整洁、答题规范。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不会审题、不会检查。 3、个别学生(主要是后进生)的卷子书写不工整、太 脏,习惯不好。 4、抄错题现象仍然存在,还是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 惯。(学习习惯的问题) 5、后进生对概念性的知识容易混淆。6、到了高年级学生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特别是这学期 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以概念性的知识为主,容易混淆,个 别后进生学习起来的确有难度,出现了上课不听讲、自 暴自弃的现象。 7、个别后进生的家长辅导有困难或根本不辅导也是造 成这些孩子学习一再下降的原因。教师教学中存在问题 1、对后进生的辅导没有及时跟上,造成两极分 化严重。 2、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深度不够,要加强集体说 课。 3、教师对个别“顽固”的后进生没有做到持之以 恒,造成这部分孩子成绩下降。 4、对程度好的学生,要教给他们灵活运用知识 的方法,而不是钻 牛角尖。教师教学中存在问题 5、对于一直以来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课堂和课 下更要多关注,多辅导。比如:卷中把假分数化成 带分数或整数,出现:=109= =5010= 还有一部分答案也是错误的,但是却分析不出孩子是 怎么得出来的。我们对这道题出错的卷子看后发现,这部分孩子基 本上是从一年级开始就是班上后几名的学生,说明这 部分孩子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作为我们组的老 师,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孩子,课堂 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10 91 10150 100 105教学改进意见1、重视学生的“双基”训练。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做到让学生学得准,理解 得深,记得牢,用得活。 2、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要多采用小组讨论法、师带徒辅导法、针对性练习法等形式,激发兴趣。 3、 让学生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4、加强过程意识,注重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理解过程,重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解决思路的探究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所 学知识,特别是避免后进生死记硬背。 。教学改进意见5、加强对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从本次试卷完成情况 看,每个班两极分化都比较严重,特别是后进生与其 它孩子的差距特别明显,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存在 很大的问题,所以,抓好后进生是目前关键的问题。6、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 ,做后认真检查”、“卷面整洁、书写规范”的好习 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