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绪论绪论 马马克思主义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产阶级 和人类类 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层含义: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2、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 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 部分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3、广义:由马恩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 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 学说体系。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n(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阶级斗争条件 三大工人运动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科学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条件(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生涯和科学精神n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形成,马克思主义 哲学诞生的标志n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 版,剩余价值学说成熟。 n 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和 1880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 完整形成。 (三)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n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创新n第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根本观点 n 第三、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 n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亚当斯 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 政治经济学史的革 命:创立了剩余价 值学说第一次 从一切社会关系中 划分出最根本的生 产关系; 第一次明 确政治经济学的对 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即阶级关系; 第一 次发现了劳动的二 重性,建立了劳动 价值论和剩余价值 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创新 (1 1)直接理论)直接理论 来源:来源:1919世纪世纪 初期的三大空初期的三大空 想家:法国的想家:法国的 圣西门、傅里圣西门、傅里 叶和英国的欧叶和英国的欧 文。文。 (2 2)把社会主)把社会主 义从空想变成义从空想变成 科学:把社会科学:把社会 主义思想牢牢主义思想牢牢 建立在唯物史建立在唯物史 观和剩余价值观和剩余价值 理论的基础之理论的基础之 上。上。(四)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n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 发展n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帝国主 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 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发 展的新阶段: n(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 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绝 对规律 n(2)沙皇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 上的薄弱环节,为俄国的无产 阶级革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n(3)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 得胜利,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 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006年1月21日,在俄罗斯首 都莫斯科的红场上,人们高举 列宁画像在列宁陵墓外聚集等 候敬献鲜花,纪念列宁逝世82 周年。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n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 国,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扎根 开花结果,分别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相结合,相继 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 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还正在发展之 中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等理论。 1、西方马克思主义:把对资本 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批判转向对 资本主义的文化和社会批判。2、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探索不 同于斯大林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五) 国外马马克思主义义的解释释与嫁接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人革命运动低潮的产物,由于科学技术革命和西方社会自觉的或被迫的自我调适、自我变革,西方各国大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身处这种社会的理想主义者和社会变革家,他们认为,再去发展一种经济危机及其爆发的理论,再去制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策略,既无紧迫性,也无实际意义。但是,现代化社会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从马克思的原始出发点即人的解放,消除异化,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来看,现代发达社会中的人一方面得到了物质享受,另一方面却在人性上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迷失了、甚至丧失了自我。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走上了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道路,并以他们的深刻和执着,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作为一种(在否定的辩证法这种意义上的)批判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病理诊断,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基本精神是相契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从50年代前半期开始,随苏联局势变化而在东欧一 些国家出现的一种自由化思潮和政治力量。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特别 是1956年在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推动下,东欧各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非斯大 林化运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由于思想政治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别,以 及国度的不同,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 它作为一种非正统的“新马克 思主义”思潮在各国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流 派。如南斯 拉夫的“实践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学派”、波兰的“哲学人文 主义学派”、捷克斯洛伐克的“存在人类学派”等。 这些学派各有特色,但它们的哲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 抽象的人为出发 点,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否定唯物主义的 反映论、辩证法和历史观,把马 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成一种人本主义的“实践哲学”。 三,马马克思主义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统一n(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 n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n1、是无产阶级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n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n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形成了科学的剩余 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 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指明了资本 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它是政治经济学和 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n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n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革命性和党性所决定。 n2、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 n3、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n 与时俱进 n1、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所决定 n2、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性所决定 n3、由马克思主义严格的科学性所决定 (四)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n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物质财富极大 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 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四, 努力学习习和自觉觉运用马马克思主义义n(一)、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 n1、苏东剧变及其之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情 况 n2、马克思主义的生 n命力何在? n强解释力; n全人类的理想; n与时俱进。n(二)、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n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体 马马马马克思主克思主义义义义政治政治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学是学是马马马马克思主克思主义义义义 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 科学理论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n(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 思主义 n1、学透理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 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n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的根本方法 n3、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n (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反对教主义 态度 n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时代特征,并同本 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革命的、批判的、科学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灵魂 。n(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n1、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n2、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 新变化。n3、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 进程。 n4、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过 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n5、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 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