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卷第 1页(共 14页)河北省沙河市第二高级中学 2009 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 30分)一、本大题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拾级(sh) 镌刻(jn) 气氛(fn) 量体裁衣(ling)B埋怨(mn) 刊载(zi) 暴殄天物(tin) 戛然而止(ji)C纸锭(dng) 应届(yng) 盥洗(gun) 擢发难数(zhu)D熨帖(yn) 熟稔(rn) 相形见绌(c) 徇私枉法(x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影牒 连锁店 奋发图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炒作 股份制 苦心孤诣 水能载舟,亦能复舟C愿景 倒记时 烟消雾散 鹬蚌相争,鱼翁得利D标识 林阴道 一张一弛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自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 “红色风暴”席卷世界,许多国家每晚都有连篇累牍的关于中国的报道。B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立国之本。C有时候,我也同他们天马行空地畅谈文学和艺术,谈论唐诗,谈论 19世纪法国风景画。D巴基斯坦大选虽然尘埃落定,但国内宗教与世俗、军方与公民社会、执政党与反对党这几大矛盾错综复杂,使得巴政局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B在进入 2007年-南京大屠杀事件 70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但没有深刻反省,反而掀起了一股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更加猖狂地兴风作浪。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2,4,62,4,6本卷第 2页(共 14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D届时,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题。(9 分,每小题 3分)“孔子像标准化”还是“孔子像产业化” 2006年 9月 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海内外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并首次使用孔子标准像制作奖章授予孔子教育获将者。正式揭幕的孔子像,看上去比原来的更加慈祥,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眼神比原来的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而孔子长什么模样并不是最重要的。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孔子标准像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让全世界对孔子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印象,进而有利于传播其思想和学说。张树骅说,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没有争论和反对意见是不可能的,发布孔子标准像不是商业行为,其设计也并非完全没有历史依据。孔子标准像定稿是在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基础上,先后征求了国学大家任继愈,文怀沙,泥人张第四代传人雕塑家张铝及孔子后裔等个方面的意见最终创作而成。从 2006年初以来,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就一直沸沸扬扬,鲜有赞成的声音,而绝大多数批评者纷纷质疑:统一孔子形象和弘扬儒家文化到底有什么干系?消灭人们“想象中的孔子”,破坏文化的原始生态而大搞孔子标准像,究竟有何意义?而“孔子像标准化”操作者则穷尽一切手段举证说明,当今流传的孔子像千人千面,混乱不堪,甚至被丑化、歪曲乃至误导得难以卒视,严重影响了孔子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也不利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宣传。如今,孔子标准像“横空出世”了,少数主张派胜之不武,而占了绝大多数的反对者自然落寞得可怜。用孔子来赚钱,并用这笔钱来弘扬儒家文化,本无可厚非。可问题是,文化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应该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文化更重要的是“活态”,而不是一张标准像那样的“死态”。正如一千人的心目中有一千种不同的哈姆雷特,不同人心目中的孔子也是不同的模样,两千多年来,孔子的魅力不仅反映在他的学术思想,还在于他的形象的不确定性,而孔子的标准像将限制人们对于这位圣贤的想象。在商业算计之下,破坏本卷第 3页(共 14页)文化的原始生态而大搞先贤标准像,无疑是假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牟取私利之实。如果都如此效仿,那就相当危险了。(大众日报)5下面对“孔子像标准化”的理解,最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标准像的发布更有利于传播儒家学说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B孔子标准像定稿是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创作而成,符合大众的心愿。C当今流传的孔子像千像千面,混乱不堪,甚至被丑化、歪曲乃至误导得难以卒视,严重影响了孔子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D孔子的魅力不仅反映在他的学术思想,还在于他的形象的不确定性,而孔子的标准像将限制人们对于这位圣贤的想象。6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反对制作孔子标准像者的依据的是( )A统一孔子形象和弘扬儒家文化没有直接的干系。B大搞孔子标准像,消灭了人们“想象中的孔子”,破坏文化的原始生态。C制作孔子标准像严重影响了孔子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也不利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宣传。D文化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应该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文化更重要的是“活态”,而不是一张标准像那样的“死态”。7根据文意推测,“孔子像产业化”后可能会有哪一隐患存在( ) A一个统一的孔子像一定会使外国人心目中孔子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丧失了文化的“活态美”。B商业化运作破坏了文化的原始生态,使孔子及儒家文化莫衷一是。C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操作者可能会假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牟取私利”之实。D“标准化”使原本多元化、你我都可以经营的东西变成产业化的东西,会形成排除异端之后的垄断,阻碍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三、 (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喜燕亭记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本卷第 4页(共 14页)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淄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岈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 ,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 ,瀑曰“振鹭之瀑” ,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 , 瀑曰“秩秩之瀑” ,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 ,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 ,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 ,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弘中自吏部郎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 自蓝田,入商洛,涉淅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狄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注释】燔淄翳:焚烧枯死的树木。振鹭:白鹭展翅飞翔。秩秩:秩序井然的样子。鲁侯燕喜:出自诗经鲁颂 宫,原为赞美鲁僖公家庭和美、国家强盛、健康长寿。在此也取祝福的意思。饫闻:听到很多了。饫,饱足。羽:出自易经渐卦,意思是身处高位却不被官职所累。8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 游:交游 B却立而视之 却:后退C有俟之道也 俟:等待D发石而清泉激 发:发现9下面的句子编为四组,均能体现韩愈欣赏或赞美主人的一组是( )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本卷第 5页(共 14页)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A B C D10对这篇文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借此赞美王弘中的行为品德,表示对他的前程怀有希望和信心。B文中用较多文字叙述山谷、瀑布、池塘、水源命名,体现主人对隐逸山水 之间的田园生活的追求。 C这篇“记”立意深远,气盛言宜,描写、叙述、议论并用,景、事、理、情交融。D第二段通过“州之民老”的观赏评价,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燕喜亭景观独特的人文底蕴。这是从虚处表现燕喜亭周围山水的天工之美。第卷(120 分)四、 (23 分) 11把上面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 (4 分)(2)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 (3 分)(3)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3 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本卷第 6页(共 14页)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因反对和议,触怒秦桧,被贬斥回家。张罗地:指门前可以张网捕鸟的地方,形容无人经过,门庭寂寂。(1) 请对诗中的“自”字做赏析。(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是怎样通过“景语”表现“情语”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分)(一)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诗是: ,此时无声胜有声。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渔舟唱晚, _;雁阵惊寒,_。王勃(滕王阁序 )(二)梅花自古以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林逋山园小梅 “ ,暗香浮动月黄昏”写梅花的水中倒影,月下幽香。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正是诗人坚贞自守的傲骨写照。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_。写出梅与雪各有所长。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8 题。 (22 分) 城市里的树王亚田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在客人家度过一生。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自从有了城市,树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员就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树一到城市面临的是另一种森林由高楼大厦构成的丛林。这里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没有潺潺流水,只有钢筋水泥。从此,树看不见土地了。人把自己弄得彻底与大地隔绝,而树永远需要脚踏实地。但是水泥、柏油、砖块把土地覆盖,像古代犯人脖子上的枷板,把树干和树根隔开。水、泥,这是多么柔软的两个字眼,但组合成一个词时,就成为最坚硬的一种东西。城市的路面是不吸水的,每到下雨时,我看到雨水滚滚而流,流进下水道,而不是树根,我就想树渴了怎么办?因为有了坚固的本卷第 7页(共 14页)路面,城市的树也就不会“落叶归根” ,树把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