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讲第四讲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与俄国十月革命 三、列宁关于落后国家一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探索 四、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定型 五、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一、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第一,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第二,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决定了它 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 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与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条件:其一,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 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加深,从而造成资本主 义经济链条中的薄弱五一节。 其二,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 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业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其三,不发达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 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四,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经过长 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业,就可以形 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俄国十月革命19051905年革命(总演习)年革命(总演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帝国主义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争为国内战争) 1917 1917年年“二月革命二月革命” ” 两个政权并立两个政权并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全部政权全部政权归工兵苏维埃(归工兵苏维埃(19171917年年4 4月四月提纲)月四月提纲) 武装起义武装起义(19171917年年1010月月2424日)日)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三、列宁关于落后国家一国如何实 现社会主义的探索 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 应急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模式 直接过渡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n实行余粮征集制n工业国有化n实行集中管理n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n经济关系迅速实物化、配给制n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军事共产主义的局限 n第一,它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n第二,脱离了农民的需求。n第三,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2 2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再认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再认识 间接过渡间接过渡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1)从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战争结束: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弊端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实质(列宁语)“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 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 列原则”。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3)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n其一,实行粮食税制。n其二,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n其三,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n其四,实行租让制。n其五,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4)新经济政策的特征n其一,以市场为取向。n其二,多种经济成分共存。n其三,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n其四,改革过分集中的政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5)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对马克思主 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n其一,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同西方。n其二,渐进地、缓慢地推进社会主义的过程。n其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n其四,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先进文化。n其五,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其六,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n其七,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四、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定型 1 1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 (1)反对托洛茨基派的斗争。 (2)反对布哈林的斗争。 2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 (1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2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被处决的党内 最大的理论家- 布哈林托洛茨基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3 3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病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病 (1)特征 :其一,政治方面的表现 ;其二,经济方面的表现;其三,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其四,对外关系方面的表现 。(2)弊病:其一,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其二,经济上管得过多过死,总体效益较差。其三,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其四,对外关系中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Evaluation only.E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