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 1 章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第 2 2 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 2 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用途与制法教 材 解 读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此前在小学已有对空气知识的介 绍),而且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也最为密切。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 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中氧气、氮气的含量。2.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 其含量的方法。2.在同一实验原理下,迁移性进行设计新 实验方案的练习。教 学 目 标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乐 趣,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分析。 2.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的形成。探究点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情景展示 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问题探究 此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木炭、铁丝等物质能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吗? 思考交流 _ 归纳提升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氧气,生成 固体物质(不能生成气体),导致密封容器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密封容器中,并 利用所进入的水的体积来推知氧气的体积。不能用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因为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气体,而生成气体的体积会补充反应所消耗掉的氧气 的体积,导致测得结果的误差偏大;铁丝则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 课堂速记 _ 探究点二 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情景展示 不同的“水”:海水、河水、雨水、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冰水、市 售纯净水。 问题探究 上述所列物质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怎样来确定某种物质是 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思考交流 _ 归纳提升 纯净物和混合物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 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具体区分时不要被表面的一些字眼所迷惑, 如洁净的空气、纯净的食盐水等均属于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课堂速记 _ 探究点三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情景展示 1 1问题探究 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三种物质,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三种物质3有什么相同之处? 思考交流 _ 归纳提升 葡萄糖、砂糖、面粉灼烧后都得到了黑色的碳,说明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 素。 课堂速记 _ 情景展示 2 2问题探究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但其性质差异很大,观察上图,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思考交流 _ _ 归纳提升 物质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时,物质的性质仍然有很大的差异。 课堂速记 _ 探究点四 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情景展示 以下是金刚石和石墨的一些用途。问题探究 上图中哪些是金刚石的用途?哪些是石墨的用途?它们分别反映了各自的 哪些性质? 思考交流 _ _ _ 归纳提升 金刚石能制作钻石是因为其有特殊的光学性质;能切割玻璃,是因为其硬 度大。石墨能制作铅笔芯是因为其较软;能作电池的电极是因为其具有导电性。 课堂速记 _ _ 课后反思点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2实验步骤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点有哪些? 3实验过程中压强的变化如何让学生便于理解? 4如何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误差分析从哪几个角度入手?45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并得出反思结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