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促进国有林场加快发展的思考西宁市塔尔山林场张鸿英西宁市塔尔山林场始建于1970 年,建场前身为财贸农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中央领导人提出的“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方针的号召上,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绿化积极性,使林场的绿化建设有了较大的提高,经周边村民和各大厅局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和林业职工的不懈努力,使场区所辖的近80% 以上的林地全部整地或播种过柠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荒山造林初见成效。截止目前,林场所辖的8960 亩荒山,其中已成林3860 亩,灌木林1800 亩,疏林地870 亩,宜林地1430 亩。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30 多年的建设,林场已修建上山道路8.3 公里,修建砖混结构护林房2 间, 瞭望塔 1 座,土木结构护林房 4 间,场部基础设施从无到有,水、电、路三通,办公区修建二层砖混楼200 平方米,修建砖混平房、车库约780 多平方米。三是育苗得到重视。我场苗圃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建场初期为适应荒山造林要求,我场开始培育苗木,已建成 20多亩较规范的苗圃地,并对苗圃地有林地充分利用开发,发展第三产业,开办餐饮业,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党的十六大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坚持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增强群众意识,努力提高林场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努力培育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林场各项事业发展。改革二十多年来,国有林场在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产业、推进林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二是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中林、幼林多,针叶林多、阔叶林,。三是以苗木销售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四是经营管理机制落后,基本上延续计划经济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六是收入分配不合理,不能较好的体现多劳多得。七是林场内部管理薄弱,缺乏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八是林场扩大再生产资金短缺,国家拨款和贷款基本没有,靠林场自身积累难以解决林场扩大再生产。为此,必须加快国有林场改革,理清发展思路。其发展思路主要是:以直接追求解决效益我目的,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和保护下,按照市场解决规律的要求落实林场自主权,使林场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确保国有资产当前,林业事业正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国家林业局实施的六大工程,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为林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有林场有着数十年创业积累的基础,有着吸纳人才,为人才大展身手提供广阔舞台的条件,因此,国有林场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始终不渝地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和第一要务,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加快国有林场建设步伐。今后工作的思路是:一、 坚定不移地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一是搞好科学总体规划,依托大南山总体规划,做好塔尔山景区规划。二是严格选用优良树种,经过几十年的造林实践,适应林场造林的主要树种有云杉、油松、河北杨、白榆、山杏、暴马丁香、青杨等。三是培育壮苗。四是大苗上山营造混交林。二、建立项目储备库。积极申报油松采种基地、有害木处理中心、干旱浅山地区油松造林示范基地、大果沙棘种植基地等项目。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腾飞。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应技术和引进新品种,促进科技成果转换为现现实生产力。确保科技经费的投入,舍得投入,善于投入,把科技经费用好、用活。建立人才机制,使各类人才脱颕而。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管理制度不严、管理水平低的状况,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模式,加强林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制度化, 坚持场务公开, 增加工作的透明度,狠抓管理的薄弱环节,重点抓好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坚持做到“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 重点增强林场积极实力。五、拓宽发展空间寻找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思想上引导,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有效地发展壮大自营经济队伍。林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林区发展的局限性,在林区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走出去拓展道路,发展外向型经济,可采用股份制、联营等方法解决投资问题,走出林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国有林场经济工作步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六、继续实现“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以人员优化重组结合资源的优化重组,将有限的行业资金与人员分流结合起来,实现资金人员资源一体化的改革;大力兴办经济实体,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增强林业的活力,劳动者转变为既是劳动者,又是资产拥有者和经营者,有效发挥国有林场职工积极性。七、继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要不断改革林场经营机制,充分调动每个职工参与林场改革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股份制改革和国有民营化造林机制改革的力度,扩大林场非公积极成分,创造一切条件让职工尽快致富。调研报告二 00 五年十二月一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