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语言鉴赏主观表述规律: 字义意境感情 分析:对诗歌的语言鉴赏我们就要首先解 释它的字义,其中既包括字面义,也包括语 境义;然后,就指向诗歌的意境,或谈这些 字词形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谈它对整首诗意 境的作用;最后指向诗歌的感情,或谈形成 了怎样的感情,或谈对诗人感情的作用。 关注高考热点:四种含义深刻的词语 1、动词2、修饰词3、特殊词4、意象组合的名词古诗中特殊词的例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人仰望是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瞰是奔 流不尽,滚滚而来的的江水,让人觉得气象万千。 “萧萧”拟落叶之声,使人如听落叶之窸窣,“滚滚” 拟长江之音,使人如见长江之无穷;使人有身临其 境之感; 落叶无边见其广阔,长江不尽见其深远,所以诗句 形成了广阔而深远的意境。 落叶已下,长江永逝,更令人感慨的是诗人那种韶 华不再,壮志难酬的苦痛。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 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 描写一片飞花,春残之始,风飘万点,春残 欲尽的残春景色,抒发诗人满腹的怨愁。(四)、意象组合的名词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这首元曲描写了哪些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等等。 意象组合,是以极其简省的笔墨,创设 了极其丰厚的意蕴,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 象空间。 分析: 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凝炼性,运用名词组成意象 ,可谓是一词一景,从画面中我们分明感到这些景 是自然之景,但又分明不仅是自然之景,因为包含 诗人无限情感思乡之情,羁旅之愁。所谓一切 景语皆情语,正因为诗人感情是愁的,所以诗人目 之所及: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的,甚至 古道之上,西风之中的那匹马也是瘦的。因此,这 些名词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衰败、凄 凉、孤寂的氛围,而景中之人,断肠天涯也就自然 可以理解了。所以这首曲词蕴含诗人很复杂的愁绪 :既有凄凉无奈的悲哀,亦有是仕宦飘泊的孤苦, 更有封建文人怨世哀身的无奈。 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古时旅人为了安全,总是“未晚先投宿,鸡鸣 早看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 些都是富有早行特征的景物,而且这些名词性意象 组合在一起,就很形象地写出了早行的情景:旅人 住在旅店里,听到鸡鸣声就赶紧起来查看天色,见 天上有月就马上收拾行装,踏上旅程,诗人于“雄 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起程,可谓是早行了,没 想到铺满寒霜的板桥之上,早已是人迹斑斑,真所 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呀,所以诗人羁旅 之苦、怀乡之情就溢于言表了 。总结: 重点:诗歌语言鉴赏,关注了高考热点, 即对含义深刻的词语的分析。讲了四种词语:1、动词2、修饰词3、特殊词4、意象组合的名词 巩固练习 例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请对这一名句中的动词做一分析。 这首诗描写了从夕阳西下,到新月初升 这段时间内的两组景物,前两句描写了夕阳 落照中的江水,夕阳西下,将与地平,落山 之阳之于地面,不同于正午之照,用“铺”字 就很形象地写出了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 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情景;“铺”字很平缓, 给人以安闲、舒适的感觉,写出了秋日夕阳 的柔和,营造了一种和谐、安静的意境;表 达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当中的喜悦之情。 例2: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 王国维称为是“千古壮观”的绝句。请对这一 名句中的修饰词做一分析。 分析: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 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 醒目,故称“孤”,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 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 ”;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 觉。五、六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 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 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 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例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 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此诗第二联“潮 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 字更好,为什么? (次北固山下湖北卷)例4:“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 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 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蝶恋花辽宁卷) 解题思路:例2与例3属于开放性的比较分析题 ,解题思路为:先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分析这 个词所写之景及其特点(包括时令、色彩、感觉 、抒情特点、音节特点、表现人物情感等),再 分析所达到的效果,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例3 “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 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 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 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 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 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例4 “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 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 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 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 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诗歌语言鉴赏主观表述规律: 字义意境感情 分析:对诗歌的语言鉴赏我们就要首先解 释它的字义,其中既包括字面义,也包括语 境义;然后,就指向诗歌的意境,或谈这些 字词形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谈它对整首诗意 境的作用;最后指向诗歌的感情,或谈形成 了怎样的感情,或谈对诗人感情的作用。 例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鹧鸪天 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 ,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 须。去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1)试分析运用上面加点的“拥”字和“飞”字的作 用。 答:“拥”字写出军容之盛,和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 “飞”写出义军回击敌人的力度和战斗的惨烈。两词生 动形象,饱满有力。下列诗词中斜体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 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 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 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 的自然景象之中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生”字写出明月从深沉广阔的海面冉冉升 起的景象,富有动感,结合得准确传神。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 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 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 ,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 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 才迪“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 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 ,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 守恒。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 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 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 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 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 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 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语言鉴赏之辨识语言风格 语言的风格特点: 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 ,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 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 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 自得的情趣。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 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 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 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 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 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 ,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 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 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 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 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 “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 在 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 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 ,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 ,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 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 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 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如李贺梦 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 中之水。 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 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 ,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 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 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 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 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 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 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 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 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 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 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语连 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 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 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 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 ”“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 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 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 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 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 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的 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 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 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婉约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 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 答题的词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