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香港湿地公园一个在可持续性方面的多学科合作项目一撰文日一、引言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新市镇东北 隅接近香港与深圳的边境占地万平方米。这座公 园是环境保护实践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相结合的首个范例它充分发挥了自然保育旅游、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这些截然不同并可能相悖的多种功能因此在香港甚或整个亚洲都是独一无 二的。这块土地将成为生态缓解区,以补偿因天水围的都市发展而失去的湿地并且成为级冲地带分隔天水围与后海湾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和东北面的米埔沼泽区。在年,香港旅游协会现在的香港旅游局提出两项建议一是香港应发展新的旅游景点和设施以确保香港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二是香港丰富的自然遗产包括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地被认为是旅游设施多样化的一个皿要组成部分。建设香港湿地公园的计划源自这两项建议以现有的生态缓解区规划为基础,创造一个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大众旅游教育和社区场所。香港旅游协会进行了国际湿地公 园及游客中心可行性研究以确定扩展生态缓冲区为国际著名湿地景点的可行性。香港湿地公园将成为一项重要设施展现香港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突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借替这个发展项目,可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创建一个世界级的游览胜地丰富国际游客在香港的旅游体验缓解米埔湿地自然保护方面的压力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解释和资源中心支持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提供环境教育机会和加强公众对重建自然栖息地的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了专资小组监督上述可行性研究以及确保这些多样化的目标在不破坏场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署意识到在获得这个项目中确保把环境问题放在首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选择了资深的景观设计师作为其在专资小组中的代表。践实计设随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其年发表的 施政报告中 将振兴旅游业列为一项主要政策目标。将拟建的湿地公园和游客中心指定为千箱工程以此显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目前十分视 自然保护、环境教育以及促进生态旅游的工作。该项目由工务计划拨款进行,并归入旅游事务的职权范围。建筑署被指定为工程负贵部门而渔农自然护理署则作为负资管理和维护保养的部门。二、设计手法渔农自然护理署聘请了设计公司和“英国野生鸟类与湿地“攀金会对该项目制定战略性管理规划主要概括了用来指导下一阶段湿地公 园设计的目标及导则。教育主题和湿地这一媒介来传达给参观者关于保护和可持续性的关键信息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理念以及与可持续理念相协调的生活模式调整的姗耍等建筑在设计工程计划的各个工作项目时一直视环保问题为最主要的考虑因录这些工作项目包括公园布局公园预算用途的等级、建筑形式、景观和栖息地的创造、建筑配套安装和材料的选择。生态缓解区利用可获得的天然水资源,建了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咸淡水栖息地依赖于自然的潮 汐运动,而淡水 湖和淡水 沼泽则构成了一个紧密 的系统,它们以来 自于天水围城 市发展区排放 的雨水作为其主要 水源这些雨水首先收集在一个沉降池中通过水泵提升到天然芦苇过滤床中净化然后通过重力作用流入淡水湖和沼泽这些水体本身也 是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建造的,它们利用了原有鱼塘约一米厚的防水砂浆中的贴土。水的流速和水深由一系列简单 的手动控制的堰来进行调控同时还进行大的植物试验来测试那些从苗圃处不容易买到的乡土湿地植物的繁殖率和生存率。对于建筑署来说从一开始就与渔农自然护理署以及拓展署紧密合作,来协调生态级解下”区和湿地公 园之间的可能冲突以及为更好地满足湿地公园的要求而促使对生态缓解区规划作出重要变动包括布局、水力状况、工地平整、排水系统连接以及景观设计等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合作对环境十分有益而且富有成效它使得工作半途而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减少了由于建设带来的干扰并使恢复湿地的建设速度加快。建筑署在湿地公 园内安排教育讲解项目介绍拓展署的重要工作,比如对整个水系统水质维护至关重要的芦苇过滤床和包括潮间带泥滩、淡水沼泽和湖泊在内的许多人造湿地。如此越深入公园建筑物的离度和设施的密度就会越低离城市越远而与拉姆萨尔公约湿地越近,游人眼底尽是人造的天然生境三、公园布局游客设施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当公园完全建成时每年将接待超过刀名游客。管理大游客所带来的人类活动干扰避免与关键的环境原则相冲突,是布局选择的首要原则。由于游客中心将成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因此它被刻意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里。为了避免对栖息地不必要的侵扰停车场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面积也降至最小。游客中心后面会有一系列针对主题、传达教育信息的展览花园、展览池塘和人造生境,一步一步地引领游客到分馆的湿地探索中心或户外教室接着沿浮桥到达观鸟屋再前往较接近拉姆萨尔公约湿地的偏远外围生境。到这个范围参观的游客应会远少于游客中心。游客中心 为了体现整体环境融入自然的思想隐藏在人造山坡之下。不单四、第一期建筑由于香港湿地公园是千禧年项目之一,因此在年之前完成项目的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体现政府在自然保护领域的作为也可以让公众一窥湿地公 园工程计划在完成后的风貌。因此建筑署在第一阶段建造了一个小型展示廊用来展示系列湿地栖息地和外部景观,并向游客介绍香港的湿地植物和动物。工程小组希望可从设计中体现出正确的环保原则和持续发展的方法。这些概念会在第二期工程计划中进一步推展最终成为湿地公园教育题材的一个重要部分尽可能使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空调方面试用地热冷却系统大使用在香港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建设服务署仅用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设计和施工并于。年月向公众开设计实践放。第一阶段的建设迅速取褥了成功,从开放到年中为第二阶段的建设而关闭这一期间年均接待游客超过口人。此后整座建筑将被建筑重新利用作为第二期工程的售室和接待中心,由此成为公园的一部分五、第二期设计原则湿地公园的设计始终 以环保为优先考虑。游客踏足公园便会很容易见到这些顾及环保的设计。主馆的游客中心占地约以刀平方米设有多个展藏丰宫的展览馆分布两层整座主馆隐藏在一片草坪之下从入口广场粉仿佛前面升起一座绿色的山丘。这一设计除了突显出工程计划顾及环境因素外,也有助于提高主馆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屋顶建造形式,加上可旋转角度从而减少了太阳辐射 使得这座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交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他设备的使用。同时,游客可 以奄无障碍地在缓缓倾斜的草坡屋顶上漫步欣赏周围的湿地风光。可持续的概念在建筑的各处得 以体现,特别是在有河道贯穿、连接外面湿地的中庭以及部分展廊和洗手间。大采用木制百叶装,制造遮 阴效果特别是在面向主要湖泊的玻璃幕墙上。这些百叶装可同时用作噪音和视觉屏障,以尽降低对已开始在湿地定居挤殖的大批水鸟造成的影响。沿入口坡道南侧设穿过中庭的循环利用的砖墙减轻了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在游客中心一条贯穿整个展廊的环形坡道既方便了残疾人的使用也减少了对机械搬运的需要洗手间采用升的低容水厕减少了水的消耗。六、展廊展览馆世界级的展 品向游人介绍湿地的,要性、全球分布情况和其惊人的多样性 进一步向游人展示主题。展 品中包括一个按原样复制的热带雨林泥滩沼泽生态系统,那里栖息,五条鳄鱼和其他动物。另一个展廊通过人类文化和湿地之间的历史展示 人与湿地之间的亲密关系。游客有机会成为湿地电视台的记者调查湿地正在遭受的威胁和学习该如何去做。由于湿地公 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政府针对学校团体和其他参观者设计了教育讲解项目。其具体目标如下提高参观者对湿地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使参观者体会到自然的重要性并增加其在自然多样性方面的知识。鼓励参观者采取行动调整现有的生活方式以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为所有参观者提供休闲娱乐的机会。七、观和户外工程从室内展廊空间到室外重建湿地展示空间的过波自然而流畅,人们在获得环境教育信息时几乎察觉不到。当游客参观完中心建筑时他们会发现游览路线的尽头是一个湍急的山溪的源头,这条小溪从游客中心的屋顶沿肴岩石倾泻而下,经过一系列重建湿地缓缓穿过三角洲最后流入分馆的湿地探索中心附近的淡水池塘中。游客可以沿小溪旁的步道顺流而下参观一系列的重建湿地和山溪自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探索中心是一座户外教育中心,周边环绕粉解释性的点水池游客在这里可以观察水体中的各种生物认识如何管理公 园和通过简单的机械装控制水位,还能了解到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居民重要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湿地农耕方法。分馆在设计上收集雨水冲洗厕所,并依旅自然通风通过天窗的巧妙利用使得太阳辐射降至最低。外围的观鸟屋同样也利用自然光和双层天宙来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通风,使游客感觉舒适。木栈道引导人们跨过湖泊到达以木质观鸟屋、浮桥和自然教育径为景观特征的更加接近真实大自然环垅的“外围地区“。在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占主导地位,这样不仅可 以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够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通过水系统的设计,使得来自于生态缓解区淡水湖的水通过循环又 回到湖中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简单的灌溉系统主要用来辅助植物景观的建立和维护,而且仅在晚上使用以降低蒸发和消耗,并且不占用游览时间。户外照明装里仅限于入口广场和建筑入口坡道在湿地公 园的大部分区域没有照明设备以减少对野生生物的干扰和降低能源消耗。八、可持续发展设计和再生材料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筑署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该工程计划进行设计因此十分注重物料的选择。优先采用可 以更新的软木材而 不是硬木材。研成粉末的硅酸盐粉煤灰代替了一部分水泥掺入到混凝土中以增加其防水性。有大约吨的碎混凝土用作石坡料和底层材料。广州某传统中式建筑拆下来的砖被重新做成入口坡道和中庭的墙。在植物景观中除乡土植物材料的运用之外,第一期花园中原有乔木和灌木都被尽可能地保留。在第一期的建筑转变成接待中心和售票室以后树木或保留在原地,或迁到公园的其他位。第一期中的许多材料都被重新利用包括从军器厂街,察总部拆卸下来的花岗岩废料,动物折纸造型的雌塑以及笼墙所用的蚝壳。九、建筑配套设施安装在项目的建筑配套设施安装中也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能源利用率特别高,同时运营费用非常低。湿地公园是香港第一个在空调设施中采用地温冷却系统的重要项目。这个系统利用了相对稳定并且几乎保持恒定的存在于地表以下。设计实 ”建筑配套设备中的其他环保设备包括根据游客数而调节新鲜空气的二暇化碳传感器和由计算机控制的照明系统该系统设有调节亮度的传感器和在不需要时可以关闭局部照明系统的计时器。整个施工过程经历了个月年月开始铺设管道从年月到年月进行主体建筑和外部工程的施工。展示设备的施工和安装在年月进行了全球招标竟赛后签署了合约。展品首先在英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和中国香港等地进行装配最后于年月到。 。年月在场地进行组装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注意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所有开挖出来的材料都,新在场地 中利用。有关方面会很小心地监控临时围墙、建筑模板和其他临时工程的使用。天然钻土被用做湖泊或水池的防水材料。为了避免施工期间现有湖泊和水体受到污染,拓展署设皿 了一个双层条板屏障,把游客中心和水体分隔开来直至 工程合约完成后才拆除。条板被插入钻土层中而钻土本身很容易恢复因此能够保证湖泊系统的完整性。此外还修建了一座贴土堤,以保证分馆探索中心范围的环境免受影响 特别是挖地基的时候。同时建筑署和承包商发明了一种可移动的围堰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在修建步道、浮桥时尽,减低对环境所造成的干扰无须因避免污染而把任何一个湖泊的水排放。几米的地温 以及在工地范围内相当广大的地面散热能力。该系统由套聚乙烯管组成埋设于地下米深的管抽内并用水泥包埋以确保 良好的导热性。管棺之间间隔米以确保最好的散热性能并且避免对于植被景观的负面影响。变速抽送系统把整个热流系统分成组抽送装以便抽送能可根据所铸的空调负载转变。如果不需要活门可关上,停止热流管道布设计把所需的挖壕数减至最低但同时提供足够的备用当系统 中的任何一部分需要调整而关闭时,最多只会影响整体空调负载的,。地热系统不但可防止废热能排入大气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也可防止废热能排入周围的生境,以致可能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由于该系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