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都晓璐 杨柳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410004)近年来,随着居住区环境的不断改善,亲水而居 已经成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更高需求。 很多小区或临 水而建、 或人工建造各种形式的水体,营造不同的水 体环境和景观。然而,由于过多追求形式和管理不善 等原因,很多居住区的水景都出现了水体干涸、 蚊蝇 滋生、 水质变黑发臭等现象。 因此,怎样用强化生态的 手段处理居住区的水景景观,成了当前的热门话题。1 湿地的概念 湿地被称为 “地球之肾”,与海洋、 森林并称为地 球上三大生态系统。目前对湿地的定义国际上有50 种之多,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定义。狭义的定义将水饱 和(淹浅水)、 水成土和水生植被三者都具备的土地称 为湿地,如美国1956年的定义。广义的定义主要将具 备水文条件的土地称为湿地,如 湿地公约 里的定 义。笔者认为,只要有周期性淹水或水成土的土地就 可称之为湿地。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指传统上认识的 沼泽、 泥炭地、 滩涂等,还包括各种河流、 湖泊、 稻田及 一部分居住区水景等。2 居住区湿地的功能 居住区湿地景观是在保护或者模拟天然湿地生 态系统基础上,通过艺术手法再现或模拟天然的湿地 景观,由一系列特定的要素组成的景观复合体,其融 合诸多造景要素的居住区绿色空间,具有生态、 观赏、 游憩、 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2. 1 增强生态性,使 “死水” 变 “活水” 很多居住区在处理水景的时候,利用混凝土等硬 质手法处理底层和驳岸,阻断了水体的自然循环,破 坏了原有的动植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使得水体变成 一潭死水。运用湿地生态方法建造居住区水体景观, 采用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自然池底、 驳岸基质,构造 自然的水生动植物群落结构,增加水的自净循环。新 兴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污水和净化水质 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防洪蓄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2. 2 增加水景景观丰富度和景观层次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营造,需要栽植多种不同的水 生植物,品种和高低植物搭配,丰富水体植物景观层次。 在水里放养各种水生动物,如鱼类和贝壳类,也会 增加景观的趣味性。2. 3 增加水景投资的经济性 很多居住区园林水景的营造只追求形式上的美 观,忽视了投资建造的经济性,后期缺乏管理和维护, 导致水体水质变差或干涸,失去了其原有的审美价 值。而运用模拟湿地景观手法处理的居住区水景,由 于水生植物和基质的作用,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和去污 能力,减少了后期的管理。而且近年发展迅速的人工 湿地污水处理体系,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作用不断得到 优化,基本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3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3. 1 注重整体布局和生态理念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水体布局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 是倚靠自然的水体,完全保留自然景观;第二种是把 自然水体引入居住区,人工与自然景观结合;第三种 则需要人工开辟水体,建造人工湿地景观。无论是那 种布局形式,都应与所处地域的生态、 文化等环境相 融合,在充分尊重原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 用。原有河湖等水系应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以保 护原有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水循环及排污系 统。3. 2 注重景观的 “可参与性” 和 “安全性” 居住区湿地景观除满足其传统的生态功能及观 赏价值外,还必须满足居住区居民所需的娱乐、 游憩、 休闲等功能。 在不破坏湿地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 辟公共开放的空间,增强参与性,但是同时应保障湿 地景观的安全性。护岸设计、 水深及警示设施都应充 分考虑居民安全问题。3. 3 注重与居住区整体景观的统一性 湿地景观整体上是一种自然野趣景观。 引入居住 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到与居住区整体建筑和景观风格 的统一性。 基于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从地形、 驳岸处 理、 护坡、 植物景观营造等多个方面考虑,因地制宜, 利用多种水景的组织手法,寓湿地景观特性于整体环 境景观共性之中。342009年 第20卷 第1期 南 方 园 艺 园林花卉蔬菜 收稿日期: 2008- 10- 26作者简介:都晓璐(1984- ),女,山东省菏泽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园林规划与设计。4 居住区湿地景观的设计4. 1 水系平面设计 在对居住区的水系进行湿地景观规划时,应该从 功能优先的角度出发,从宏观上把握水体的形状与分 布。应根据居住区的地势特点以及功能分区,因地制 宜的规划水体的形式,点线面相结合,水体形式要多 样化。 无论是引入自然水体之景观还是人工开辟水体 营造湿地景观,都应该按照自然的水理,建造循环、 开 放、 流动的水系统,而不是封闭的死水。 大面积缺乏流 动的水域,时间一长,很容易呈现富营养化,即在适宜 的温度与光照条件下,容易繁殖大量的细菌和藻类物 质,使水体腐败、 变质、 发臭。1因此,水体的水源以及 水系统的循环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了决定 水体形式的先决条件。从目前居住区水体的形式来 看,水体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江河湖海的自 然水源、 自来水、 经处理的中水和雨水。 我们在进行水 系平面设计时,就要根据水源以及水处理的方式,设 置水系的形状和大小,如中水处理体系、 人工湿地污 水处理体系、 景观湖等。 从整体上看,我们所设计的水系平面也要和居住 区的总体平面相结合,风格要统一。在水体设计时要 做到主次分明、 动静结合。要处理好水体与其他造景 要素的关系,同时处理好水体与人的关系。 例如,水体 的深浅,是否具有亲水性等。4. 2 居住区湿地景观护岸设计 湿地的护岸不仅具有防洪防涝护岸的作用,它还 为生长在其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的条件,也 是水体和陆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过渡地带。 同时,居住区内的湿地景观需要营造多样性的水岸空 间,以满足不同类型人居活动的需求。根据不同的水 岸环境,要采取不同的水岸空间处理方式。 因此,护岸 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根据功能选择一定的形 式。 湿地景观营造中常见的护岸形式有抛石护岸、 自 然式草坡护岸、 木桩护岸、 阶梯型护岸、 鹅卵石驳岸、 植栽护岸等。一般根据功能和所处的环境而定。居住 区湿地水位变化不大,基本没有防洪压力,在这种情 况下,一般采用模拟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种植植物的方 式,即植栽护岸,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固土护坡,同时 能够利用根系净化水质,又能够丰富岸边的景观层 次,美化环境。 而在一些亲水要求比较高,人们活动比 较频繁,需要一定空间的岸边环境中,通常就采用其 他护岸方式,如自然式草坡护岸和阶梯型护岸以及鹅 卵石驳岸。 抛石护岸和自然式草坡护岸则在一些自然景观的营造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在同一场地不同的 护岸设计中,要设计一些景观元素作为过渡的节点, 如小型休闲场地、 亭台等。 无论采用哪种驳岸形式,都应力求自然。 因此,岸 线常常被设计成曲线,以流水和绿化为基调,充分运 用土石、 树木、 植被等自然素材构建湿地景观。24. 3 居住区湿地景观植物设计 湿地植物景通过合理的搭配,在净化空气、 净化 水质、 保持水土、 为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 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挥自身生态效益的 同时,提供了各种形式惬意、 美观、 丰富的自然环境。 在设计中,应参照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充 分考虑各种植物的习性,营造多样性的稳定的植物群 落,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稳定的生存环境,形成 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 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在水面上,植物的覆盖面积和留出的水面面积应 该有合适的比例,根据需要选择种植密度和范围。挺 水、 浮水、 沉水植物从生态和美观上应该合理组合,既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促进良性循环,又能在构图上 刻画出一定的美感。 植物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软化硬质的岸线,在岸 线及岸边一定范围内的植物种植要注重和驳岸形式 的 搭 配,如 在 石 质 或 木 桩 的 驳 岸 边 种 植 迎 春 (J assm inumnud if lorumL indl . )、连 翘(Forsy thiasuspensa(Thunb. )V ahl)、 薜荔(F icus pum ilaL. )等 垂枝和攀援型植物,搭配一些不同高度的乔灌木,形 成丰富有趣的岸边景观。 在进行各种植物的搭配时,还应考虑植物的季相 变化和色彩的搭配。 同一区域的水面植物盛花期应该 有所不同。同一花期的植物,其色彩也应该不同。这 样,植物景观才能保持四季景象、 层次丰富多样的特 点。5 结语 居住区湿地景观营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是 如何增加其景观的多样性、 亲水性、 安全性。 从目前发 展状况来看,把湿地概念引入居住区是一个全新的理 念,对于湿地生态和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在现代城市景 观中的应用,尤其在居住区景观建设中的应用,还需 进一步的努力研究和探讨。参考文献1 李红,樊宏.居住区水景设计J .住宅科技, 2006.2 (日)河川治理中心著,刘云俊译.护岸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4 园林花卉蔬菜 南 方 园 艺 2009年 第20卷 第1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