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 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银河系银河系地月系地月系 太阳系太阳系总星系总星系月球月球 地球地球地球地球其他行星系统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其他恒星系统河外星系河外星系2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 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 面性、近圆性的特征。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 下表所示。下表所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宇宙宇宙 环环环环境境太阳光照太阳光照稳稳稳稳定定太阳从太阳从诞诞诞诞生至今没有明生至今没有明显显显显的的变变变变化化安全的宇宙安全的宇宙环环环环境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绕绕绕日公日公转转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具有同向性、共面 性、近性、近圆圆圆圆性的特征,它性的特征,它们们们们各行其道、互不干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扰扰扰。 自身自身 条件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态态态存在。存在。地球的体地球的体积积积积和和质质质质量量 适中适中形成大气形成大气层层层层自自转转转转周期适中,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变变变化都化都较较较较小,适合生物生小,适合生物生 长长长长3 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 1)为地球上的水体、大气的运动提供了动力)为地球上的水体、大气的运动提供了动力 (2 2)是一种没有污染,取之不尽的新能源。)是一种没有污染,取之不尽的新能源。4 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 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 化周期约为化周期约为1111年。年。(1 1)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2 2)对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 (3 3)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 系(相关性)。系(相关性)。5 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理解黄赤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理解黄赤 交角的地理意义交角的地理意义。比比较项较项较项较项 目目地球自地球自转转转转地球公地球公转转转转示意示意图图图图方向方向自西向自西向东东东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时时时 针针针针,从南极上空看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顺时针顺时针顺时针 。自西向自西向东东东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时针时针时针 ,从,从 南极上空看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顺时针顺时针顺时针 。周期周期(1)(1)自自转转转转3603600 0,2323时时时时5656分分4 4秒秒 (2)(2)昼夜更替周期昼夜更替周期为为为为2424小小时时时时(1)(1)恒星年,恒星年,365365天天6 6时时时时9 9分分1010秒。秒。 (2)(2)回回归归归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动动动一个周期,一个周期, 365365天天5 5时时时时4848分分4646秒。秒。速度速度(1)(1)角速度,除极点角速度,除极点为为为为0 0外,其它各外,其它各 点均相等,点均相等,为为为为15150 0/ /小小时时时时。 (2)(2)线线线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渐渐渐减减 小小为为为为0 0。位于近日点(位于近日点(1 1月初)月初)时时时时速度快,位于速度快,位于远远远远 日点(日点(7 7月初)月初)时时时时速度慢。速度慢。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为为为 2323 2626,在数,在数值值值值上与地上与地轴轴轴轴的的倾倾倾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互余。由于黄赤交 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归线归线归线 之之 间间间间作周年回作周年回归归归归运运动动动动,移,移动动动动情况如情况如图图图图1111所示:所示:6 6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区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区 时计算。时计算。昼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昼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 之分(见图之分(见图1-21-2);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 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24小时。小时。图图1-31-3地方地方时时时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东东东自自转转转转,不同的,不同的经线经线经线经线 有不同的有不同的时时时时刻刻 ,东边东边东边东边 地点的地点的时时时时刻刻总总总总是早于西是早于西边边边边,这这这这就就产产产产生了地方生了地方时时时时,同一条,同一条 经线经线经线经线 上的地方上的地方时时时时相同。相同。区时计算:全球分为区时计算:全球分为24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15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1313 所示。按自西东的方向,从自西所示。按自西东的方向,从自西1212区到东区到东1212区,每过一个时区,时间增加区,每过一个时区,时间增加1 1个小个小 时。东时。东1212区比西区比西1212区多区多2424个小时,即个小时,即1 1天。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天。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12区之间的区之间的180180 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 180 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 线。线。晨昏晨昏线线图图1-21-27 7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 方向影响。方向影响。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 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球自转偏向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球自转偏向 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 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8 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地球表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地球表 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角最大,为角最大,为9090 ,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 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秋分:由南向北昼 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 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冬至次年次年 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9 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地球的圈地球的圈层层层层 结结结结构构重要特点重要特点外部外部 圈圈层层层层大气大气 圈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层层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 的基的基础础础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 下降。下降。水圈水圈水圈由液水圈由液态态态态水、固水、固态态态态水和气水和气态态态态水水组组组组成,成,还还还还可分可分为为为为海洋水、海洋水、陆陆陆陆地水、地水、 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陆陆陆地水与人地水与人类类类类关系最关系最为为为为密切。密切。生物生物 圈圈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态态态系系 统统统统中最活中最活跃跃跃跃的因素。的因素。内部内部 圈圈层层层层 地壳地壳在横向上,地壳可分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为为为大大陆陆陆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远远远比大比大 陆陆陆陆地壳薄。在地壳薄。在纵纵纵纵向上,地壳的上向上,地壳的上层为层为层为层为 硅硅铝层铝层铝层铝层 ,下,下层为层为层为层为 硅硅镁层镁层镁层镁层 ,硅,硅 铝层铝层铝层铝层 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地幔地幔地幔中有一地幔中有一软软软软流流层层层层,可能是岩,可能是岩浆浆浆浆的主要的主要发发发发源地。源地。软软软软流流层层层层以上的地壳以上的地壳 和上地幔和上地幔顶顶顶顶部被称部被称为为为为岩石圈。岩石圈。地核地核地核由地核由铁铁铁铁和和镍组镍组镍组镍组 成,外核呈液成,外核呈液态态态态或熔融状或熔融状态态态态,内核呈固,内核呈固态态态态。1010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 过程。过程。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冷却凝固冷却凝固分 分 类类类类形成形成过过过过程程典型岩石典型岩石岩岩 浆浆浆浆 岩岩侵入岩侵入岩岩岩浆浆浆浆在地下在地下压压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 而成。而成。花花岗岗岗岗岩岩喷喷喷喷出岩出岩岩岩浆浆浆浆在地下在地下压压压压力作用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