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 动 损 伤在体育锻炼中常常出现:运动开始后不 久,呼吸急促,胸部闷胀,肌肉酸痛,动 作迟缓;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时腹部疼 痛、小腿肌肉痉挛;剧烈运动后,感到全 身软弱、头昏、耳鸣、眼前发黑、面色发 白,呼吸缓慢;在剧烈对抗运动中,常常 出现肢体骨折和皮肤流血等诸如此类的现 象。然而,缺乏这类常识的人们,有的为 之恐惧和害怕,有的帮助方法不当,好心 做了坏事,引起不良的后果。那么,在体 育锻炼或日常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应该 怎样处理呢?第一节 体育锻炼中常见问题概述一、常见问题种类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 性问题可归纳两类,其一运动性疾病(亦称 运动生理反应),它是指由于运动而造成的 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暂时破坏, 而出现的反应,如腹痛、肌肉痉挛 、运动 性昏阙和极点等。其二运动性损伤,它是指 体育运动中机体的内部或外部所发生的损伤 ,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骨折等。二 常见问题发生原因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身体机能较差运动量安排不合理运动环境较差心理素质较差解剖生理学特点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能,促进 身心健康,而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会使锻炼者的 身心都受到一定的损害,因此,预防于未然就显 得特别重要。锻炼者应采取一些运动损伤的预防 措施,从而使体育锻炼健康安全而富有成效。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一、锻炼前应作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但能使基础体温升高、肌 肉深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应激性提高和关节柔软性增强等, 也能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感.二、锻炼后应注意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指在锻炼后通过放松方法 使体温、心率、呼吸、肌肉的应激反应恢复到锻炼前的正常水平。 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放松,可以防止锻炼后出现的肌 肉酸痛,这有助于解除精神压力。三、自我保护 。锻炼者除了认真作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外,也应 了解和懂得初步处理锻炼后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的方法。同时锻炼 中应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及早发现运动损伤的早期症状,以便于 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四、创造锻炼的安全环境 。体育器具、设备、场地等在锻炼前都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 五、加强易伤部位训练。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 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第三节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一、生命急救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一些意外甚至 危及人体生命的事故发生,而生命科学研究表明:人能 活还是死去,关键是进入濒死后在四分钟内的抢救。通 常医学界把这个起到生死分水岭作用的时间称为“黄金时 限”。然而,人们能在“黄金时限”内将被救者送到医院抢 救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此,人们学会现场应急处理方 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处理步骤(一)处理步骤(二)处理方法1鉴别生命特征(1)有无意识急救者在被救者的耳旁呼唤他的名字,如果有反应的话,再用“ 握住我的手”等容易了解的动作指令试验。如果对此没有反应,那就 是很危险了。必须保持被救者呼吸道畅通,把患者头放在向后仰的 位置。(2)有无呼吸急救者贴近被救者嘴部听呼吸,也可以将手放在胸口或腹部试试 。正常人呼吸次数,大人每分钟20次,小孩每分钟30次左右。如果 没有呼吸,则必须立即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3)有无脉搏检查腕部的桡动脉、颈部的颈动脉或腹股沟的股动脉。正常人 的脉搏数,成人每分钟6080次,如果脉搏慢到50次以下,或快到 120次以上,或者不规则,此时应注意。如果摸不到脉搏时,一般认 为心脏停止了跳动,必须马上进行心脏按摩。(4)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检查出血处时不要强行移动被急救者身体。可采取止血法对被急 救者进行止血。2保持呼吸道畅通(1)无意识,但有呼吸时,稍侧向俯卧,头向后仰;(2)既无意识,又无呼吸时,仰卧,一只手按在额部使头 后仰,用毛毯、枕头等垫在颈后固定。(3)颈椎骨折时不要向后仰头而要把下颌向前拉。3人工呼吸 方法: (1)让被急救者仰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 (2)用右手捏住鼻子,对准被急救者的嘴用劲猛吹; (3)被急救者胸部一鼓,嘴就离开,让他脸向一侧,呼出; (4)每5秒钟重复2、3步骤一次,反复操作。 要点: (1)如果人工呼吸过程中,被急救者呕吐的话,将脸偏向一侧,用手指 伸到其嘴中将呕吐物清除; (2)呼吸动作大人每5秒一次,一分钟12次,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 ; (3)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4)开始时,吹气的气量和压力宜稍大些,吹气1020次后应逐渐减少 ,以维持上胸部轻度升起为度。 4. 心脏按摩方法: (1)正确的位置是胸骨中央下1/3处; (2)完全确定脉搏停止时,让被急救者睡在硬板床上,双 手重叠压迫; (3)手腕伸直用力加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 。每秒一次,反复进行。放松时手不要离开胸壁。要点: (1)要确定被急救者脉 搏是否完全停止; (2)不能在软床上进行 心脏按摩; (3)心脏不在胸腔左侧 而在正中; (4)挤压心脏时手腕挺 直,慢慢地把体重加上 ,减压时手不离开胸壁 ; (5)压迫心脏频率是每 秒一次。5. 局部止血 方法 :(1)抬高伤肢法:用于四肢出血。其方法是将 肢体抬高,使出血部位高于 心脏,从而使出血部位的血 压降低,减少出血。这种方 法对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很有效。 (2)绷带加压包扎法:用数层无菌敷料复盖 创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以压住出血的血管而达 到止血效果,同时抬高伤 肢。它适用于小动脉、上 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的止 血。(3)加垫屈肢法: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出 血。其方法是将棉垫放在肘窝或 腘窝,把肘关节或膝关节尽量屈 起来,再用绷带作“8”字形缠绕。 (4)指压法:在动脉行走中最容易被压住 的部位称为压迫点。在出血部位 的上方,相应的压迫点上用拇指 或其余四指把该动脉管压迫在邻 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液的来源 而达到止血的效果。要点:在遇到外伤出血时, 要冷静判断出血量大小 。如出血量较大, 估计在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过 程中失血量大于800毫升, 应将止血作为首要任务 。二、骨损伤1症状:疼痛:骨折部位疼痛 ,活动时疼痛加剧, 局部有明显的压痛。 肿胀:由于骨折端小 血管的损伤和软组织 损伤水肿,故骨折部 位可出现肿胀。畸形:由于骨折端的 错位,肢体常发生弯 曲、旋转、缩短等畸 形。 大出血:当骨折端刺 破大血管时,伤员往 往发生大出血,出现 休克。 功能障碍:骨折后,肢体原有的骨骼杠杆支 持功能丧失,如上肢骨折时不能拿、提,下 肢骨折时不能行走、站立。2急救要点 1、切勿随意移动患肢。 2、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进行 休克抢救;同时,对患者进行 止血处理。 3、用夹板、树枝和木棍固定伤肢 。辅助物的长度和宽度要与骨 折的肢体相称,其长度必须超 过骨折部的上、下两个关节。 固定的松紧要适度。 4、及时送医院进行检查治疗。3骨折固定方法:由于暴力的作用会使关节面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 系,造成关节损伤。一般来说关节损伤时都伴随着关节 周围韧带和肌腱的损伤。其特点是受伤关节剧烈疼痛, 并有明显压痛;关节功能丧失,受伤关节不能活动。值 得注意是关节受伤后,有时会出现畸形,与健肢对比不 对称,因软组织损伤而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疼痛、压痛 和关节肿胀,并失去正常活动功能,甚至发生肌肉痉挛 等现象。 处理原则:固定伤肢,及时送医院。 处理方法: (1)立即用夹板和细绳在脱位所形 成的姿势下固定伤肢。可采用包扎法、 悬挂法进行处理; (2)及时送医院治疗。三、关节损伤四、肌肉损伤肌肉猛烈的主动收缩,超过了它的负担能力,或突 然被动拉长,超过了它的伸展性时,都可发生拉伤。其 特点是伤部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紧张或痉挛,触之 发硬,皮下淤血严重,功能障碍。 处理原则:先冷处理,24小时后可按摩;严重损伤可局部 加压包扎,固定伤肢。 处理方法: (1)及时进行冷敷和加压包扎; (2)受伤肌肉应置于放松位置; (3)24小时以后在受伤部位轻推拿、按摩,同时,可点压 伤部周围的穴位; (4)肌肉完全断裂者,可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 即送医院。五、软组织损伤(一)软组织开放性损伤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其伤口与外界相通,较易引起 出血和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伤口的卫生,如擦伤、刺 伤和撕裂伤等。 处理原则:清淤、止血、送医院。 处理方法: (1)小面积的损伤,只需红药水涂伤口即可; (2)大面积的损伤,必须严格消毒,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再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最后用纱布包扎。若无医疗 条件,可取干净的代用品覆盖伤口,以防感染,然后送 医院进一步地处理治疗; (3)伤及深层肌肉组织或裂口较大则需清创止血,甚至进 行缝合术,口服抗菌素,必要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急性损伤急性损伤是指人体某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后,局部 组织细胞受损,发生组织撕裂或断裂,组织内的小血管 破裂出血,组织内血肿等现象。其特点:损伤部位出现 血肿和水肿,发生创伤性炎症;局部表现为红、肿、热 、痛和功能障碍。 处理原则:制动防肿、先冷后热、活血化瘀、敲捶振动。 处理方法: (1)伤后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局部休息; (2)2448小时后,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再做进一 步处理。若损伤较轻,也可外敷新伤药,能收到止痛、 减轻炎症的效果。若损伤较重,可内服镇静、止痛剂。(二)软组织闭合性损伤2慢性损伤慢性损伤是由急性损伤 因处理不当或长期局部负荷过 度,引起组织劳损,由微细损 伤逐渐积累所致。其特点:局 部疼痛,功能障碍。 处理原则:改善伤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合理安排局 部负担量。 处理方法: (1)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 (2)外贴活血膏、外敷活血的中草药。六、运动中腹痛原 因 症 象多数在中长跑时产生,主要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时运动过 于剧烈,或跑得过快,内脏器官功能尚未达到竞赛状态,致使 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腹痛;也有的因运动前吃得过饱,饮水过 多,以及腹受凉,引起胃肠痉挛;少数因运动时间过长或过于 剧烈,使下腔静脉压力上升,引起血液回流受阻,或因肝脾淤 血,膈肌运动异常,致使两肋部肿痛。处置 方法一般可采用减慢跑速,加深呼吸,按摩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 等方法处理;如疼痛仍不减轻,甚至加重,就应停止运动,并 口服十滴水或揉按内关等血位;如仍不见效,应送医院作进一 步检查。预防 措施饭后一小时才可进行运动;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并注意呼吸节奏七、运动性昏厥原因和症象: 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 称为运动性昏厥。它是由于练习者从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 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表现为全身无力、头昏耳鸣、眼 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 压降低、呼吸缓慢等。处置方法: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并 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 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穴位。如有呕吐,应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如停止呼吸,应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轻度休克者,应由同伴搀 扶慢慢走一段时间,帮助进行呼吸。预防措施:平时要经常坚持体育锻炼 ,以增强体质;长时间下蹲 后不要突然起立;不要带病 参加剧烈运动;疾跑后不要 立即停下来;不要在饥饿情 况下参加剧烈运动。八. 肌肉痉挛原因和症象:在体育锻炼时,肌肉受到寒 冷的强烈刺激时,可能会发生 肌肉痉挛。常在游泳或冬季户 外锻炼时发生;有的因准备活 动不够,或肌肉猛力收缩,或 收缩与放松不协调时,均可发 生肌肉痉挛;也有的因情绪过 分紧张所致。肌肉紧张时,肌 肉突然变得坚硬、疼痛难忍, 而且一时不易缓解。处置方法: 对痉挛部位的 肌肉做牵引。 例如腓肠肌痉 挛时,即伸直 膝关节并配合 按摩、揉捏、 叩打,以及点 压委中、涌泉 穴等,以促使 痉挛缓解和消 失。预防措施: 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 ,事先应作适当按摩; 夏季进行长时间运动时 ,要注意补充盐分,冬 季锻炼时,要注意保暖 ;游泳下水前,应先用 冷水淋浴;游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