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9页
第2页 / 共89页
第3页 / 共89页
第4页 / 共89页
第5页 / 共89页
第6页 / 共89页
第7页 / 共89页
第8页 / 共89页
第9页 / 共89页
第1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详解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 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 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 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 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 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 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 解决线索。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 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 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 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 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 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 佚籍大量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 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 虑老子的时代问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 ,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 ,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 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 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 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 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 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 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 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 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 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 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 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 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 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 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 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 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 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 于战国时期。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 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 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 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 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 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 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 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 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1.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 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 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 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 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 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 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战国秦汉简汉简 帛文献大量出士,给给学术术界提供 了许许多纸纸上材料以外的东东西,这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 书书的时时代问题问题 有了解决的可能。 1、B(“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 其”代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质疑:C(曲解文意,“大多本 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错,原文是说用 来印证老子的古书的真伪和年代 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 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 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 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 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 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 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 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2、D(引用的应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批评的句子才是“子曰:何以报德?以 直报怨,以德报德。”)质疑:A ( 偷换概念,“但是这对于 老子一书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但原 文“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 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 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 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 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 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 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 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 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 ,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 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 问学于老子一事。3、C(“与黄帝书后来享有 崇高地位极有关系”错,属于强 加因果。另外“可见这三人的引 用阐发”说法也不当,原文为“可 认作”。)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 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 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 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 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 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 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 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 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 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 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 书,督团营如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 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 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 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 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 不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 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 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 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 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 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 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 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 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 连疏求去,许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 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 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 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 ,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4、A (登:考上,考中)(一)文言文阅读(19)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 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即非职守,亦言无不 尽 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减膳撤乐,修德省愆止额外织造,振饥民, 捕盗贼 A B C D5、B(说马文升 正直敢言,说马 文升对太子的教育 严格要求)(一)文言文阅读(19)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 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 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 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 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 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 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 ,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 ,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6、D(非不去,而是到了钧州又离开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7、(1)(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年高德 劭,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 没有人敢埋怨。或(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为年高徳 勋,皇帝也诚心诚意任用他,众大臣没有人 敢望其项背。(班列:朝班的行列,朝廷官员;耆硕: q shu,年高德劭,德高望重,最年长,功 劳最大;推心:诚心,诚心诚意,以诚相待 ;望:埋怨,怨恨。一词各1分,补充省略1 分)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 (2)(马文升)在家闲居时,没有 事不曾进入州府县城。谈论到当时 政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 (未尝:不曾,从来没有;时事 :当时政事;辄:总是;颦蹙:皱 着眉头。一词1分,补充省略1分)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 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 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 的一种棋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