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 领 出 版 潮 流探 索 出 版 规 律编辑之友, !“#$#%!热点透视湖南大学期刊社主编姚德权新闻出版业的 分类与分类发展新 闻 出 版 业分类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基于新闻出版业属性的分析, 按照对新闻出版业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出版目的、 出版物的性质, 相应地把新闻出版划分为不同类型, 各类出版物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新闻出版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分类发展是针对统一发展而言的,分类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新闻出版业与时俱进的现实要求。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改革的核心是将新闻出版业经营的微观主体,即各类新闻出版经营单位按其出版经营的主要目的和出版物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类别的新闻出版单位。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改革的实质是对新闻出版业经营活动进行适当的分类,让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在各自适用的领域发挥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理顺管理体制, 调整新闻出版结构等。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改革绝不是对新闻出版业的简单划分和经营方式上的改变, 它是新闻出版业的一项根本性、 全局性的改革。它涉及新闻出版业发展指导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政策、 组织形式、 经营措施等方面的深层次改革。新闻出版业的分类发展改革势必带来传统新闻出版业融资体制的重构。一、 新闻出版业的分类新闻出版业是社会最敏感的交感神经,既与政治体制密切相连, 也与经济体制密切相连, 又是文化体制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改革,都会引起政治、 经济、 文化方面的强烈反映。鉴于此, 新闻出版业融资体制改革就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既要考虑新闻出版业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又要考虑它和一般产业的共同规律,既要看它的特殊性,也要看它的一般性。其特殊性就体现在它传播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非常强, 它的每一个产品都带有文化观念、 价值观念的内容; 一般性体现在其运行过程, 符合物质生产的一切特征, 也要设计、 构思、 生产、 包装、 流通上市, 跟其他产品没有什么两样。新闻出版业既往的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体制, 是一个过渡体制。它在我国近!“年的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中曾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改变过去那种把新闻出版业完全看做是意识形态的做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新的形势下, 除了极少数具有宣传导向性、 社会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外,绝大多数从事新闻出版的单位首先应该是出版企业,这应该成为新闻出版单位最根本的定位。其次,要解决过去新闻出版业政事合一、 政企一体、 事企同位、 管办不分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才能解决新闻出版单位的发展动力问题、 运行机制问题、 体制保障问题等。只有把新闻出版单位作为企业,面向市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才能真正按照市场规编者按: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分类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该怎么分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 希望大家对此展开讨论。引 领 出 版 潮 流探 索 出 版 规 律编辑之友, !“#$#%!热点透视律和规则运行, 反映其经营的业绩或绩效, 对出版单位的评价才有公平的标准,才能在新闻出版领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 保障新闻出版业规范运行。根据前述行业属性分析,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先进行科学分类, 再在政企分开、 政事分开、 事企分开、 管办分离基础上, 分类发展, 分层次、 分领域梯度开放融资渠道。在国际上, 按传播体制的传播最终目的不同, 通常将国际传媒划分为商业经济型、 政治宣传型、 社会服务型。结合中国国情, 笔者认为可以按出版目的、 出版物性质将新闻出版业划分为类似的三大类型: “宣传导向型” 、 “社会服务型” 、“商业经营型” 。作为 “产业” ,“商业经营型” 最具典型,“社会服务型” 属事业性质,“宣传导向型” 基本为机关性质。? 0 ?7834AB 0 !“CD) E85,!“# -“# - “!#杨牧之)当前中国出版业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编辑之友,!“!(!)$柳 斌 杰)谈新闻出版改革*./ 0 12,F34456 0 0777) 99) ?4F !“& -(! -(%姚德权)新闻出版业规制及规制变革思路*+, )财经理论与实践,!“&(D)&姚德权)传媒安全与发展:一个资本运作视角的分析*+,)新闻出版交流,!“!$D%姚德权)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的融资模式选择*+,)出版发行研究,!“&$G%(冉华)论媒介的本质属性及其产业化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HHH$G%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