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http:/www.paper.edu.cn -1- 交通条件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交通条件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以苏通大桥的建成为例以苏通大桥的建成为例 张为华,傅兆君,卢军健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摘 要:要: 区位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经济区位会极大促进城市化的进 程。南通在苏通大桥建设之前,经济区位条件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导致了南通的经济发展 缓慢;随着苏通大桥的建设,南通的经济区位得到改善,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南通逐渐融入 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关键词:关键词:苏通大桥;交通条件;经济区位 1区位理论的发展区位理论的发展 1826 年,杜能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提出了农业区位的概念,认为影响区位的经济因素是运输费用,运输费用的不同导致了六个圈层的存在。韦伯在 1909 年发表了纯粹区位理论一书,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业区位论,找到工业区位出现和移动的规律。韦伯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 其中包括影响工业分散于各个区域的“区域因素”和影响工业集中于某个区域的“位置因素”,而影响区域因素的则是运输成本和劳动力工资的因素。在 1933 年克里斯塔勒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中创立了中心地理论,说明了城镇为什么存在以及决定他们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同时勒施则在经济空间秩序里一文中发展了动态的,综合的空间经济理论,提出了蜂窝六边形市场区位的概念。他们把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和区位因素结合在一起,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心区位出现的原因。1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的数理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霍特林在关于竞争的稳定性一文中,利用双头垄断区位均衡的分析方法, 提出了在竞争的框架下的区位竞争理论。 从传统的区位发展理论中, 我们可以总结出区位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然资源, 交通运输条件, 劳动力,市场等。由于各个区位的不同,影响区域经济的区位因素也就不同,并且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2南通的区位和经济概况南通的区位和经济概况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 南与上海及苏南地区仅有一江之隔, 北上是广阔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逆江而上,可达安徽、山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与上海有着相似的区位条件。2006 年江苏的 13 个城市的 GDP 总值和排名如下,其中包括省会城市南京,从下表可以看出,南通市是 1758.34 亿元,处于第 4 名的位置,在南京之后,常州之前。 1魏伟忠,张旭昆.区位理论分析传统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5.9 http:/www.paper.edu.cn -2- 表 1 南通的 2006 年 GDP 在江苏的排名 排名 地区 地区生产 总值(亿元) 人均 GDP排名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 GDP 1 苏 州 市 4820.26 78801 8 扬 州 市 1100.16 24048 2 无 锡 市 3300.59 72489 9 镇 江 市 1021.52 38088 3 南 京 市 2773.78 46114 10 泰 州 市 1002.28 19933 4 南 通 市 1758.34 22826 11 淮 安 市 651.06 12278 5 常 州 市 1569.46 44440 12 连云港市 527.38 11084 6 徐 州 市 1428.80 15363 7 盐 城 市 1174.26 14647 13 宿 迁 市 454.20 8618 (注: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 2007) 从 2001 年到 2006 年,南通的 GDP 总量排名一直没有改变,都是第四名,而前五名都是没有改变的,呈现一种稳定性。这就使得南通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与前一名南京的差距过大,每年的 GDP 的总量差不多只是南京的一半,难以在短期内追上南京;与后一名常州的差距也拉不开,每年的 GDP 总量只是多十几个百分点,在短期内也难以甩开常州的追赶。但是人均 GDP 却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比扬州市人均 GDP 还要低,排在第七位,这样的经济状况与其本身的区位条件是远远不相符合的。 3. 南通经济发展与其经济区位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南通经济发展与其经济区位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在地理位置上,南通绝对是上海经济圈的腹地,按照区位发展规律应该是具有优势的区位, 从发展的理论上来说南通市应该至少有与苏南地区相同的发展速度,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 南通的经济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始终落后与苏南地区一大截。 从影响区位的因素分析,这主要是交通条件使得南通的区位名存实无:南通苏南和上海之间有一条天然屏障长江, 正是这条长江使得南通地理位置上处于上海的经济圈之内, 经济发展水平却游离于上海经济圈之外,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南通的硬件环境不如苏南地区: 南通与上海的联系在交通上仅仅依靠两条过江汽轮是远远不能解决南通和上海之间的交通运输问题; 而苏南地区和上海之间拥有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的连接, 使得二者之间紧紧联系在一起, 加快了苏南地区受到上海经济辐射的程度和速度,加速了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南通却没有这些优势,于是这一点就直接增加了上海和南通之间的通勤成本, 从而间接的拒绝了上海的经济向南通的辐射范围和辐射程度。 更使人担忧的是在交通部公布的 2020 年全国公路主干线中的沿海干线是同江,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深圳,广州,湛江海口,三亚,同三线过长江的接口方案是借助于近期通车的江阴大桥和沪宁高速公路进入上海。 这种方案对南通经济发展更加不利,这将使南通市的区域地位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2. 南通的发展思想与苏南和上海发达地区有了很大的差距, 交通的不便和闭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南通人经济发展思维的前进与世界经济窗口的接轨。 在苏南和上海经济圈大力引入外资,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时候,南通人仍然在发展轻纺工业,而轻纺工业在现代产业中早已落后了, 增长速度和拉动其他经济的速度已经远远不能与第三服务业和工业的能力相比较了。 4. 苏通大桥建成之后南通经济区位的改变苏通大桥建成之后南通经济区位的改变 http:/www.paper.edu.cn -3- 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所产生的辐射是与两个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的。二者的距离越近,经济辐射的速度越快,辐射的程度越高。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辐射媒介是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其中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是辐射媒介的要影响成份。 从 2001 年 5 月 30 日国务院批准建设苏通大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个年头了, 建设工程已经处于中后期了,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苏通大桥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南通的经济区位,对南通以及南通北部的苏北地区经济带来发展的契机。 在苏通大桥建成之前, 从南通到上海的渡轮式经济距离是苏州、 无锡和常州到上海距离的 2 到 4 倍,“近水楼台先得月”苏州、常州和无锡充分利用了与上海交流和沟通的方便,吸收上海的资金和技术,飞速发展自己的经济,而南通只能“望江兴叹”,上海和外企很少有资金能够流入到南通。 从历年来吸引外资的力度来看, 南通吸引外资的力度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长江天堑的阻隔使得外商把南通排斥在投资的目标之外,成为南通飞速发展的瓶颈。 苏通大桥建成之后将有力的改变这一局势, 在地图上, 南通直辖的海门和启东都是跟上海隔海相望, 直线距离不到十公里, 即使是从南通市中心到上海的市中心的距离也不过一百公里左右,交通时间就一个小时左右,直接拉近了南通和上海的距离,使得南通真正融入了上海的经济圈层,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 长江三角洲经济中,上海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起着龙头的领导作用。苏、锡、常和南京是该区域的中坚力量, 其它的城市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作为北上海的南通和南上海的杭州则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两翼, 对长江三角洲的起飞有着关键的作用。 现在杭州与上海的联系已经日益紧密,沪杭高速公路,杭州湾萧山通道,新建杭州至浦东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建造这些方便快捷的交通媒介将杭州融入到了上海的四十分钟经济圈内, 极大的提高了杭州接受上海辐射的速度和程度, 使得杭州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上海的南翼已经起飞,上海的北翼如果不能升起,那么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就是畸形的,就不健康了,因此发展南通的交通,使其尽早融入上海经济圈是南通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5. 南通经济区位改变对南通发展的影响南通经济区位改变对南通发展的影响 苏通大桥建成之后,南通的经济区位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与上海形成“点轴”的发展态势,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并且南通在一定的区位优势自我积累之后在长江北岸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极, 使得上海的经济辐射梯度转移到苏北地区, 促进苏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总的来说,南通经济区位的改变将会对南通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以及吸引外资的力度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分析为: 1. 苏通大桥将会改变南通的产业结构。 南通从改革开放初期就一直以农业和纺织产业等轻工业为主,第一、第二产业在 GDP 值中占了 60%以上。第三产业一直无法得到快速的成长,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通城市的发展速度。 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可以促进这三大产业的升级改造2。第一产业农业应该根据上海的市场导向,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 南通的第一产业在苏通大桥建成之前就是上海的主要供应源之一, 上海人每消费的四个鸡蛋中就有一个来自南通。 南通可以利用运输路程近的便利优势向上海供应2王明华苏通大桥对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5:274-276,2006.5 http:/www.paper.edu.cn -4- 新鲜蔬菜,因此提高农业高科技程度,形成产、供、运、销一条农产品产业链是南通第一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第二产业,应该利用南通的深水港口码头的优势,在改造传统的工业产业的同时,在沿江和沿海建立大型的综合工业基地,大型的造船公司,钢铁炼造厂,石油化工, 环保等产业的终端产品可以利用航运便利条件运输到世界各地。 第三产业是南通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核心。南通可以发展的第三产业有:交通运输,仓储业,旅游、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邮电通讯行业等,南通要利用苏通大桥建成后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在大桥的北部区域建立仓储贸易区, 成为南通和上海交通运输物流的中转站, 大力发展该地区的仓储贸易,经济发展之后可以成为南通发展的一个极点,增加其辐射能力,促进南通地区的经济发展。南通的旅游业是今后应该发展的重点,南通在位置上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可以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条件和人工开发, 发展特色农家旅游业和沙滩旅游业, 成为一大旅游的特色。 2. 苏通大桥的建立促进了南通城市化的进程。 研究表明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第三产业,人均 GDP,工业化程度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苏通大桥建立之后将有力的改善南通的城市化的条件: 苏通大桥的北部的第三产业仓储业扩大了南通的城市化空间, 作为南通区域的发展极又将会带动周围的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将南通城市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南通城市化的速度;南通港最为长江的第一港,具有良好的港口发展条件,它与上游和中游的港口交通方便,在国际港口中,它处在出海口处又可以跟其它的国际港口进行交流。南通不但拥有良好的港口位置,而且拥有深水港口的条件,在沿江可以建设 5-10 万吨的深水码头港,这些交流条件都可以提高南通的城市形象,加快南通的城市化的脚步3。 3. 苏通大桥的建立可以提高南通的区域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能力,吸引更多的外资。在过去的年代,南通由于“难通”,交通不便利,阻碍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使得国际和国内的资金大多流入了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苏通大桥的建立直接改变这一劣势,南通的区位将会比苏南地区更有优势, 将会吸引大量的外资直接流入南通, 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