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必修 4 教学案110 阿 Q 正传(节选)鲁迅先生倡导“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创作手法。他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阿 Q 的形象是鲁迅先生采用杂取种种人而合成的典型的文学形象。论自尊自尊是人生杠杆不可缺少的支点,它赋予生命以意义。夏洛蒂勃朗特在小说简爱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震撼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难道不正是简爱以自尊精神为人生支点的人格魅力使然吗?自尊,犹如一面旗帜,赫然凌驾于地位尊卑、家境贫富、能力大小、条件优劣等尘世俗念之上,在人类精神和灵魂的制高点高高飘扬!自尊就是力量。自尊的力量,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变耻辱为荣光。试观寰宇,多少人杰,就是这样高擎着自尊的旗帜,凭着自尊的力量,在厄逆中奋起,在挫折中挺进,披荆斩棘,一路豪歌,而最终冲上了事业的巅峰。哦,人生若失去自尊,生命还有什么价值!然而,自尊有时也会成为精神的枷锁,灵魂的裹布,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把握其“真谛”的话。当我们把自尊的旗帜只当作一块遮羞布,再横七竖八扎上无数条“自尊”的绳索时,自尊也就走向了反面,失去了它真正的精神和灵魂,必将阻碍生命和人性的发展。微感言: 1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粤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必修 4 教学案22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3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5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鲁迅一、审美视窗今天的“阿 Q”在现实生活中, “阿 Q”的做法至少有以下情态与形式上的继承与发扬:一是“怕” 。具体说来,就是怕官,怕名人,怕阔人,怕洋人,怕恶人,怕坏人,怕不讲道理的人概括起来说,就是一怕比自己强的人,二怕比自己坏的人。二是“忌” 。忌别人议论自己,忌别人批评自己,忌别人超过自己,忌别人给自己提出不同意见;有些场合,还忌讳别人表扬自己,赞美自己三是“俗” 。民,只要一做了官,不管官大官小,马上就摆谱;穷人,一旦变富了,不管富从何来,怎样来的,马上就摆阔;无名小卒,一旦扬名,不管名大名小,马上就端架四是“坏” 。爱探听别人的隐私,爱传播别人的小道消息,爱造谣,爱传谣,爱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粤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必修 4 教学案3五是“假” 。其实也就是“虚” 。用老百姓的话说“净弄些不管用的” 。假正经,假慈善,假爱心六是“赖” 。赖账的,推脱责任的,倒打一耙的,翻脸不认人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七是“顺” 。只要是当官的说了,再错,自己心里再不乐意,表面上也举手赞成;只要还给自己留一条活路,再大的委屈也能咽下。【注】 阿 Q 是鲁迅小说阿 Q 正传的主人公,是“精神胜利者”的典型,受了屈辱,不敢正视,反而用自我安慰的方法,说自己是“胜利者” 。二、写作背景阿 Q 正传写于 1921 年。当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只是形式上的胜利。鲁迅先生以锐利的、深邃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 阿 Q 正传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个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下的畸形的中国人。这部不朽著作的诞生,有着其深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三、基础梳理1字音识记(1)单音字土谷祠( ) 舂米( ) 撑船( )忌讳( ) 癞疮疤( ) 敌忾( )下箸( ) 虫豸( ) 歌吟( )醉醺醺( ) 穿凿( ) 虱子( )剃头( )(2)多音字场 畜散场( )场院( ))畜生( )畜牧( ))撩 刹撩起( )撩拨( ))刹那( )刹车( ))答案 (1)c chn chn hu chun ki zh zh yn xn zo sh t粤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必修 4 教学案4(2)chn/chn ch/x lio/lio ch/sh2辨形组词(1) (2)渺缈)籍藉)(3) (4)讷 呐)讳 纬)(5)崇 祟)答案 (1)渺茫/缥缈 (2)籍贯/狼藉 (3)口讷/呐喊 (4)忌讳/经纬 (5)崇高/鬼鬼祟祟3近义词辨析报复抱负“报复”指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抱负”指远大的志向。例句:韩国政府决定暂停伊朗国民银行首尔分行营业 6 个月,若伊政府对此采取禁止进口韩国商品、提高关税、推延资金结算等贸易_行动,将对韩国造成极大冲击。敬轩是一个有_也有作为的人,一向痛恨贪官污吏,痛恨朝廷,三年前同咱们一道焚烧了凤阳皇陵。答案 报复 抱负4词语解释(1)口讷: (2)行状: (3)深恶痛绝: (4)同仇敌忾: (5)出言无状: (6)塞翁失马: (7)心满意足: 答案 (1)嘴笨,言语迟钝。(2)旧时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本文中泛指人的经历。(3)厌恶、痛恨到极点。(4)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5)说话时超越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显得无礼。(6)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7)非常满足。粤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必修 4 教学案5一、文本助读本文节选了阿 Q 正传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 ,通过表现阿 Q 的“精神胜利法” ,讽刺了以阿 Q 为代表的旧中国下层人民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对劳动人民的麻醉和毒害,从而表达了作者改良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的愿望。【结构图示】二、小组合作1阿 Q 生平中遭受了哪两件屈辱?阿 Q 认为它们是生平两件屈辱的原因是什么?答: 答案 第一件屈辱:藐视王胡被抓住碰头。第二件屈辱:辱骂“假洋鬼子”挨打。原因有二:(1)这两次挨打都是发生在阿 Q 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出了名以后,他感到大家仿佛格外尊敬他,一般人不敢惹他;(2)打他的两个人在阿 Q 看来最没资格一个是自己藐视的人,一个是自己最厌恶的人。2阿 Q 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而“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答: 答案 他对来自统治者的欺压麻木健忘,以自欺来自慰。他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在精神上却一次又一次地“胜利” 。他被赵太爷叫去打了嘴巴,可挨打之后,他想的是:“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他想到赵太爷这么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现在竟成了他的儿子,便得意起来。一方面在现粤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必修 4 教学案6实中处处碰壁,饱尝辛酸,一方面又在幻想中自欺自慰,自傲自足,这就是阿Q 的“精神胜利法” 。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等,他自然就越荣耀了。3小说中写阿 Q 调戏小尼姑有什么用意?答: 答案 调戏小尼姑表明了阿 Q 欺软怕硬的性格,他把所受的屈辱都怪在小尼姑身上,通过调戏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炫耀自己强大的一面。三、师生探究1分析阿 Q 性格的矛盾之处,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产生。答: 答案 矛盾之处: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产生原因:阿 Q 身上存在着双重人格自我幻想中的阿 Q 与实际存在的阿 Q。因为阿 Q 的本色在他所处的恶劣环境中是不适宜生存的,因此自我就发生分裂,形成双重人格。真正的自我只好退回内心,沉醉在躲避现实的虚妄幻想中。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则是人格的另一面,即被封建社会严重扭曲的自我,它是在丧失自由意志的情况下出现的,是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以维持个体的生存。2结合整篇小说,试分析阿 Q 的艺术形象。答: 答案 阿 Q 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 Q 的性格十分复杂。就其阶级地位而言,他是一个贫苦农民,受着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因而具有反抗和革命的要求;但他又是一个落后的、没有觉醒的农民,封建传统思想的毒汁,侵蚀着他的灵魂,长期痛苦、悲惨、屈辱的生活,又使他酿成了一种变态的心理和性格精神胜利法。作者在塑造阿 Q 这个典型的时候,始终把他的革命性、反抗性和落后性、盲目性扭结在一起。阿 Q 具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他样子平平常常,却令人觉得可爱而又可笑,粤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必修 4 教学案7可悲而又可悯!他虽然落后、盲目、糊涂,却又分明地要反抗,要造反,只是他的革命要求是十分朦胧的。3结合全文,研讨阿 Q 的“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答: 答案 (1)产生于愚弱国民所处的恶劣环境和屈辱地位,来源于被压迫、被凌辱的下层人民当中,是专制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国民的心理变态和人性奴化,并非来自统治阶级自身。(2)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不敢正视自己的落后不幸状态的精神的瞒与骗,因此不仅东方落后的民族中会产生阿 Q 的“精神胜利法” ,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要还有个人和集团处于落后地位,就有产生粉饰落后的“精神胜利法”的可能。一、阅读延伸阿 Q 发家阿 Q 老是说自己是“先前阔” ,如今他真的是阔起来了。这几年,感谢农村政策落实得好,阿 Q 凭着一身手艺,起早摸黑,出大力流大汗,手里的票子一天比一天多,终于盖起了小洋楼,一下子出人头地,大翻身了。接踵而来的事情连阿 Q 自己也没有想到:先是赵白眼、赵司晨、小 D、王胡这些人(赵太爷父子土改时被镇压了),都争先恐后地来拍马屁, “阿 Q 哥、阿Q 哥”叫个不停。后来,小尼姑从庵里跑出来(如今的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硬要嫁给阿 Q,理由是阿 Q 掐过她一把, “男不露膝,女不露皮,男挨女皮,女嫁不移” ,阿 Q 是“猫掉了爪子巴不得” ,春节就结了婚。如今阿 Q 是志得意满:钞票有了,洋房有了,女人有了。阿 Q 摸着口袋里的钞票,心里想:这钱该怎么花?终于有一天,他想起那回在土谷祠赌博的往事:那一回,本来阿 Q 赢了一大把,谁知后来有人打架,一下子全乱了,龟儿们拿着钱溜了。想到这里,阿 Q“啪”地一声又回到土谷祠去了,还是那几间房子,破破烂烂的,可走进去一看,我的天哪,里面人山人海,围了个水泄不通。赌徒们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