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盖章盖章): ): 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 : 二二 O 一一五五年年三三月月 2 3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 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 法人代表 联系人 张国昌 通讯地址 合肥市阜南路 51 号 联系电话 13965135878 传真 邮政编码 230000 建设地点 合肥市政务新区茗香路 立项审批部门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发改资环201594 号 建设性质 改扩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防洪除涝设施管理 N-761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2087.8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5.2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25% 评价经费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8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一、项目项目由来由来 随着合肥城区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显将为重要。建筑大学排水系统是十五里河分区的一道主要排水通道,汇水区域大部分为建成区,排水设施建设年代较早,排涝标准较低,存在较大内涝隐患,为响应国家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减少对区域内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威胁,需对建筑大学排水系统进行提标改造。 在此背景下,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决定对建工学院排水系统茗香路排水进行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在茗香路与油库北侧明渠处进行分流,沿茗香路、黟县路至金寨路新建一道 D3000 雨水主排,与下游即将建设的雨水主排衔接直接入十五里河,管道全长1150 米, 项目于 2015 年 2 月 28 日经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立项, 总投资 2087.8万元。项目前期工作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交由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进行办理。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委托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二、工程内容工程内容 根据可研报告,本工程主要内容为对建工学院排水系统茗香路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表表 1 建设建设项目组成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内容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工程规模 主体工程 茗香路新 建分流系 统 经对现场踏勘及系统流量分析,提出由该系统的西支主管处 即在茗香路上对油库北侧明渠进行分流,按该西支的设计流 量 20 立方米/秒标准设计提标分流管为 d3000-0.002;沿茗 香路、黟县路至金寨路新建一道 D3000 雨水主排,与下游即 将建设的雨水主排衔接直接入十五里河,管道全长 1150 米 三三、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1)开挖施工 埋深在 6m 以内的管道一般采用普通开挖沟槽的施工方法, 管道基础应落在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原状土层上, 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 当土方用机械开挖时, 应保留至少 15cm 土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 (2)顶管施工 管道埋深超过 6m,如地质条件许可应优先考虑顶管。顶管管材应符合建材行业标准 (JC/T640-1996)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的要求, 其管道接口采用钢承口。 (3)管道基础及接口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污水管的闭水性,在开槽施工段,采用钢筋混凝土企口管,胶圈接口,基础为砂石基础。顶管段,管道接口采用胶圈接口。 四、四、工程量工程量 本次雨水管道管道总长 1150m,详见下表: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3 表表 2 雨水管道雨水管道施工工程量施工工程量一览表一览表 类别 序号 管径 管材 长度(m) 备注 雨水管道 1 D3000 承插口钢筋砼管,级 500 开挖,H=4.8m 2 D3000 “F 型”钢筋砼管,级 650 机械顶管 H=6.5m 小计 1150 五五、政策符合性、政策符合性 本工程主要为防涝设施建设及附属设施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013 年修正)鼓励类水利第 10 条要求“城市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次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位于合肥市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包河区。现状穿越建筑大学的雨水主排汇水面积约 600 公顷,北起望江西路、西至潜山路、东至南屏路,南抵十五里河,上游主要有两路雨水主排:其中西路为由望江西路、石台路,穿越匡河后经休宁路、东至路后由原合肥石油库北侧接入合作化南路雨水箱涵,该支主排汇水面积约 205 公顷,现状管径 d800-B3200H2000;北路由太湖路沿合作化路至休宁路,汇水面积 185 公顷,现状管径 d800-B3800H1500;两路主排汇流后合并为 2*B2600H2000 雨水箱涵,向南穿越金寨路后进入建筑大学校区内后向南经姚公路、祁门路、南屏路排入十五里河,箱涵断面为 B4500H2000。现状雨水系统自 2000 年-2011 年陆续建设, 设计标准为 P=1 年, 径流系数 =0.5, 总体排涝能力较低,已不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2014 年版)及合肥市排水规划确定的相关设计标准,同时由于设计标准低,管径小,造成合作化路(休宁路-金寨路)段以及建筑大学校区等地势低洼。 排水系统属于防洪排涝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上没有负面影响。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等等): 1、项目地理位置、项目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合肥市政务新区茗香路,详见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地形、地貌、地质、地形、地貌、地质 合肥地处江淮腹地丘陵地区,由西向东的江淮分水岭贯穿该市,形成低缓的鱼背地势。合肥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扬子板块交接部位,基底成因复杂,除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地层未间出露外,侏罗纪新生代地层发育较完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岩浆活动,构造变动频繁。新生代晚期由于地台差异升降运动,形成了这样垄坳相间的大面积第四纪地层覆盖。本区土地类型多样,分为低山丘陵、低丘岗地和平原圩区三大类,分别占陆地总面积的 5,87.2和 7.8。 3、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 春秋温和。 多年统计年平均气温 1516; 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8-10;高温多半出现在梅雨后的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冬季,月平均气温在 2.55.0之间,夏季 7 月平均气温在 27.529.5左右。 合肥市的无霜期在 220240 天之间。 多年统计年日照时数在 2000 小时左右,分布特点呈北多南少。日照时数的年内变化特点为: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 4、区域地表水系、区域地表水系 合肥市位于江淮丘陵中部,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将全省分成长江和淮河二大流域。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系有巢湖、十五里河。 (1)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合肥市重要的水源地、湖泊面积 776km2(水位高程 11 米时) ,容积 40.30 亿 m3,湖深一般为 2-3m,巢湖的地理位置构成“滨江环河”的地形特征,通过裕溪河与长江相通,是一个半封闭型湖泊,由于湖大水浅,水流缓慢,水体稀释能力差,再加上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地表残留水体中的化肥、农药等多种有害物质带入湖内,使湖区水质日益恶化,严重威胁巢湖水源水质,目前水质不能满足其功能区划标准。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6 (2)十五里河 十五里河是巢湖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合肥市西南郊大蜀山南麓,向东流经高新区、政务区、骆岗街道等,最后经由义城镇希望桥附近汇入巢湖。十五里河全长 32.5km,流域面积 111.25km2,河道弯曲,水面宽度变化较大,河底宽 1.525m。十五里河主要靠沿岸支流水和地表径流汇入,因此决定了十五里河区段特定的水量构成比例,地表径流占 43%,支流入河占 16%,排污口排放占 41%,是合肥市西南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纳污水体。 5、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该地区属落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植被带,受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水、热、光源均较丰富,适宜多种植被生长。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影响,境内原始植被已不复存在,目前存在的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树木多为人工栽植落叶乔木,如梧桐、杨柳、槐树、杉树等;农业植被有稻、麦、大豆、棉花、花生、油菜及各类蔬菜、瓜果等。 生态环境以人工类为主,野生动物种群稀少。 6、地震烈度、地震烈度 该区域地震烈度为 7 度。 建工学院排水系统改造工程茗香路排水改造工程项目 7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等等): 合肥,安徽省省会,古称庐州、庐阳。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华东地区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 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襟江拥湖,沿海腹地、内地前沿、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合肥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是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 合肥是首批三座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之一,自然景色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 2013 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 (GDP) 4672.9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1.5%,涨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第四,居武汉、长沙、郑州之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2330 户,比上年末新增 243 户,2012 年完成总产值 7612.12亿元。固定资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