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行简介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 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 1000 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等业务。公司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括本外币保值、资金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注重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中国银行有近百年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金融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银行于 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37 年间,中国银行先后是当时的国家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9 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4 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中国银行于 2003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2004 年 8 月 26 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1929 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 27 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 11,000 余个,境外机构共计 600 余个。1994 年和 1995 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不断向国际化一流大银行的目标迈进。2004 年 7 月 14 日,中国银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将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宣传和普及奥运精神,促进本次体育盛会的圆满成功,提升本行企业形象和社会价值。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 8 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 ;连续 16 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 强企业;同时,被财资评为“ 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十强企业“;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后,先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 IPO 投资者关系奖“和亚洲金融“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在近百年的岁月里,中国银行以其稳健的经营、雄厚的实力、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深得广大客户信赖,打造了卓越的品牌,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中国银行将承秉“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公司治理,追求卓越效益,创建国际一流大银行“的宗旨,依托其雄厚的实力、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银行服务,与广大客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历史沿革中国银行成立于 1912 年 2 月,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从 1912 年至 1949 年的 37 年期间,中国银行的职能发生了三次变化。1912-1928 年,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 年中国银行被改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1942 年中国银行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 12 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50 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 年 10 月 27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 ,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1979 年 3 月 13 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83 年 9 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 年初,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中行之最1、历史最为悠久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此时,内有保守、妥协势力的拆台活动,外有列强的干涉箝制,筹措军费成为南京临时政府的燃眉之急。1912 年 1 月 24 日,孙中山下令:“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认为新政府之中央银行” ,中国银行获准成立。1912年 2 月 5 日,中国银行在上海大清银行旧址开业。2、最早开办外汇业务中国银行经营外汇业务最早的是上海分行,初期业务仅限于代客经收国外票据,签发小额国外汇票等。1915 年 7 月 28 日,财政部批准中国银行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广东五处为试办外汇业务的分行。自此,上海分行外汇业务逐渐扩展,并设立国外汇兑股,经营进出口押汇、外币贷款、近远期调期等业务。3、最早创建海外机构中国银行在确定业务发展方针时认为,要立足于国际金融市场,成为真正的国际汇兑银行,就需要在海外设立具有实力的分支机构,一方面推广出口贸易的汇兑业务和推进侨汇业务,另一方面为国内筹措外汇资金,使国家逐步摆脱外国银行的剥削和操纵。经过实地考察和认真研究,决定首先在世界金融中心伦敦设立机构。1929 年11 月 4 日,中国银行伦敦经理处正式开业。这是中国银行在海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随后,1931年 9 月 1 日,中国银行大阪分行开业。1936 年 6月 15 日,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开业,同年 7 月 1日,中国银行纽约经理处开业。至此,中国银行的海外业务初具规模。4、独家发行外汇兑换券1980 年 4 月 1 日,中国银行根据国务院授权,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 ,并规定,外汇券与人民币等值,只限于短期来华的外国人,短期回来的华侨、港澳同胞,驻华外交、民间机构及其常驻人员等,在中国境内指定的范围内使用,不准挂失。5、恢复我国在 IMF 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为了恢复我国在 IMF 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合法席位,由中国银行、财政部、外交部等部门组成考察小组于 1979 年 5 月 16 日至 6月 7 日访问了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回国后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准备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步骤安排的请示” 。国务院同意了该报告的安排,以中国银行的名义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了正式邀请。1980 年 3 月 25 日,以亚洲部敦辛为团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来京,就恢复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问题进行磋商。1980 年 4 月 4 日,我方主谈人中国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副局长王伟才与敦辛团长签署了备忘录。1980 年 4 月 17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80年 4 月 13 日,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率团来京,就恢复我国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问题进行磋商。4 月 14 日,我方主谈人中国银行副行长王伟才与世界银行副总法律顾问戈尔桑签署了恢复我国在世界银行合法席位的备忘录。5 月 15 日,我国在世界银行及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这一时期,中国银行的行长、副行长经常应邀率团出访各国,宣传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银行也经常接待国外的同行,随着往来的增多,增进了中国同国际经济金融界的了解和友谊。6、第一笔能源贷款我国使用日本能源贷款开始于 1979 年。当时,根据两国领导人商定,国务院授权中国银行代表我国政府同日本输出入银行谈判并于 1979 年 5 月日本输出入银行签订了第一次能源贷款备忘录,贷款总金额为 4200 亿日元。1984 年和 1992 年中国银行又先后两次与日本输出入银行签署了金额分别为 5800 亿日元、7000 亿日元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能源贷款备忘录。至此,中国银行与日本输出入银行签订的能源贷款总额已达 17000 亿日元。7、首开出口卖方信贷业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大型成套设备、船舶等资本性货物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但此时,出口企业职能采用流动资金头寸垫付结算。这不仅加大了流动资金占用额,而且占用时间过长,资金周转减慢,不利于迅速扩大出口。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银行在 1980 年开办了出口卖方信贷业务,积极支持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和船舶等资本性商品出口。由于此种贷款使用的是人民币,贷款的期限较长,当时也称之为中长期人民币贷款。1980 年 10 月,中国银行公布了第一个出口卖方信贷办法,即中国银行机械设备出口中长期贷款试行办法 。后根据国家关于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要求,1991 年,中国银行修订颁布了新的出口卖方信贷办法,即中国银行机电产品出口卖方信贷办法 ,新的办法在贷款条件上更加优惠,贷款范围和期限上更加灵活,为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多年来,中国银行对外贸、工贸企业使用机电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一直实行优惠利率和信贷倾斜政策,对支持我国船舶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8、最早在海外发债1984 年 11 月 13 日,中国银行在获得日本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 3A 最高信用等级之后,首次在日本成功发行了 200 亿日元公募债券,期限 10 年,发行价格 99.65,票面利率为 7%。此笔债券的发行十分成功,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和市场各界人士的好评。此后,中国银行先后在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等市场多次发行美元、日元、马克债券。通过发行债券,中国银行筹集到了大量的成本较低的外汇资金,并通过转贷等方式用于支持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或提前偿还国家利率较高的借款,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9、率先推出信用卡1986 年 6 月 1 日,中国银行在国内金融界率先推出人民币长城信用卡业务,长城卡的性质为借记卡。长城卡的发行,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结算方式,减少了现金的流通数量,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货币调控,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1987 年 3 月和 10 月,中国银行分别加入世界两大信用卡组织-万事达国际组织和维萨国际组织,并于 1987 年 11 月发行人民币长城万事达卡,1989 年 8 月发行长城维萨卡。10、率先推出出口买方信贷业务为支持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中国银行开办了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将外汇资金贷给国外进口方银行或进口商,用于购买我国的机电产品。1992 年 12 月 15 日,我行正式签订了我国第一笔金额为 2000 万美元的出口买方信贷协议,用于支持我国建造的两艘多用途集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