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 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点过关含答案1题组一 对点练一、一词多义1属(10 年 12 考)(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_(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并诗)_(4)衡少善属文(张衡传)_(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_(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_(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_答案:(1)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 (2)动词,隶属 (3)动词,属于 (4)动词,连缀 (5)动词,通“嘱” ,嘱托 (6)名词,等辈、类 (7)名词,等,辈 (8)动词,接连2鄙(10 年 5 考)(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_(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_(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_(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_(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_(6)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_(7)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并诗)_(8)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_答案:(1)名词,边疆地区,边远的地方 (2)形容词,庸俗,浅陋,鄙俗 (3)形容词,见识浅薄 (4)动词,当作边境(边疆)(5)形容词,见识浅陋 (6)动词,鄙薄,轻视 (7)名词,自称的谦词 (8)名词,村野之处,乡下3致(10 年 5 考)(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_(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_(3)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并序)_(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_(5)听妇前致词(石壕吏)_(6)专心致志_【苏教版】2019 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点过关含答案2(7)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_(8)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_(9)退而致仕_答案:(1)名词,情致 (2)动词,到达 (3)动词,招致、招来(4)动词,得到 (5)动词,表达、表述 (6)动词,集中(力量、意志等) (7)副词,极,尽 (8)动词,招请,招集 (9)动词,归还,交还4期(10 年 6 考)(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_(2)未登程先问归期(长亭送别)_(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_(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_(5)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_(6)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并序)_(7)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_(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_(9)不期而遇_答案:(1)动词,至,及 (2)名词,日期 (3)名词,(j),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4)动词,约定 (5)名词,期限 (6)动词,期望,希冀 (7)名词,时间 (8)动词,满一年 (9)动词,约定5次(10 年 6 考)(1)列坐其次(兰亭集序)_(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_(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_(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_(5)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_(6)鳞次栉比_答案:(1)名词,处所、地方,这里指曲水之旁 (2)名词,下一等 (3)动词,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4)动词,驻扎 (5)名词,次序 (6)动词,有次序地排列二、古今异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约为婚姻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项伯许诺 所以遣将守关者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臣战河南 君王为人不忍A BC D【苏教版】2019 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点过关含答案3解析:选 D。“婚姻” ,古义为“儿女亲家” ,今义为“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无主” ,古义为“没有人主持” ,今义为“没有主人” 。“非常” ,古义为“意外的变故” ,今义为“属性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所以” ,古义为“的缘故” ,今义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河南” ,古义为“黄河以南” ,今义为省名。均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阿房宫赋)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解析:选 C。A 项, “气候” ,古义为“天气” ,今义为“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B 项, “经营” ,古义为“统治” ,文中为“统治者搜刮的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为“筹划并管理(企业等)” 。C 项, “融融” ,古今意义均为“暖和” 。D 项,“因为” ,古义为“于是写” ,今义为“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解析:选 D。 “山东” ,古义为“崤山以东” ,今义为省名。三、通假字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B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C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并序)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解析:选 A。B 项, “郤”通“隙” ,隔阂,嫌怨。C 项, “取”通“娶” ,娶亲。D 项,“颁”通“斑” ,须发花白。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荀子劝学)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解析:选 A。B 项, “有”通“又” ;“暴”通“曝” ,晒;“”通“煣” ,使弯曲。【苏教版】2019 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点过关含答案4C 项, “知”通“智” ,智慧。D 项, “生”通“性” ,资质、禀赋。1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D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解析:选 A。B 项, “景”通“影” ,影子。C 项, “从”通“纵” 。D 项, “要”通“邀”,邀请。四、偏义复词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属于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A BC D解析:选 C。句的“弟兄”偏于“兄” ;句“否泰”为反义词连用,均无偏义;句“扶将”为同义词连用,均无偏义;句的“存亡”偏于“亡”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属于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把酒临风,宠辱偕忘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孰与君少长A B C D解析:选 C。句的“出入”偏于“入” ,句的“父兄”偏于“兄” ,句的“浅深”偏于“深” ,句的“少长”偏于“长” 。题组二 综合练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苏教版】2019 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点过关含答案5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禄亦弗及 及:轮到,至达B天未绝晋 绝:断绝C主晋祀者 主:主持D天实置之 置:放弃解析:选 D。置:拥立。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人之财 窃:偷盗B下义其罪 义:以为义,赞美C以死谁怼 怼:损害D言,身之文也 文:装饰品解析:选 C。怼:埋怨。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亦诬乎 诬:诬陷B上下相蒙 蒙:蒙难C尤而效之 尤:错误D以志吾过 志:叙述解析:选 C。A 项,诬:欺骗。B 项,蒙:蒙骗。D 项,志:铭记。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九个儿子,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欺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尚且称为盗窃,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蒙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这就样死了,埋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 ”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 ”他的母亲说:“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 ”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晋文公寻找介之推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来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苏教版】2019 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点过关含答案6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节选)欧阳修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