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市粮食产业化最新发展情况和推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我市是产粮大市,种粮面积常年保持99-100 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40 亿斤左右。其中,玉米约 85 万公顷,产量110 亿斤左右;水稻约11 万公顷,产量21 亿斤左右。近年来,通过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对发展我市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粮食产业带动运输、饲料、食品等相关的产业,增加的社会效益也更加可观。玉米、 稻米是我市最主要的粮食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能切实让种粮农民从发展粮食生产中得到实惠,而且还会增加人口就业和财政税收,对 “统筹推进 三化,建设幸福松原”将起到重要作用。一、我市粮食产业最新发展情况(一)发展情况据调查,目前全市玉米加工转化企业23 家,年处理玉米20 万吨以上的企业8 家,年处理 20 万吨以下15 家,设计年加工能力400 万吨。玉米深加工全年达到饱和生产的只有嘉吉生化有限公司“一花独秀”。全市水稻加工企业有170 多家,其中:年加工5 万吨的企业10 家,年加工3 万吨的企业15 家,多数加工企业都是季节性加工,时间集中在12 月、 1月、 2 月,大部分时间都不加工;大米加工使用的品牌150 多个。一是崛起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近年来,全市先后诞生了嘉吉生化有限公司、吉林正望油脂有限公司、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吉安乾安酒精有限公司、长岭吉隆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扶余汇海酒业有限公司和松原兴和饲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以玉米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诞生了松原二马泡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松原市北显粮油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松原市天天乐谷物有限公司、松原市巨大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和前郭县双丰米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以水稻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这些企业不仅具有完整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而且具备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发展势头很好,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骨干力量。二是打造了一批粮油精品名牌。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普遍加大了粮油加工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 设备档次、 工艺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出现了一批在省内外市场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粮油品牌,并纷纷走进省内外大中城市超市。如北显公司的 “北显”牌大米、二马泡米业的“德佶”牌大米、天天乐谷物的“双隆”牌大米和双丰米业的“龙坑泉”牌大米等,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已经申报并将荣获吉林省“ 放心粮油 ” 称号。松粮集团自去年成立以来,通过资本链接和品牌链接的方式,加快资源整合、 资本组合和资本融合步伐,全力培育发展“查干湖”大米品牌。目前,“查干湖”大米进入直营店、连锁店及国内大型商超282 家;长春直营店发展到7 家,连锁店37 家。在第十一届长春(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查干湖”大米荣获金奖。三是建立了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全市已经建立较为稳定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面积170 万亩。一些龙头企业通过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自己的优质粮种生产基地,在引导农民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上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超级稻吉粳88、有机秋田小盯、有机稻花香等高、 中档优质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水稻加工产业的发展和品牌打造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优质原料。四是整合了一批优势资源。在全面完成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2011 年以来,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资源整合重组步伐明显加快,如黑龙江北大荒集团与正望油脂,省国资委、四平新天龙酒业与松原吉安生化,成为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新的增长点。五是探索了一些利益联结的新模式。通过订单购销、 “公司 +合作社 +农户” 等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民逐步结成或紧密或松散的利益联结体。通过优质稻的订单购销,优质稻的收购价格比普通稻高出15-20%以上,农民每亩增收50-80 元。(二)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粮食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全省有了一定的地 位,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无论是在企业规模、发展实力、产品档次、品牌知名度方面,还是在市场竞争力、带动辐射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虽然部分企业已获得了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称号,但真正能称得上“ 龙头 ” 的企业并不多。二是深加工项目少,产业链条短。 全市真正称得上粮食深加工的项目只有嘉吉生化有限公司的系列产品,其他绝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是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创利税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三是高档优质稻发展相对滞后,稻米品质不高。 尽管在稻米品质结构的调整上同自己比、同过去比有很大进步,但与市场对高档优质稻的需求相比,同黑龙江五常、辽宁盘锦相比,我们无论是在高档优质稻的研究、开发还是在引进、推广上都还有很大差距,高档优质稻的发展整体上还没有形成规模。四是一般品牌多,名牌产品少。 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的大米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与“ 北大荒 ” 、“ 金健 ” 等全国知名企业相比,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影响力都有很大差距。二、推进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一)加强了粮食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为促进粮食产业发展,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加强粮食产业化的领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市粮食局成立了粮食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推动了全市粮食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二)加强了粮食产业政策的宣传与指导近几年来, 我们通过各种形式,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粮食收购政策,如: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玉米的储备粮轮换和临储政策等,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粮食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三)支持了粮食精深加工企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2009 年为解决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原料不足,降低企业原料成本,促进深加工企业提高开工率, 保持就业稳定,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划给吉林省253.3 万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转为省临时储备,定向销售给省内17 户玉米深加工企业。我们通过省粮食局积极向省政府争取,为嘉吉生化有限公司争取了24 万吨、为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争取了8 万吨,此举为我市玉米深加工企业解决经济效益下滑带来了希望和转机。同时,我们也支持了松原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一方面, 我们对松粮集团与市第三粮库等企业的资本组合给以全力支持, 成为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 我们按照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吉林省大米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力支持松粮集团“查干湖”品牌12 大系列农产品等建设和发展,进而推进我市大米产业的发展。(四) 加强了粮食产业的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为了 实现“规范管理、 增强素质、 提升水平、促进发展” 这一目标, 我们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断加强粮食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粮食产业的规范化、信息化、 现代化管理水平,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