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1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5页 / 共91页
第6页 / 共91页
第7页 / 共91页
第8页 / 共91页
第9页 / 共91页
第1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四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 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关于古代诗歌鉴赏,2010年全国各地区高考 语文卷涉及的体裁中,唐宋诗词所占比例最 大。2010年高考安徽卷、2010年高考北京卷 、2010年全国卷等共有七套试卷都是选取 的唐诗宋词。预计2012年的高考命题唐诗宋 词依然是主流方向。2010年山东卷考查了魏晋诗歌,2010年全国 课标卷考查了乐府诗,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 ;考点分布广泛,重点考查语言、形象和表 达技巧。试题切入角度更小,如2010年天津 卷就专门考查了正面烘托和反面衬托的表现 手法。从命题形式来看,以主观题为主要的考查题 型,这样有利于考查考生综合鉴赏古代诗歌 的能力,也有个别地区的高考试卷采用选择 题与主观题结合的形式考查,如2010年高考 北京卷、上海卷。 www.3edu.netwww.aaaxk.com第一节 诗歌的形象1(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 作答。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 陶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_ 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 的知识。能力层级是E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 住写景的句子。此诗首句“花飞欲尽春”即已明 示:峡口飞花飘荡,已是暮春时节。 答案: 暮春 飞花2(2010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 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 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 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 描写的? _ _解析: 诗的前六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 绘了素蝶的动人形象:与蜂为伴,在草丛中 盘旋;为避鸟雀,隐藏于薇叶之下;映日翻 飞,顺风起舞;在花丛中、密叶间时出时没 ,穿进穿出。伴随着绿蕙、青薇、阳光、春 风、红花、碧树等不断转换的背景,素蝶轻 盈飘然、千姿百态的身影一一展示了出来。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 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 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 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 来描写的。3(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 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 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_ _ _ _解析: “山翁”,即山简,晋末人。晋书 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 地的习氏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 上大醉而归。王维汉江临泛诗句“襄阳 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即用此典。郭祥正 春日独酌(其二)有“且致百斛酒,醉倒落花 畔”句,足见其豪放不羁、率真自然的性情 。此处以“山翁”来写隐者独酌,既表现了隐 者的避世生活,也隐现出作者的隐逸情怀。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 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 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诗歌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 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常见命题方式有: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 么样的形象?这首诗歌中的某物象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一)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 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 ,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 拟岳阳楼上。【注】 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 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 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 水神。准拟:准定。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 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_ _ _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分析评价词中作者形象 及其观点态度的能力。在这首词中,作者倾注 了浓烈的主观色彩。“波神留我看斜阳”“水晶 宫里奏霓裳”等浪漫的想象,显示了他的 英姿以及豪迈的气概,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和 独具的词作风采。“波神留我”“露宿何妨”“准 拟岳阳楼”均表现了词人乐观、豁达地面对风 雨的情怀。考生只要调动联想和想象,在头脑 中形成画面,使词人的形象跃然心头,不难归 纳出来。答案: 达观、豪迈的胸怀。“波神留我 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 的行程为大风浪所阻,而是抒写自己想象的 意象,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那美好的夕 照景象。“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面对风浪阻遏行舟的情况,词人处之泰然。(二)鉴赏诗歌中塑造的人物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 参【注】 然:通“燃”。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形象。 _ _ _ _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 赏的能力。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 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 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 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 的。 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 写入手。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 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 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而将“衣裳 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氤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 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 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答案: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 ”“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 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 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 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 活的隐者。1解题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 感知形象。如杜甫的诗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 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 必取长途。要分析人物形象,则要分析“片云”“孤月”“落 日”这几个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的典故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 老多病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 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 还用“落日”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 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 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 国思用的慷慨情怀。(2)抓住描写进行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 对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肖 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 ,定格形象。如白居易的诗邯郸冬至夜思 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结合诗中“逢”“伴”“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 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境,可 以定格形象为: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 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分析。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 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 因此其形象为: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 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 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 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 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2答题步骤 (1)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 (2)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明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以及对 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2011济宁检测)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 完成赏析。 浣溪沙 苏 轼【注】 沈郎:沈约,南朝名相、诗人, 多病。这里是词人自比。 阅读全词,简要赏析“沈郎”形象。 _ _ _答案: “沈郎”形象是词人自我形象,苏轼以 多病的南朝名相沈约自比,含有深意;面对生 机勃勃的盎然春意,词人叹己“多病”甚至弱不 胜衣,含有身世浮沉之感;借鸿雁、鹧鸪的意 象,在忧伤中表达了对故旧亲友的挂念;将落 花比知己,暗示命运的沉沦,表达情怀的寂寞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 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 萧瑟、清幽、凄冷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 意境和氛围。(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题。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 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_ _解析: 了解“子规”的形象特点,叫声悲切 ,结合杜宇的传说有思念之悲,结合本诗语 境可概括出“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答案: 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 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注】 商风:秋风。 怆悢(lin):悲 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 _ _解析: 根据“醴泉”“山冈”“凤凰”这些意象 的特点和“彻九州”“望八荒”的动作可分析出“ 凤凰”的品性;把“凤凰”这个形象和阮籍的生 平联系,再细细品读诗歌后半部分,不难分 析出诗人的痛苦情感。这首诗写了“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 ,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 翔,阮籍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 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及报国无门 的忧伤。“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实际上 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 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 会的黑暗与腐败。“清朝饮醴泉延颈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